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之名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ysky97 网络上虚假的东西很多,而此地尽可信其真实……

博文

科学家是否需要形象代言?——在李小文院士逝世周年记

已有 4559 次阅读 2016-1-11 11:04 |个人分类:人文|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科学家是否需要形象代言?——在李小文院士逝世周年记

文/齐云龙

2015年1月10日,李小文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际!

我一向不喜欢在微信或者网络上拉选票——在我看来,通常这都是商家的炒作或者个别媒体的宣传,但是这次的情形似乎有点不同!

自2002年起,央视春晚都有一个环节就是介绍《感动中国》的人物,《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去年的得主中师昌绪大师入选。在2015年央视感动中国的候选的人物(共22位)中,有两位应该受到科学界瞩目:一位是布鞋院士李小文,一位是诺奖得主屠呦呦……但是,目前两人目前的得票分别是5万、65万……诺奖得主入选似乎没有悬念,但是李小文院士目前的排名却远远落在了后面——因为投票的机制如此:大众投票!——而这些投票,科研工作者们往往都是不屑于参与的!

除了这两位,我所了解一些的仅有江一燕(原本属于娱乐圈,但是她的亮点在于支教和摄影)、郎平(体育圈)、阎肃(音乐圈……(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其他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有医生、有军人,有少数民族干部——根据个人的推测,按照照顾“公平、公正”等原则,屠呦呦入选当无悬念,阎肃、张宝艳、秦艳友、余彭年、买买提江·吾买尔、刘芳、居马泰·俄白克、莫振高、满广志、江一燕等人可能成为最终入选者!

具体链接http://news.cntv.cn/special/gdzg2015/index.shtml 

不得不说,我离大众媒体似乎也有些越来越远。其实,除了春晚,已经很少看电视,不过,我知道这个节目会在春晚播出!

网络时代,资讯取得的日益便捷性,使得普通百姓对于科学家的依赖显得不那么强烈,而科学家们整天埋头于自己申基金、找经费、会议……

科学家在大众眼中的形象已经每况愈下,科学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裂隙似乎也越来越大!而科研工作者自身作为一个整体,却又存在着很强的竞争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形象

科学研究,似乎已经只是精英分子们应该默默无闻孜孜以求的事业,只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而且在这个时代里似乎影响力已日渐式微,与大众的生活轨迹渐行渐远……科学家在大众眼中算是一个集体,地位真是有点岌岌可危……而“专家”、“叫兽”……也成为其中少数人的标签!不得不说,科学家的在公众眼里的形象迫切需要改观!

科学家们恐怕不屑于谁来代言,恐怕也没有谁能代言!

今天,诺奖得主的的影响力以及在大众眼中的作用也未必能及娱乐大腕,从之前科学家与娱乐明星的婚礼的受关注度便可知(其实,我非常钦佩那些真正的艺人所付出的努力和为大众带来的快乐)!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一现象是不是时代的必然,是否合理?我们是否该无动于衷?

科学家与大众究竟该走向怎样的未来?——而这,似乎会影响着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 

 

附:两位科学家的介绍:——不得不说,关于两位科学家的介绍可能很难让科学工作者们满意!

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一男一女,一位是院士,一位是诺奖得主,一位更体现在精神,一位更体现在成果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他们的故事都将成为中国科学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篇章!

一、李小文:成就卓著的布鞋院士

李小文,男,生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110日病逝于北京。

  李小文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创始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定量遥感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发展,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研究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

  李小文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在国内遥感学界是泰斗级别的专家。

  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待学生非常平易近人,指导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喜欢学生提出问题,并用打赌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老师合格的标准就是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他非常乐于慷慨解囊、扶植新人。他用李嘉诚基金会奖励给他的钱,拿出120万设立了一个李谦奖助金

  李小文生活简朴,常穿一双布鞋,因此也被人称作布鞋院士。这和他显著的学术成就形成鲜明对比,其谦逊朴实的学者形象广受群众认可。


二、屠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逐渐失效,国际上迫切寻找新型抗疟药。在国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中国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1969年, 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项目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素。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10月,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8569-949592.html

上一篇:网络时代——当一切都披上虚伪的外衣
下一篇:长生不老——从传说走近现实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8 吕喆 檀成龙 苏德辰 胡志华 杨正瓴 李竞 蔡小宁 陈永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