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中国科协第1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侧记

已有 6262 次阅读 2016-8-22 08:32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侧记

为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地震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可靠的普适性前兆究竟存在与否?其究竟能否被预测预报?”等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国科协于2016820-21日在北京举行第1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主题是“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中国工程院王思敬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锡伟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秦四清研究员担任领衔科学家。参加沙龙讨论的有中科院、地震局、地震台网中心、各大高校、国际及香港近30位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



此次沙龙以“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为主题,紧紧围绕大地震孕育机制、大地震机制下的物理前兆与大地震机制下的物理预测方法三个中心议题展开激烈讨论。针对会议的三个中心议题,白以龙院士、何满潮院士、马瑾院士、秦四清研究员和尹祥础研究员分别进行了重点主题发言,李世海研究员、徐锡伟研究员、池顺良研究员、姚攀峰高工和岳中琦教授10名专家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通过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提出诸多新观点、新理念及新的学术思想。

学术辩论时,不同学者对以下科学问题有争议,这些问题是大地震预测的基础问题,若认识不清,会走进误区。这里,我仅给出观点,不做裁判,权当抛砖引玉吧。。

1、大地震的失稳点在哪里?

马院士和白院士,认为“大地震的失稳点”在峰值强度后的某一点。如图1所示,P点为峰值强度点,I为失稳点。


图1 实验室岩石破裂实验应力-应变曲线

辩论时,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峰值强度点(P)具有明确物理意义,是个稳定点,且能够从力学上确定;而某些学者认为的失稳点(I),受多种因素影响,且难以从力学上确定。

2)室内试验表明,失稳点大多发生在峰值后,这没问题,但要确定失稳点,必先确定峰值点。

3)对大地震震例(如唐山和汶川大地震)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与室内试验不同,峰值点和失稳点是重合滴。以唐山大地震具体说说,1969年渤海7.4级地震是一次显著前震事件,该震发生后唐山地震区处于临界状态,至唐山大震前,监测应变值没有变化,即PI点的应变增量是0。再者,渤海地震后,该区未发生M>=5.0级地震,即加载应力保持平稳,不会下降。若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峰值后,应力是要降低一些的。综合这两方面,对实际大地震,这两点是重合的。

4)从发震时间上看,即使某地震区进入临界状态,大地震一般滞后发生,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是剪切破裂的粘滞性所致。

2、寻找可靠的异常要注意监测时间尺度

我与何院士、池先生等讨论异常问题时指出,“大地震的孕育时间很长,要判断观测到的异常是否为大震前兆而不是扰动,监测时间尺度至少得数十年以上,而不是数年,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3、测试预测方法是否可行的“试金石”

何院士强调“大震预测要解决必要和充分条件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对大震可靠的预测预报。”说的对!在会上,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方法,我出了一道“试金石”测试题:一般认为,大震发生在岩石的宏观破裂点,您的方法是否有效,可以这样试试。对室内三轴压缩试验,岩性与结构已知,加载条件已知,可以采用一切必要的高精度监测手段监测物理量的变化,您能根据监测数据预测岩石的宏观破裂点吗?

大家在会上辩论的十分激烈,争抢发言机会是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看来成为“麦霸”是需要功夫滴。不少年轻人认为,参加这次沙龙大有收获,意犹未尽,期望多召开这样的会议。

那么,究竟大地震能否预测呢?这事儿得在掌握大地震唯一前兆、机制与规律的前提下,这些问题解决了,则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做出确定性预测。

王思敬院士指出,即便地震预测研究存在重重困难,我们应坚定信心,从地震预测到预报,应该做,值得做,将来可以做出很好成绩。同时呼吁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甚至社会团体,支持地震预测的科学研究。

花絮:昨天上午,我主持会议时,收到一条短信,说中国女排夺冠了,我马上报告了这一喜讯,掌声响起来,大家激情更满怀。

在此,感谢中国科协、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及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

慎言不可能,

昨日之梦想,

今日有希望,

明日变现实。

——Goddar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97888.html

上一篇:学术辩论之“八戒”
下一篇:前震事件判识方法
收藏 IP: 120.52.88.*| 热度|

10 苏德辰 王少凯 池顺良 姚攀峰 李洪江 张志镇 杨正瓴 蔡庆华 黄天明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