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oChin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namoChina

博文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已有 4432 次阅读 2018-3-30 21:4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blob.png




转载一: 我听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

 (2015-09-22 20:30:08)


SimonZhangPhoto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944839734 



转载我听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 我听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 我听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 我听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 我听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  

         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iotr IlytchTchaikovsky1840-1893),一生音乐创作涉及到各种音乐体裁,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充满民族情感与戏剧张力,旋律具有歌唱性,使听众得到共鸣难以忘怀。 


        
柴可夫斯基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Op.50完成于1882年,是柴可夫斯基为纪念他的好友,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Nicholas Rubinstein)逝世一周年而作,原稿还写了个副标题“纪念一位伟大艺术家”,于同年的三月二日尼古拉·鲁宾斯坦逝世一周年的追思会上首演。 

        
这部作品共分两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哀怨而伤感的第一主题在钢琴的和弦上,大提琴奏出悲怆而优美的旋律。随着钢琴奏出强有力的第二主题,小提琴、大提琴加入,乐曲进入高潮,随后在展开部,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交替奏出,热情而又生动,仿佛朋友们在亲切交谈。第二乐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题与变奏,先有钢琴奏出主题,而后小提琴、大提琴加入复奏这个主题,这个主题旋律是当年柴可夫斯基同鲁宾斯坦一同去郊外散步时,听到一个老农唱的民歌,它深深地印在柴可夫斯基的脑海中。那充满俄罗斯民族风格抒情的旋,经过柴可夫斯基的艺术加工变得更加优美和忧伤,通过十一次变奏(A-A1-A2······A11),我门可听到柴可夫斯基对乐曲的调性与曲风掌控的非常协调,乐曲来到第二部分。这部分是“变奏终曲与结尾”,先是强有力的变奏,接着是以第一乐章的第一和第二主题乐思片断,这时的旋律以十分华丽又有歌唱性,接着悲剧气氛越来越浓,钢琴的旋律出现葬礼进行曲的曲式,描绘送葬的人们在缓步前行,小提琴与大提琴有气无力地奏着第一主题,慢慢的、轻轻的结束整部乐曲,好像人们沉浸与无限的惆怅中······。 
        
这是柴可夫斯基唯一一部钢琴三重奏作品,有许多著名演奏家和三重奏团演奏过此作品。我最初听到这部作品的录音,是前苏联Melodia唱片公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录制的立体声唱片,钢琴是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小提琴是依戈尔·奥伊斯特拉赫(Igor Oistrakh其父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大提琴则是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这三位全都是当年苏联杰出年轻演奏家,他们的演奏相当完美,因为有俄罗斯强大文化底蕴滋养,对作品有独到的见解。只可惜前苏联的唱片制作技术实在难以恭维,嗡嗡的电流声夹杂在优美的旋律中,还有那爆点不时的像打击乐一样蹦出。现Melodia唱片公司的版权全部卖给Chandos唱片公司(现又转到Naxos公司),奇怪的是在该公司的CD目录中(现在Naxos公司的目录中),惟独找不到这个录音。我听的第二个版本是捷克一个三重奏团演奏该曲,团名已忘了,但他们的演奏属于比较平庸,唱片录制水平比前苏联要好的多。在《企鹅唱片指南》中推荐的三星带花唱片,由EMI唱片公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录制的柴可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钢琴是阿什肯纳齐;小提琴是帕尔曼(Itzhak Perlman);大提琴是林恩·哈雷尔(Lyan Harrell)。这三位的演奏可说是相得益彰,配合协调而完美,当时林恩·哈雷尔的名气稍小,另两位已是名声震天。且那时类比式立体声录音技术已到达顶峰,LP的压制采用金属直刻技术(DMMdirect metal mastered),音效接近临场效果,而SonyPhilips合作的数码录音(1978年)帷幕已掀起一角,随后就是数码录音时代的到来。就我个人而言是比较喜欢LP的音质,可CD播放方便与易收藏是显而易见的,且音质始终如新。EMI唱片公司在1998年又一次录制该曲,这次请来一个家庭三重奏团,是韩国著名的郑氏三姐弟重奏团。其成员是大姐郑明和(大提琴);三姐郑京和(小提琴);小弟郑明勋(钢琴)。他们三人的演奏协调是没问题,可感情和理解上似乎有点欠缺,尤其在第二乐章的第二部分好像缺那么一点点不到位。1999年五月,DG公司也录制了这部作品,这次是由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演奏、克莱默(Gidon Kremer)担任小提琴与梅斯基(Mischa Masiky)担任大提琴。是在东京SumidaTriphony音乐厅实况演出,阿格里奇的钢琴一如既往的带着拉丁狂放气息,克莱默与梅斯基严格把握着俄国传统艺术传承,相对来说梅斯基的大提琴琴声,使人深切地感受到那种哀婉的美,由于是现场演奏明显体会到演奏者与听众的情感交流。让我们再来回过头听RCA唱片公司1950年的录音,那时在立体声录音发明的前夕,是由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 1887-1982)演奏钢琴;海菲兹(Jascha Heifetz 1900-1987)小提琴;皮亚帝戈尔斯基(Gregor Piatigorsky 1903-1976)大提琴。三位都是大师级的演奏家,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都不成问题,这个录音三位的演奏可说是深情款款,感情真挚细腻,唯一遗憾的是钢琴与大提琴的声音轻了些。谁能想到在录制这张唱片时,被称为百万金组合在录音室发生争执,起因是海菲兹不满所有的海报、广告、唱片封面都是鲁宾斯坦的名字在前,而后是海菲兹、皮亚帝戈尔斯基。海菲兹提议每次换个名字排头,鲁宾斯坦说无所谓,可所有的乐谱都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这样排位的,海菲兹说他见过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的谱子。“那是你自己的谱子!” 鲁宾斯坦反唇相讥道。海菲兹很不高兴地认为的确见过这样的谱子,鲁宾斯坦也来了劲;“就是上帝演奏小提琴,也应该是鲁宾斯坦、上帝、皮亚帝戈尔斯基!”,随后大家都默不做声,认真的、有感情地完成这张唱片的录音工作。(这段趣闻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阿·鲁宾斯坦缤纷录》中有描写,另RCA唱片公司的史料中也有记载)这张唱片发行过单张,也收录在鲁宾斯坦唱片全集,还收录在海菲兹的唱片全集中。 
        
