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好的基因与坏的基因

已有 3121 次阅读 2018-12-6 11:34 |个人分类: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基因编辑, 功能, 选择, 适应性, 淘汰

  • [22]赵建民   2018-12-6 11:56

    我确实不支持和赞同贺博士的这个实验,首先我认为是没有太多理论和技术突破的“泡沫”,此次这个实验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后续的更有意义工作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舆论和法律障碍,而难以为继。

  • 其实,本来可以等到18年后,或者二三十年后,再宣布这个实验。因为只要当事人不说,这个事根本不会有人知道。

  • ***** 回复 赵建民 : ccr5基因并非只与爱之病相关,有研究表明该基因的缺失有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北欧人ccr5基因的自然突变,是否还有其它补偿机制我们也不清楚。因此,贸然对健康胚胎进行ccr5基因进行人工突变,绝对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是把人当做小白鼠来进行人体试验的行为。就如您所说,小白鼠根人体不同,在动物模型上的实验不能代替人体实验,所以就必须要拿人来实验对象?您觉得这样做是合适的吗?全世界科学共同体都在谴责这种违背科技伦理底线的行为。科技伦理并非仅仅是道德自律的事情,像基因编辑人类基因并以生殖为目的的试验,危及人类整体基因库,是绝对禁止的行为。您自己也认为,人类目前对基因组功能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您还支持就贸然进行人类基因组的编辑,似乎是自相矛盾的。

    2018-12-6 10:271 楼(回复楼主)
    |回复

  • 赵建民 回复 ****我在前面也说过,我并不支持这个基因编辑实验,反而我认为这是没有理论与技术意义的“泡沫”,但是我觉得人类没有必要为这个简单的实验大惊小怪。除非是与世隔绝了几万年的荒岛,否则纯粹的基因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人种已经经过了大规模的混血。甚至,我们身上也有尼人和丹人的基因,往往被认为是和智人不同的物种虽然这个突变对于黄种人非常少(大概不到1%),但是中国人和北欧人通婚生下的孩子也很可能有这一个突变。中国人和北欧人的遗传基因也不会有根本性的区别,北欧的原住民萨米人就有很多黄种人的血液。

  • 经过千百万年来的进化,人类积累的很多基因都与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是这在过去的饥荒年代却是好的基因。

  • 通过自然选择,人类似乎已经无法去除这些基因。基因编辑改造人类的年代一定会到来,当然这一天我们在有生之年似乎无法看到。

    |回复

  • 赵建民 回复 赵建民 : 另外一个了解人类基因组功能的途径是基于大样本的全DNA测序和体质人类学、流行病学调查,利用大数据的方法,从统计上得到遗传基因的功能表达。但是目前,DNA测序的成本仍然高昂。即使解决了测序问题,在算法和计算能力上也有很多问题与挑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49951.html 

  • ****回复 赵建民 : 自然突变与人工转基因或基因编辑,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类应该足够谦卑才行,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解开宇宙的全部奥秘,阐明生命的真谛。人类应该一致自己的欲望、冲动、贪念,不要试图去扰乱生命的进化进程。人类大可以去研究,去认识,向大自然学习啊,永远做一个学生,不好吗?


|回复

  • 赵建民 回复 ****: 人类文明已经显著干扰了人类自然进化的进程。现代医学的发展,大多数人都可以活到预期寿命并留下后代,也就是说不管好的基因还是坏的基因都可以遗传下去,过度繁殖、自然突变、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对于现代人类社会已经失效。
    实际上人类的很多基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但是在几百万年的饥荒岁月,这些都是好的基因,而且人类已经无法通过自然选择去消除这些基因。

  • 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候,基因编辑肯定会成为一种常见的医学手段,为人类健康和福祉服务。当然这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甚至更多的生物学家的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50133.html

上一篇:被编辑的基因仍然是人类基因
下一篇:美国首都的唯一一次陷落
收藏 IP: 210.3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