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告别曾经的时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环境微生物之放线菌 精选

已有 46271 次阅读 2017-3-28 13:42 |个人分类:自然之旅|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 放线菌的定义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也可认为放线菌就是一类呈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放线菌几乎都呈革兰氏阳性)



2. 放线菌的特征

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

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

大多放线菌是需氧的。

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 μm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含磷壁酸。



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有的放线菌产生有鞭毛的孢子,其鞭毛类型也与细菌的相同。

最适生长pH与多数细菌的生长pH相近,一般呈微碱性。

对溶菌酶敏感。

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同样敏感。



革兰氏染色阳性(除枝动菌属)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尤其在土壤中。

放线菌可以形成菌丝及菌丝体,且以菌丝断裂、形成分生胞子或胞子囊的形式繁殖(较细菌复杂),所以放线菌是比细菌更高一级的进化类群。



3.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1)在固体培养基上

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体构成,一般为圆形,光平、干燥、不透明,表面呈紧密的丝绒状,上有一层色彩鲜艳的干粉;菌落(特别是营养菌丝)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或挑起后不易破碎;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常不一致。幼菌的菌落与细菌的菌落相似。



(2)在液体培养基上

静置培养时,在液面上(特别是液体和容器内壁接合处)产生斑状或膜状菌璞;有的形成菌丝球沉在液体底部,使培养基清而不浊。



4. 放线菌的结构





(1)基内菌丝:向基质表面和内部伸展的菌丝,菌丝较细,颜色较淡,称为基内菌丝。基内菌丝可产生红、橙、黄、绿、蓝、紫、黑、褐等不同颜色(多为水溶性,可将培养基染成不同颜色)。其主要功能为摄取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故亦称其为营养菌丝。



(2)气生菌丝:由基内菌丝伸向空间的、较粗和颜色较深的菌丝。有的也可产生色素,并往往与基内菌丝产生的色素不同。如链霉菌的气生菌丝非常发达。



(3)孢子丝:放线菌生长发育成熟时,在气生菌丝的上部分化出可形成分生孢子的孢子丝,上生成串的分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丝也产生色素,并往往与基内菌丝产生的色素不同。



气生菌丝与孢子丝形态和排列以及分生孢子的结构差异,是链霉菌属分类鉴定的依据。



5. 放线菌的繁殖

(1)繁殖方式:

分生孢子(多数)

孢囊孢子(少数)

断裂生殖(基内菌丝断裂或任何菌丝片段断裂)(少数)



6. 放线菌的代表属

(1)链霉菌属:是最高等的放线菌。多生活在土壤中。是产生抗生素菌株的主要来源,如链霉素由灰色链霉菌产生,而土霉素是由龟裂链霉菌产生。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20个孢子以上),孢子丝直形、波浪弯曲形成螺旋状,孢子丝有互生、丛生、轮生,依靠孢子繁殖。



(2)诺卡菌属:只有基内菌丝,较少数产生薄层气生菌丝,极少数产生孢子丝,依靠菌丝断裂繁殖。部分可对人致病,如星形偌卡菌引起肺化脓性感染。巴西诺卡菌主要在皮肤创伤后引起感染,感染以化脓和坏死为特征,称为分枝菌病。



(3)小单胞菌属:不形成气生菌丝,繁殖时候从基内菌丝长出一个孢子梗,梗顶端着生一个孢子。靠孢子来繁殖。约有30多个种,大多能产生抗生素,如绛红小单孢菌和棘孢小单孢菌能产生庆大霉素;有的还能积累维生素B12



(4)放线菌属:菌丝较细,小于1 μm,有横隔,不形成气生菌丝,也不产生孢子,一般为厌气或兼厌气,可断裂成V型或Y型,多为致病菌,可引起人畜疾病,如衣氏放线菌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后颚骨肿瘤和肺部感染;牛型放线菌可引起牛腭肿病。



(5)链孢囊菌属:以基内菌丝为主,很少或不形成气生菌丝,最大特点形成各种形状的孢子囊,孢子囊内有会游动(有鞭毛)的孢囊孢子,靠孢囊孢子繁殖。约有15多种,其中有的可产生广谱抗生素,如粉红链孢囊菌产生的多霉素,可抑制细菌、病毒和肿瘤;绿灰链孢囊菌产生的绿菌素,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作用。




注:囿于个人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此外,本博文图片和部分文字介绍均源于网络。特在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042140.html

上一篇:阡陌上的花儿静悄悄的开-山茱萸
下一篇:阡陌上的花儿静悄悄的开-金钟花
收藏 IP: 112.4.253.*| 热度|

22 徐令予 樊采薇 吉宗祥 张磊 白龙亮 钟炳 周健 刘光银 张健 肖可青 高建国 王建昌 李学宽 李颖业 朱晓刚 李久煊 葛维亚 杨正瓴 xlsd biofans guhanxian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