我比较喜欢RCA唱片公司的那张,尽管是单声道录音,但三位大师的演奏令人百听不厌,两个乐章演绎的无懈可击,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可从文化背景上来理解,鲁宾斯坦是美籍波兰人,海菲兹、皮亚帝戈尔斯基都是美籍俄国人,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政治背景都同属于东欧,有一个对俄罗斯文化艺术的认同性。从LP转制成CD的音效也是能让人接受的。其次是三星带花的那张唱片,那三位录制时都年富力强,配合认真,但少了些激情。我一直盼望能得到Melodia的版本不知何时圆梦! 


转载二:  

柴可夫斯基 a小调钢琴三重奏OP.50基辛 贝尔 麦斯基verbier festival2009

http://new-play.tudou.com/v/528627451.html?

人与事,三重奏

2016.03.24 石婆婆庵 阅读 166


帕斯捷尔纳克在《人与事》中提到他四岁时的一个难忘的夜晚——“我被一种甜蜜的、骚人的痛苦弄醒。在这之前,我从未尝过这种滋味。我在苦恼和恐惧中叫了起来,哭了。可是我的泪水被音乐给淹没。当把我惊醒的那段三重奏演奏完了时,我的哭声才被人听见……妈妈来了,大概是把我抱到外边去见客人。一位老人的形象,伴随我一生,如同伴随大多数人一样,特别是因为我父亲为他的作品绘过插图,到他家去做过客,衷心景仰他,以至于我们全家上下都渗透了他的精神。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即托尔斯泰)。”

那年冬天,有两个人离世——安东•鲁宾斯坦(尼古拉•鲁宾斯坦的哥哥)和柴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当时听到的就是柴可夫斯基那首著名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这部作品是柴可夫斯基为纪念好友,也是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逝世一周年而作,副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当年仅45岁的尼古拉•鲁宾斯坦于1881年3月26日在巴黎逝世时,柴可夫斯基立刻从莫斯科奔赴巴黎只为了见恩师最后一面。1882年2月9日,柴可夫斯基以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这部“为了使梅克夫人感到高兴”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op.50)》,因为正是恩师的引荐,梅克夫人才答应资助柴科夫斯基,后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而不必为俗事困扰。

大提琴的深沉、小提琴的深情、钢琴的深切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曲悲歌可算是老柴的绝唱。这时候,梅克夫人因破产而停止资助已近三年,而他的忧郁症状也日益加重,加之他挣扎一生的同性恋倾向,纵使他写出众多传世之作也不能令他感到幸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如果用此诗来形容老柴,那么其中的“病”应算是心病吧,这是所有疾病中最难治愈的。    相比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于“铲十吨煤”,这部作品的演奏难度应该不算很大。但在麦斯基、基辛、约舒亚•贝尔合奏的视频中,贝尔演奏不到三分之一便大汗淋漓,而乐曲结束时他简直就像从水中捞出。我想,并不是因为“铲煤”,而只是用情太深。    这样的乐曲,这样的演奏,如何不动人呢?    钢琴家霍洛维茨、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和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这三人真可谓黄金组合,更是很难得的版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795-1106559.html

上一篇:献给一位志怀远大才华横溢的年轻英灵和他的父母
下一篇:[转载]关于国科大本科教育(果壳)的奇葩问答
收藏 IP: 1.203.1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