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40年前高校员工工资一览

已有 5369 次阅读 2012-10-1 10:26 |个人分类:教学资源|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高校, 工资, 员工, 40年前

40年前高校员工工资一览

前些时候本人接受一个关于收集所在学科历史素材的任务,因此,个人亲自到学校档案馆查阅资料,由此有幸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尘封历史资料。在此贴出一点也许大家比较有兴趣的内容——就是1972年(整整40年前)本人所在系的员工工资一览表,以便让现在高校的年轻教师有所比较。由于工资等信息涉及到隐私问题,附录清单上把人的名字都涂去。从附录看出:

1)当时很多教职工工作20多年,工资还是几十元,大多数每月工资在4465元之间,最多的一位100.5元,那可是元老级的;干部、工人、教师的工资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尽管当时大学员工每月工资只有数十元,但比起社会的工人阶级还是高多了,当时工人工资一般就是30多元。据我以前的老师口述,当时为了提一级10多元的工资,那可要争得头破血流才能评上啊,因为要等待数年才能得到一次提薪的机会。

2)很多老师毕业后工作了20年还是助教和讲师,可见当时多年没有提职称,有个讲师的头衔也是了不起了,系里的教授、副教授为零。据本人所知,后来改革开放职称制度启动后,老师们要评个副教授可是要经过层层筛选和浴血奋战才能提上啊!因为失去一次机会说不定就要等待上十年。

3)现在大家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位”等,在附录中全看不到,其实我们这些老师有许多是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武汉大学、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学校毕业的,还有一些是从苏联留学归来的。

4)“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备注”等现在没有的信息,在附录中却非常刺眼,可见当时的阶级斗争意识有多强!

5)现在通常写的“参加工作时间”却写成“入伍年月”,当时是用“加入革命队伍”来表达参加工作的时间,现在年轻人可能搞不清“入伍”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参军呢。

6)到了1972年,教师队伍中的家庭出身“成份不好”的仍占很大比例,可见当时革命家庭出身的教师还是没有完全接上;在职称栏目中,除了“干部、讲师、助教”外,还出现“辅助员”职称,这就是现在的“实验室编制”人员,“工人、勤杂工”就不必解释了。

    从附录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我们的老师是如何艰难度过那段岁月的,我们现在不妨自己比较一下当下的自己。我们这些老师除了极个别当上院士外,他们都退休了,不少甚至已经离开人世多年。那才是短短40年前的事!他们工作的时候默默无闻,每天都要斗私批修,每周上六天的班,晚上还要经常参加政治学习,彼此之间经常还要斗个你死我活,偶尔写篇文章或出版本教材、专著、译作也必须用集体名义发表。想起这些,我们当下高校的教职工可自由和幸福多了。哈哈,不是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618285.html

上一篇:安全科学与安全学科研究的部分文章目录
下一篇:那年出国
收藏 IP: 222.240.110.*| 热度|

8 刘旭霞 曾新林 赵星 戴德昌 尚书勇 李伟钢 陈冬生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