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二十八字方针”与“千烟州模式”

已有 8305 次阅读 2017-10-9 17:51 |个人分类: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朱显谟, 红壤丘陵

       “二十八字方针”是全部降雨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千烟州模式是“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渔粮”

        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都是通过综合治理将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土地的可利用性和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按照以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把农业生产用地集中到不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平地上来,把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地作为生态建设用地,恢复植被;同时把水资源调控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工作,从而起到了既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又合理和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的作用,实现了较好的三大效益。

        “二十八字方针”主要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以土壤水的调控为重点;“千烟州模式”主要是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以地表水的调控为重点。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气候和水文特点。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以超渗产流为主,同时黄土层深厚,蓄水能力强,所以“二十八字”方针强调的是以各种工程措施(梯田、造林整地工程)配合植物措施“降水就地入渗拦蓄”,因为没有径流就不会冲刷,实现“水不下山”就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同时,干旱缺水是限制北方农业单产的主要因素,降水就地拦蓄不仅能解决暴雨洪水和水土流失的问题,也可以缓解农业干旱,配合合理施肥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能显著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有限的平地和梯田就能满足流域的粮食需求,从而推动坡地退耕还林(草),防控坡面水土流失。同时由于降水少,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土壤水分具有空间异质性,因此根据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和不同植物的蓄水特性安排土地利用,就是“林果下沟上岔”和“草灌上坡下坬”

      水坝、山塘是“千烟州模式”的核心,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多,蒸发弱,坡面产流以蓄满产流为主,径流深较大,无法实现“就地全部入渗拦蓄”,在丘间沟谷洼地筑坝蓄水,拦蓄地表径流,作为“伏旱”时期水源,还可以养鱼,发展多种经营。“丘上林草”主要是为了控制坡面侵蚀,减少水坝、山塘的淤积,同时可以拦蓄暴雨径流,涵养水源,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缓坡沟谷果渔粮”是将村庄附近的平地低山丘陵缓坡地改造为农田、果园、茶园,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林果下沟上岔”主要是因为北方缺雨,山顶和阳坡蒸发旺盛,土壤水分缺乏,而阴坡及沟谷等负地形土壤水分条件较好,适合林木生长。商品性果业基地,一般建在背风向阳、地形较开阔、坡度较缓、土层深厚,交通条件好,最好是有一定水源条件的沟岔中。

“草灌上坡下坬”是说对于坡度较陡、风大、蒸发强烈等陡坡(特别是阳坡)、分水岭、风口等地貌,不适宜作为生产性用地,应以草灌为主体,恢复植被,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薪炭林或者饲料林。种草养畜、草田轮作,利用灌草地发展畜牧业,除了在增加畜产品和流域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可以为种植业和果业提供所需要的有机肥。

水坝、山塘是千烟州小流域治理模式的核心,这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多,蒸发弱,坡面产流以蓄满产流为主。径流深较大,无法实现“就地全部入渗拦蓄”,在丘间沟谷洼地筑坝蓄水,拦蓄地表径流,作为“伏旱”时期水源,还可以养鱼,发展多种经营。

“丘上林草”是在距离村庄道路较远的分水岭和坡度较陡的远山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不仅提供木材和薪炭等林产品,还可以拦蓄暴雨径流,涵养水源,减轻水旱灾害。

“缓坡沟谷果渔粮”是将村庄附近的低山丘陵缓坡地改造为果园、茶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经济林可采取等高带状种植或梯田整地,采取“前(上)坎后(下)沟”,梯壁植草,发展行间生草覆盖,减少坡面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本区粮食生产以水田为主,主要在山塘下游的沟谷间的平地里,山顶的水源涵养林和山脚、山腰的山塘、水坝,可以为农业生产特别是伏旱时期提供充足的水源,还可以利用塘坝水田发展养鱼、养蟹(虾,龟)、养鸭(鹅)等等,发展水产养殖,并形成和猪---果(粮)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079858.html

上一篇:如果没有蒙古帝国,中俄可能不会有什么历史问题
下一篇:人民无名,人民不朽
收藏 IP: 210.35.1.*| 热度|

1 吕建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