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阅读分享——《有吸收力的心灵》

已有 5417 次阅读 2012-5-24 16:4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阅读, color

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我的印象里,当我们在路上,在商场或者在公交车上看到有的小孩子我们都会逗一下,也会很善意的朝他们笑笑,大家想想,这是常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我们女生。对吧?其实呢,几年以后,我们也会成为或是妈妈或是爸爸,那么那时候教育孩子就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尤其我们这些是学教育的。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当然是跟教育儿童有关,好,先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可爱美丽的孩子。

在我们心里,孩子们都是一个个美丽的小精灵,但是他们与我们科学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么大家能回忆起来的致力于儿童的教育家有谁呢?

那么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蒙台梭利。那么蒙台梭利博士的著作有很多,我给大家列出的是她的一套丛书。有这五本。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一本《有吸收力的心灵》。

本书总体评价:

这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最受欢迎,并且最能体现她理论创新意义的书。在本书中,我们处处能见到她那些至今仍然超前并且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并非“老师做了什么”,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的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人类自身的实际,等等。本书将蒙台梭利对儿童发展的探索与她有关“如何让确立一种新的教育方法”的论述结合起来,是一本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必读书。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会长克劳德。克莱蒙特这样评价此书:“如果我称这本书为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著作,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我却无法说出有那本书对人类的未来福祉比这本书更有价值。”

这本书总共分为28各部分,我们把它整合成4个点来看。

1 儿童发展的“胚胎期”

2 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3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4 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

 

首先是第一个点:儿童发展的“胚胎期”

第一点总述:蒙台梭利说:“人生有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期,其中心里胚胎期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婴儿就是这个胚胎期的开始,它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

生理胚胎:

    这个生理胚胎,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我们通过一小段视频简单看一下。

    这个就是人生理胚胎发育全过程一个简单的过程。

    在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叙述了胚胎学的发展。起初,胚胎学被纳入达尔文的“适应——变化”理论,然后德弗雷斯提出质疑,并用突变理论去验证胚胎学的发展,然而蒙台梭利说胚胎的发展与人的工作有几分相像,从此胚胎学上升到逻辑推理阶段,蒙台梭利还发现胚胎可能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对胚胎施加影响,改变人生的进程。

    大家注意最后一句话,人们可以通过对胚胎施加影响,改变人生的进程。这句话你们会想到什么?胎教。

    蒙台梭利呢对胎教也是很有研究的,蒙台梭利胎教法也是被现在的人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的很多,我们来看其中一中方法,蒙台梭利与婴儿对话胎教法。

    那么与生理胚胎相对应的是心里胚胎期,这也是蒙台梭利最重视的一部分。

心理胚胎期:

    什么是心里胚胎期,前面蒙台梭利是这样说的:“心里胚胎期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婴儿就是这个胚胎期的开始,它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的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也就是说婴儿的出生是生命的一次跳跃,是生命新里程的起点。而婴儿成长的起点不是在身体方面,却是在精神方面。也就是说从婴儿出生后,那种神秘的潜在力量就开始觉醒了。觉醒这一时刻的标志就是婴儿出生后与母亲脐带断开这一刻。

    大家总说那么一句话“儿的生日,娘的苦。”这是没错的,但这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很多心理学家从婴儿的角度分析,把婴儿的出生叫做“出生的痛苦之旅”,这些婴儿受到痛苦却不能表达,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其痛苦。婴儿不由自主的来到这个陌生世界,这里的环境与他以前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他必须适应新的环境,但又无法用语言描述这个辛苦的适应过程,现代心理学家用“出生恐惧”这个词来描述。当然我们说的是一种无意识地恐惧,如果儿童会说话,他很可能会说:为什么把我带这里?我该怎么适应这里的新环境?等等。             

    所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儿童提供一定的外界条件帮助儿童来适应对她们来说陌生的世界。比方说把没接触过水的儿童放在水里洗澡,你会发现,他们也会做“抓”等动作,我们来看。这个时候他们也在无意识地适应那种情境,通过我们给她们提供的条件,他们自己会从中吸收适合环境的东西,慢慢的越来越强大,让自己成长起来。

第一部分点题:

  就像蒙台梭利说儿童一生下来可能就具有巨大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得到发挥,也就是说儿童一生下来从精神到物质是一无所有的,但他们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那么这种巨大的发展潜能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这里,蒙台梭利也一直没离开本书的题目《有吸收力的心灵》

  蒙台梭利曾形容这样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儿童来到这个世界,他们不是从自己周围的人群中索取,也不是从他们的家庭中索取,所有的东西都是由他们本人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种看似是我们给于儿童的东西,其实是儿童自己吸收并创造出来的。

第二点: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儿童的教育具有敏感性,对于敏感性一词大家都不陌生。蒙台梭利也说:“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

接出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那么蒙特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九种:

 九大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後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籍著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一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检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特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文化敏感期(69岁)

  蒙特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於三岁:但到了六一九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①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著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②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③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④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⑤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於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心灵的火焰   蒙特梭利形容"经历敏感期的小孩,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

也就是说,在相应的敏感期,儿童会对某一方面特别感兴趣。此时,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

然后是第三点: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一样我们对阶段性一样了解的也不少。蒙台梭利是这样分的。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其中从出生到3岁是“心里胚胎期”,这一时期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能无意识地吸收一些外界刺激;另一个是个性形成期,儿童逐渐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慢慢产生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各种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获得最初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相对平衡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第一个阶段。

最后一个点就是: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

大家看,这里工作一词加了引号。蒙台梭利认为,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的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蒙台梭利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而不是“游戏”来完成。

我们来看这样两段视频了解一下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希望儿童通过这种特殊的训练,使儿童更好地成长。

大家一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这种蒙台梭利教育是不是得到了普及呢?我个人是很希望普及的,我在网上搜了这样一段视频,大家简单了解下。

那么在分享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不得不强调这样一个字,那就是爱。

结语:

我们说儿童的这种具有吸收力的心理可以接纳任何东西,并最终把这些东西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管出于何种环境,都会在那个环境中逐渐成长,适应生活。

蒙台梭利说这种“具有吸收力的心理”可以接受一切事物,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希望,不论贫富,不困何种宗教信仰都会最终在儿童身上有所体现。

这就是儿童。

如果儿童不具有这种吸收力的心理,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都不会获得稳定的发展,那么人类文明就不会得到持续的进步。

人类创造了社会,“具有吸收力的心理”就是社会的基础,儿童通过爱的方式来解决人类命运的神秘难题,它们的发展过程向我们展示了爱的轨迹,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儿童的天赋。

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就说:“爱不是一种概念上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而每个婴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上都会给我们带来新鲜的力量。

爱不是大自然赋予环境的,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那么爱的源泉就是儿童。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5920-574499.html

上一篇:体验学习
下一篇:请后面发博文注意改评论设置为“允许所有用户评论”!
收藏 IP: 218.94.142.*|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