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授权发布的微信号:LetPub、科学网,浙大学报英文版(微信号:zdxbywb),募格学术(微信号: mugexueshu),其他微信号,请询问博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比例有限,每年的基金申请书总有多数基金本子因为各种原因被否决,对于多数基金申请人来说总会有抱怨和遗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评审意见的不靠谱,不能让申请人心服口服。除去一些打酱油撞大运被单位抓差写本子的申请者,认真撰写了基金申请书的研究人员都希望获得资助,即使没否决了也希望得到切中要害的指点,以便来年申请能把本子质量提升,从而增大获得资助的机会。
在研究所和大学里,申请自然基金几乎是所有研究人员的必备任务,对于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非常重要。没有自然基金,基本的实验获得就没办法开展了。另外就是给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微薄的劳务补助也需要从自然科学基金里支付。每当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布后,细心的研究人员都会比对今年是哪些题目,哪些人获得了资助。自然基金倾向于基础研究(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在相关领域发表一定的论文,获得一定数量的专利授权还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很多人反对唯SCI论文论,如今SCI期刊那么多,发不了高档的Nature, Science等公认的一流期刊,在本专业的一些权威期刊发表一些相关论文还是很重要的。
每当基金资助清单发布,总有一些前期基础非常好的研究人员,如在我们物理领域顶级期刊Phys Rev Lett, 还有一些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等发表过论文,而最终却没有获得资助,如果基金反馈意见很不靠谱,那么会加剧对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公正性的质疑。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前期基础和积累不怎么好的人员却同时获得了资助,这难免让多数未获得资助的研究人员对评审过程怀疑。
和一些评审人讨论过这些问题,实际上申请书完成后选最恰当的学部和专业口非常关键,选错了代码会导致函评专家的选派不对口,那么函评意见的可靠性就打折扣了。所以多观察和比对每个学部下批准的资助分类,比如:应用数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一些数学口申请,一些在力学口的动力学控制,一些在物理II的统计物理,一些在信息口的复杂网络下申请。
小木虫上基金版块对这些问题讨论的比较多,提出了各种基金评审的建议,如近期华东理工大学王如彬教授的讨论群上百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归纳总结了一些建议给基金委和评审人员参考。
-----------
(1)应当重视对评审人员的考核。如果5个通讯评审人给出4个A的评语,而另一个评审人给出C的评语。而打C的负面评价恰恰是其他4位评审人给出的创新亮点。这种情况下应由基金委邀请另一位权威专家做最后裁定,如果评价与4位打A的评审人意见相同,则应当剔除给出评价为C的评审人。
(2)为了保护具有高度创新或原始创新的申报书,在评审发生明显争议的情况下,基金委应当邀请小同行专家组进行会诊,并给出资助与否的权威结论。
(3)对一直没有拿到基金资助而做出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人,应通过专家组认定后给予倾斜性、政策性基金资助。
(4)建议基金委建立黑名单制度,把不认真对待项目评审或总是判断错误,总是打压基金申报的评审人排除掉。
(5)评审意见下达后,可通过申报者的反馈意见评估在每年的评审中对评审意见总是写的详细、具体、专业而又准确的评审人,基金委应对他们建立“信得过专家数据库”,以便保证项目评审尽可能体现公平和公正。
(6)评审中要加强对申请人上个项目完成情况的审查,完成的成果如何,完成的成果是否和原先基金申请书内容一致,防止凑数结题,如申请人作为通讯作者完成的相关成果有多少。对于没结题的要审查在研项目进展。对于年轻博士的青年基金申请,要查看博士阶段的成果积累(虽然青年基金似乎不强调青年基金的基础),相对而言,对于博士阶段积累好的年轻博士更应该优先资助。
(7)会评专家的重点放在对有争议的基金本子上,一并审查一些可疑的评审意见。
(8)除去重大专项和特殊项目外,对在研主持基金项目限定为2项,且经费超过一定数量如X00万则限制申请其他经费。
(9)项目结题的严格验收,财务报销的严格执行规则也是确保基金公平资助的法器。
欢迎大家补充,并转载本博文,希望更多的评审人能够支持和响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