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子的故事:
许多到澳大利亚旅游的外国人均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澳洲人眼里最邪恶的动物不是大灰狼,更不是狮子、老虎,而是在外人看来活泼可爱的兔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澳洲人如此痛恨兔子呢?
原来在辽阔的澳洲大陆上,原本并没有兔子。1859年一位名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格兰农场主来到澳洲,同时他携带24只欧洲兔子。作为一名英国绅士,奥斯汀对打猎有着特殊的兴趣,于是他将这些兔子放养到他位于季隆附近的领地上。由于没有天敌,来到这里的欧洲兔子发现自己简直到了天堂:气候宜人、遍地青草,四周又看不到敌人的踪影;还有这里土壤疏松,打洞做窝也非常舒适。
于是,到1890年仅新南威尔士州的兔子数量据估计就有3600万只。到1926年全澳洲的兔子数量已增长到创纪录的100亿只左右。由于澳洲兔子泛滥成灾,澳大利亚的农牧业蒙受巨大损失。另外,由于兔子的猖狂繁殖,导致澳大利亚灭绝或近乎灭绝的原生动物就达几十种之多。
为消灭兔子澳洲引进另一种外来生物、兔子的天敌—狐狸,但澳洲人很快就发现狐狸更喜欢吃行动相对较为迟缓的本地产有袋类动物。为不使本地珍贵的物种灭绝,澳大利亚人不得不回过头来去消灭狐狸。很遗憾这种办法也是以失败而告终。
万般无奈之下,1887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悬赏2.5万英镑,无论是谁只要提出一种可有效消灭兔子的措施就可获得这笔奖金。在这笔奖金的竞争者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他从巴黎派遣三位工作人员远渡重洋来到澳大利亚试图利用鸡霍乱来消灭兔子。遗憾的是这种方法也不凑效甚微。
绝望中的澳大利亚人想到一个虽然原始但也许更为有效的方法:修建一条贯穿澳洲大陆的篱笆,直接挡住兔子的去路以免它们继续向西部最肥沃的农业区扩散。1901年12月经澳大利亚政府批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篱笆修筑工程开工。经过7年的艰苦工作,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篱笆竣工,它从澳大利亚的斯塔威辛港出发向北一直延伸到沃勒尔当斯。遗憾的是甚至在这条篱笆工程完工之前,人们就发现已有兔子越过篱笆。澳大利亚人一不做二不休,又相继开工第二条和第三条篱笆工程。1908年,三条篱笆工程全部完成,加在一起的总长度超过3000公里。澳大利亚人在无奈之中竟然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奇迹。
篱笆工程是完工了(现在还有遗存),但在洪水、强风甚至袋鼠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没过多久,篱笆墙就伤痕累累,再加上兔子天生具有的打洞本领,兔子们很快就在整个澳大利亚畅行无阻。
后来,澳大利亚政府还曾动用空军播撒毒药,进行立体战和化学战,想对兔子来个斩尽杀绝。这一招开始确实有效,兔子们死伤累累。但是,由于兔子们的繁殖能力惊人,在撒药过后不久,兔子群依然兴旺。而撒下的毒药,却对草原的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只好放弃这种方法,兔子们又一次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巨大胜利。
1950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采用生物控制的办法来消灭兔灾,从美洲引进一种依靠蚊子传播的病毒—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是美洲兔,能在美洲兔体内产生并不致命的粘液瘤,但这种疾病对于欧洲兔子来说却是致命的。另外,由于这种病毒具有选择性,对于人、畜以及澳大利亚的其它野生动物完全无害,这无疑是消灭澳大利亚兔子的最理想的武器。1950年春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墨累达令河盆地将这种病毒释放到蚊子身上,然后经蚊子再传染给兔子。粘液瘤病毒一经引进,很快便在整个兔群中传播开来。
到1952年,整个澳洲80%~95%的兔子种群被消灭。困扰澳大利亚人近百年的兔灾终于划上句号。澳大利亚这场持续百余年的“人兔大战”,被学界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
山羊的故事:
澳大利亚还未从兔灾中回过味,野山羊又泛滥成灾。因过度引入山羊造成许多草丰树茂的草原、森林寸草不生的生态悲剧。
仅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瑞日落国家公园共有超过8000只野生山羊。因野山羊泛滥,当地出动直升机展开捕杀行动。负责人Brendan Rodgers表示,野山羊的消失,意味着公园植被能够更好的存活。据了解,射杀行动前后花费7万美元,之后公园种植1.3万株树以及长达30公里的灌木草籽。
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堪称野生动物的天堂。岛上物种非常丰富,其中有些物种在世界其它地方是见不到的。当初发现它的时候岛上有许多巨型龟。所以,加拉帕戈斯群岛,意为“巨龟之岛”。加拉帕戈斯象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陆龟之一,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成年象龟身长1.5米,平均体重达175千克,最高纪录400公斤,野外寿命超过100年。1835年达尔文登上这片岛屿,那里丰富的物种启发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论的思考,从此有了《物种起源》。所以,此岛也叫它“达尔文岛”。
