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爷”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豫东有一个小村庄,尽管贫穷,还保留着淳朴的古风,每逢婚丧嫁娶之类的红白喜事,全村老少爷们都来帮忙。这对村里是一件大事情,需要一个人总管宴席和仪式,村里叫做管事。通常是一位叫做国的老人当管事,老人解放前读过私塾,经历过日本人进中国,经历过内战,经历过58年饿死人的岁月,老人公正且处理事情得当,全村人都信服他,辈份又长,村里人称他国爷。
最近几次红白喜事,国爷老安排一位叫做祷的老人刷锅,祷每次刷的很认真。祷爷刷碗时,头上稀疏的白发一颤一颤,许多人不忍心,私下给国爷说:“国爷,祷爷也这把年纪了,就不要让他干了,让年青人干吧!”
国爷说:“唉!你祷爷想庆庆喜,喜欢干这个,年青人可以干点其他事”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每次办事,国爷仍然安排祷老人刷盘子刷碗。
村里人私下议论,国爷现在有点糊涂了,这么多 年轻人,怎么还让祷爷刷碗呢?
又过了几年,国爷年纪越来越大了,生了一场病,决定把这事交给叫作林的老人。各种事交代完了,国爷说:“林,以后你管事,别忘了给祷安排点刷碗的活。”
“国哥,祷也这把年纪了,就让他享享福,哪些事让年轻人干吧。”
“林,从前我也是这想法,祷家里穷,年纪也大了,让他也歇歇。有一段我没安排他做事,他底下给我说‘国哥,你给我派点活,到时也能吃点荤菜’,除了刷盘子刷碗,其它的活他也干不动,我就安排他做这事。林,这事你心里知道就行了。”
林爷当了管事,还是安排祷老人刷碗。
又过了几年,国爷走了。
在国爷的葬礼上,祷爷恭恭敬敬给老人磕了头,哭的很伤心。
2.启示
国爷只是一个农民,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却能学到许多东西。
1. 大多数人是有善心的。
村民和国爷他们都有一颗善的心。想想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说明绝大多数人心中有善的一面。
2. “善”是具体的,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是不同的。
对祷老人而言,“能够让他刷锅,吃点荤菜,同时保住在乡邻乡亲面前的面子”就是行善。
3. “行善”是有成本的。
“村人对国爷的非议”是国爷行善的成本。
4. “行善”的方法要有可行性
“行善”要以结果为导向,选择正确的方法去做。祷老人在婚丧嫁娶这些日子去讨点荤菜,也没有人拒绝,但是将极大的损害他的自尊,尤其在熟人面前。通过安排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是一个非常好的行善方法。
5. 应该以成果作为判断“善”的标准,追求善的最大化
从出发点来看,村民是善的,国爷也是善的。
从成果上而言,国爷的善更有效果,更有可行性。
3. 善善
对于一个现代的组织和个人而言,我们要学习前人的智慧,超越前人,做出更好的行善成果。
我们不但行善,而且要善于行善,做到“善善”。
“善善”就是以善的成果作为判断标准和目标导向,用科学的方法行善。
对于个人而言,善善有4个要素:善念、科学、理性、建设性
1. “善念”:
“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善念,心中才有做好事的激情和动力。
2. “理性”:
人是感性的,心中有善的激情,还需要用理性平衡这种善的冲动,防止好心做坏事,成了恶,甚至造成大恶。如“大跃进”,抱着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美好愿望,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死亡了将近上千万人。
3. “科学”:
科学首先要客观的认识和面对事实。例如汶川地震死亡了将近8.7万人,损失惨重。例如:目前的科学认识水平无法准确的预报短临地震(时间,地点,强度三要素具备)。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面对这个现实讨论问题。
用证据(实验或者实际案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盲从大人物的话,盲从古人的话,古人或者大人物有时会犯错误,甚至是明显的错误,如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现在看来,这些知识明显是错误的。对于有争议的事情,要查找双方的观点和依据去形成自己的判断。如地震逃生,为什么所有的环境下都是伏而待定呢?
要基于科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依靠伪科学或者迷信解决问题。
4. “建设性”:
(1) 行为的成果是有益的,具有好的效果。
(2) 不追求理想中的最佳方式,而是在现有条件的约束下,使善的行为和语言具有可行性,选择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可行性方案,在过程中不断的采用“PDCA”的方式改善现有的状况。
2012-12-26日改
2015-01-06日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