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生产三个概念,俺个工科人的想法。

已有 2127 次阅读 2017-10-28 11: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面说了一大堆我对进化论的想法,因为我不是研究进化论理论的,是工程学的,所以学到什么水平试错到什么地方,得到反馈后就立马消化到我的工程学中去。现在,又是消化结果展示试错的时候到了。

 

      人和生物都是要有经济行为的,这不用说,但是,这里问题可就来了。

      我们把人居生境和聚落、自然生境并列在一起看待的时候,我们很清晰地发现:自然生境中存在强度比较匹配的生产——消费——还原系统,所以能量被富集了或者散发了没错,可是物质基本上是一直在循环中的,积累也不是没有,就像一些沉积岩啊化石什么的,但总归还是和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算是匹配的;人就大不一样了,人类的经济行为强度很高很高还总扎堆,生产——消费——还原系统不仅仅分离得很厉害,波动得很厉害,也不大健全,比如说:你是做皮革的,生产在一个地方消费在另外一个地方,波动得还特别厉害;还原?那些该死的废水废渣废气哪里能较快地循环消化掉啊?这下就苦了周边居民和周边自然生境上居住的动植物们了。

      咋办?大自然腐食者不够啊? 所以我们就要自己营建还原系统,污水处理厂啊焚烧炉啊生物发酵堆放场啊什么的,不然,可好,你生产赚钱了,动辄因为市场不行丢下一大堆东西让我们对付,排放一大堆污染让社会承担,让这里地皮掉价,让周边的生态系统也被损坏了,让这地区的未来受损,衡算下去你小子是过来搞破坏的啊?      

     因此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后,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宣传,是实实在在地把这个生产——消费——还原系统给补全了,清楚整个过程怎么计算了,有了这个最基本的婴儿起点,再去谈人与社会,谈大自然,谈未来。不然尽在宣传上出殡式狂吹的,或者狗仔队式的这个撅起那个自嚎,啥时候掉份到这程度了?烦死人。

 

 

    OK ,工业时代的清洁生产概念——生产过程各环节减排马上就得升级为循环经济——我用最少的资源和适当增多的要素,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并完整构建起生产——消费还原系统。

    这时候,规划人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什么的就要大忙特忙了起来,新工业体系的构建足够有饭碗端了。但是但是但是,好吧我不说文化和经济。

 

    OK,貌似循环经济搞好了,人类对得起大自然生境了,可不对啊,人类还是对不起大自然生态系统啊?你不祸害大自然生命系统了没错,可你还在压缩他们的资源空间机会啊?还在搞“人进万物退”啊?等于说,还是在让你自己的马斯洛需求六层次继续下行啊?

    物质富裕了,自然退缩了,审美和超越层次越来越猥琐了,你快乐么?

     切断了和大自然高强度的联系,你的生存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了,你放心么?

 

 

    于是,生态生产出现了。

    这是人和自然在生境、经济、文化、未来发展上互相探求利益平衡点,来确定多方对资源、空间、机会的各自占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规划——设计——生产的方式

    这时候,从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与区域的纵向均衡;各个层级内部的横向平衡都要考虑,因此如何科学地细分生境和生态,半量化和量化计算,推演,就成为景观生态学者的头大工作。

    ————这难度恐怕如同构建一个契约社会那么大了。

   然而,这并不够,此时,人作为超强势团体,和生境、生态的对话中处于不平等状态,很难达到正和博弈,因此生态生产初期,是一个不断来回修正的时期,种种不愉快和希望都不断在发生。

    计算越来越复杂了,整套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的计算全进来了,整套人文研究的东西全进来了,这时候经济学家文化学家再不过来,我们景观生态学家就顶不住了,大家单子也绝对做不过来了。

 

    人必须承担起“神”的职责,契约文明必须向正义文明靠近。文明必须从人类社会泛化到大自然中,此时才是进入生态生产的高级阶段,于是,上文神学关系的就出来了。

 

 

 

            继续试错,恳请怼我,赞我~尤其是相关行业的学术理论工作者,你们的交流,是我工程理论科学家的福音,你们搞理论了,也希望能转化为实施,不是么? 和别人扯还不如和我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1082737.html

上一篇:人与自然的正义伦理:让渡之路。非平衡态热力学——层级学说
下一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生产三个概念(续)————景观推演
收藏 IP: 175.43.112.*| 热度|

4 武夷山 范振英 汪晓军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1 1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