|||
从故宫的门字说汉字笔画中“竖下的一勾”
有人游览故宫,看到故宫所有宫门匾上的所题的门字,如“太和門”中的門字(如今简化为门),最后一笔竖都不带勾。
于是,有了多个解释门字不带勾的故事。有说南宋宫内失火的,又有说朱元璋认为妨碍他招纳天下贤士的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无稽之谈?你说个“有稽之谈”看看。
凡事都有个由来,汉字也是如此。如今的门字,不是凭空就是如此的。现在我们所有的汉字,例如我现在打出来的汉字,基本上都是所谓“通用规范汉字”,实际上是通用规范汉字的“正楷印刷体字”,也就是正楷字的一种。而一般认为,正楷字起源于两千年前的隶书,而隶书则出自篆字,再往前又有金文、甲骨文等渊源。我们就来看门字的来源吧。先看甲骨文和两种篆字的写法
显然,这是一个象形字,正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从二户,象形”。我们中国传统的门就是这样的两扇,两边的两竖是门轴,门轴安装在门框上下的门槽中。如今传统戏舞台上演员们开门的程式,仍然是两手往外一推。像现在这样的单扇的门大概是近代西式门,门上用于固定门的合页(南方人称铰链)都是西方的式样。中式的都是门轴,所以,那时候的门字的“脚下”是不会带勾的。
后来,人们为了写字更快,追求更高的办事效率,就把篆字逐渐写成了隶书。门字的隶书是这样的:
前面一个是马王堆帛书中的门字,后面的一个是后世书法家所写。由于写字人追求美观,把最左边的一竖往外撇一点儿,这不光是门字,其他许多字也往往如此。只是追求美观,并没有别的意思。
从篆字到隶书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把字写得更快。因为写字是为了有用,有什么用?为了通信,为了传播,为了记录等等,这些都要求效率更高。隶书的书写效率当然比篆字高,但是还不够,所以还要发展。所以,从隶书出发,又形成了草书,但是草书的缺点是不容易认,而且容易认错。于是就发展出了正字。
正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容易认错,可以作为写字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或正楷。
门字不但单独用,更主要的还要有其他与门有关的字,如開(开)、關(关)、阙、阅、阁、闪、问、闯、闻、间、闷、闲、闭等许许多多字。《康熙字典》中門部的字有357个,这些字,除了很少的两三个之外,都是在門字的里面还有笔画。根据古人写字的规矩,先写外面的“门框”,然后写里面的一些笔画。
考虑到古人写字,主要用毛笔,蘸着墨水,写完门框,再在里面写笔画,要写得快,这门“脚下”的一勾,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就是门这一勾的来历。
实际上,在《康熙字典》中,門部的字就是没有勾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门字下本来没有勾,为了写得快,才出来了一个勾。这个勾,实际上是一种草书连笔的残余。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简化字门,也是門字的草体字加以楷书化而来的。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看一些字,如月、而、巾、雨、再、内、同、用、周、角、高、尚、商、滴等这些字的隶书,右下角都没有勾。
但是,在楷书中,由于与要写門字中间那些笔画一样的道理,也就是写完右边的一竖,还要写中间的笔画,因而这些字的右下角,都出现了一勾。
这是有勾的汉字中很大的一类字,我们把门月作为这一类字的代表。这一类字的一勾出现的较晚,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在用毛笔写字过程中为了写得快而形成的外赘的笔画。这种勾实际上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另外一些字如可、寸、于、兮、乎等,我们把于可作为这一类字的代表。与上面所说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字的“一竖”在篆字中本不是简单的一竖。如可、寸、于、兮、乎这几个字的篆字是:
这样,这些字的隶书就基本上形成了勾的样子:
因此,可以认为,这一类字的勾形成得略早,其成因与上面门一类的字略有不同。
我看,汉字中带竖勾的字,大致可以分成上面所说的这两类,门月类字数量很多,于可类字则数目较少。
对于门月类的这一类字,由于竖下的一勾是书写而留下的外赘,实际上也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设想,如果我们在设计一种新的印刷用字体的时候,那一类字中间的一勾是否可以取消不要?当然,如果是手写字,不管是毛笔、钢笔还是铅笔,那么这一勾恐怕是怎么都会有的,即使有哪一个蠢人下命令要取消,恐怕也做不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