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科院的一个朋友说:京城被淹是因为城市的排水能力太强。到处都是硬化的水泥地面,集雨太厉害,一点也蓄不注水,排水能力过强,导致汇流量大,汇流时间短。不过如果全部是平地,100mm的水也才刚刚淹过脚面。内涝的根本原因还是城市建设形成的大量“负地形”,比如立交桥下方,短时间大量径流突然汇集,使保证率不高的抽水系统难以应付,不内涝才怪?如果放在海河平原农村,100mm的雨很快都入渗了。城市硬化地面割裂水文循环过程,一方面地表径流系数增加,雨水被截留难以补给地下水,另一方面北京这些巨型城市地下水开采量大,使水位持续走低,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漏斗区。
学水土保持时学过,水保工程的精髓是径流调控,避免径流汇集,形成冲刷,梯田工程要做到“一块天,一块田”。城市排水系统,也要避免径流汇集,再集中抽排,应该分散小区径流与路面洪水,使其就近进入排水系统或者承泄区。下凹式立交桥是城市的交通节点,而不是洪水承泄区。当然,水泥地太多了,如果能弄些能够渗水的地面更好。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城市建成区的硬化地面可以起到强迫产流、抑制土壤蒸发的作用。天然情况下,海河流域的径流深也就是50-100mm,而硬化路面可以达到300-400mm甚至更高,每平方公里建成区一年可能多产流30万立方米左右,整个北京市可以为下游多提供3-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全部海河流域可能有几十亿立方米,占当地水资源的1/1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