但是,到18世纪,人类一件无意间犯下的错误几乎毁了加拉帕戈斯象龟。
捕鲸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靠岸时将几头活山羊遗留在岛上。此后,山羊在岛上世代繁衍。截至2000年,野生山羊已遍布全岛,多达十几万头。
山羊为劳作也蛮拼的,它没有爪,也没刻防滑纹,就一个平蹄子,从小学习爬树攀岩勇攀高峰,将茂密的原始森林啃光。
由于栖息地被山羊严重破坏,加拉帕戈斯象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濒临灭绝。在达尔文初到群岛时,象龟数量约有25万只,现在却仅剩不到两万只。其中一个亚种只剩下最后一只,名叫“孤独的乔治”。出于保护它的目的,它被安置到达尔文研究站中。自1993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帮助“孤独乔治”繁衍后代。人们重金为它“做媒”,将不同亚种的雌龟带入它的“宿舍”共同生活。尽管雌龟在交配后数次产蛋,但均未能成功孵化。2012年6月,人类帮助它繁衍后代的所有努力均告失败,最后仍未能留下它的基因。
蜣螂的故事:
澳洲大陆距今1.4亿年前就与其它陆地隔离,当地最大兽类是有袋类的大袋鼠。移民于1788年运去了第一批5头奶牛和2头公牛,到19世纪末牛已超过4500万头。若以每头牛一昼夜排便10次计算,每天就有4.5亿堆又大又湿的牛粪。而当地的金龟子主要取食干硬的袋鼠粪,而对软而湿的牛粪不感兴趣。由于当地缺乏分解牛粪的生物,牛粪在草原上风干硬化,几年内都难以分解,日积月积,牛粪数量惊人。牛粪覆盖并破坏大面积草原,形成草原上的一块块秃斑。每年被毁的牧场竟达3600万亩。
澳大利亚学者M.H. Wallace (1978) 指出“澳大利亚牛多,牛粪更多,牛屎多到铺天盖地,若不到世界各地引种食粪金龟子处理,澳大利亚就将淹没在牛屎堆里。”。为此,60年代澳大利亚从中国等地引入羚羊粪蜣(Onthophagus gazella)和神农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等异地金龟。
实验证明:两头金龟子一前一后能将100 g牛粪在30–40 h内滚成球、埋入土层里,以备子代食用。由于牛粪中的蝇卵需96 h才能孵化,所以牛粪埋入地下蝇类无法繁殖。因此,金龟子不仅消除牛粪,又破坏蝇类滋生的条件。于是,喜欢推粪球的中国蜣螂在异国他乡成了英雄!
鲢、鱅的故事:
自中世纪以来,四大家鱼特别是鲢、鱅被引种到许多国家或地区,据统计,鲢被引种到71个国家,鳙被引种到51个国家。现在鲢、鱅在美国的几大主要河流已泛滥成灾,生长状态极佳,并威胁到五大湖的土著鱼类,可能原因有:①饵料(浮游动植物)丰富;②缺乏天敌;③美国人不爱食用。
据说美国政府决定斥资180亿美元对其进行控制。很遗憾效果欠佳。
慈鲷的故事:
在东非大裂谷,自北向南排列着三个以鲷著称的大湖: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yika)和马拉维湖(Lake Malawi),它们均凭借慈鲷(Cichlidae)而闻名于世,这三个湖中的慈鲷均具有极高的多样性,是湖中最繁盛的鱼类。至少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这样的.......
20世纪六十年代,维多利亚湖畔的渔民们迎来福音。
为满足沿岸人们的蛋白质需要,尼罗尖吻鲈(Lates niloticu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被引入湖中,尤其是尼罗尖吻鲈,它生长迅速,体型庞大,简直是再好不过的蛋白质来源(虽然可能并不好吃),而湖中五颜六色的慈鲷则是纯天然的饲料,岂不美哉?
没想到噩梦即将降临。上世纪80年尼罗尖吻鲈出现爆发式增长,它本来就体型硕大,小到鲷,大到尼罗鳄均在它的食谱之内,而维多利亚湖里最大的原生鱼就是肺鱼和一些鲶鱼,尼罗尖吻鲈比它们都大。于是,尖吻鲈大吃特吃,湖中原生鱼类迅速减少,藻类也因为失去藻食性鱼类的控制而开始暴增,原本清澈的湖水逐渐因为充满藻类而变得浑浊。维多利亚湖已不再是原来的维多利亚湖。
近年来,由于维湖日趋贫瘠,再加上人类的大量捕捞(维湖支持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内陆捕捞),当地的尼罗尖吻鲈已开始不堪重负,逐渐衰退,似乎是慈鲷反攻的绝好机会,但此时湖中四百余种朴丽鱼族(Haplochromini)慈鲷已有40%物种绝灭或野外绝灭,剩下的也有一部分以很低的数量维持着种群,维湖的慈鲷,现在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失去的,已无法挽回,现有的不知何时也会失去。
此外,生物入侵的途径请参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65456.html;生物入侵的机制请参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65920.html。
再者,中国水生入侵植物名录请参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73994.html;中国的入侵植物名录和入侵克隆植物名录请参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61990.html。
注:囿于个人水平之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此外,本博文图片和部分文字介绍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或)出版商,仅用于学术传播等非商业行为)。特在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