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过节帖——遇弱是很强的,遇强是很弱的 精选

已有 19724 次阅读 2013-6-11 08:2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遇弱是很强的,遇强是很弱的

曾泳春

     

    今天看到陈安同学写研究生答辩的那篇博文,本来写得很好,结果“写吐噜了”(安同学自己的话),写到了中科院科研比大学强,结果评论里一片哗然。我这种笑点很低的人又笑坏了,每10分钟笑一次,因为我想到了一句曾经用于形容中国男足的评价:遇弱是很强的,遇强是很弱的。而对于中国男足至今都还有球迷,我只能是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谈到中科院,我又忍不住笑了,这个笑是笑我自己。5年前我还没到科学网上逛时,一直以为中科院跟作协一样。作协是作家们集中办公的场所,中科院就是科学家们集中工作的场所,而在中科院里工作的科学家就是院士。那时院士在我心目中,就和作家一样,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做研究,如同作家自由地写作。而中科院是国家给他们提供的工作地点,而且设在首都北京。院士们每天到了中科院的办公室,就“老王”“老贾”“老陈地点头打招呼,各自到院里打了开水回到办公室,就有的搞计算有的摇试管有的看显微镜地忙乎起科学来。不是调侃,这还真的是我以前对中科院的理解,而且我发现不只一个人跟我有相同的理解。

    后来逐渐了解了点中科院,至少知道了中科院里不只有院士,还有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而且还有研究生!对我这种一直在大学里晃荡的人来说,我脑海中对大学的第一感觉就是教学楼。那种树木掩映下红墙青瓦的教学楼,是大学的心腹之地。可是中科院有学生,却没有教学楼,似乎也没有老师。这是我最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中科院的学生到哪里上课?谁给他们上课?

2010年暑假结束时,我去了趟中科院物理所,为了去取科学网名博大宝吴宝俊送给我的他的书,《“玩”进科学院》。那是相当荣幸,因为我那时还没开博,人们只认识我是个匿名游客。我们约好见面时间是下午5点,正好可以在物科餐厅吃一顿晚饭。去物理所之前,我先去瞻仰了清华、北大。那天我穿着7分裤,一个人在未名湖畔看那一池有名得冒泡的水时,几乎快被蚊子叮死了。我挣扎到了一个亭子里,一边狠狠地挠着被蚊子咬得凹凸不平的腿,一边给大宝打电话,说要早点去物理所。他告诉了我地址,不远,我出了北大的门,打了个taxi很快到了。下了车我吃了一惊,原来中科院不是一个庭院深深的大院子,而是长长的一溜毫无特色的小院子。我沿着噪杂的马路走得半死,才走到物理所的院子,而大宝的宿舍楼竟然就贴着路边,就算是那个物科餐厅,也离路边很近,显然庭院并不深深。我们在餐厅里交换了物件之后(一本书和一件DOCKERS'衬衫),大宝就告诉我,坐在那边的那两个人,一个院士一个大牛,都很牛。我这才对中科院餐厅肃然起敬起来,原来到餐厅就可以看见大牛了。我迫不及待地问了大宝那个我最想知道的问题:中科院的教室在哪里?老师在哪里?可是我到今天竟然回忆不起他的回答,只有个印象,好像是分散到各大学去上课了。

    中科院的研究生不能在自己的院子里上课,我觉得挺悲哀的,冲这我就不想上中科院。教室多好啊,没有教室哪有上学的氛围?像我这种从工厂染缸旁考取博士生的人,对大学校园里的教室有着难以割舍的向往。如果没有了教室,我不能确定大学校园会吸引我逐渐走向科研。后来,我对中科院的了解更多了,原来中科院不只集中在北京,上海也有中科院,别的地方也有中科院。也对,也不是只有北京才有作协。安同学说了,中科院的科研比大学强,这不是很应该的吗?中科院就是中国科学家们集中工作的地方,理应做出最强的科研。

    想起一个小插曲。我弟弟当年从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后,本来已经准备留校了,有个师姐也有留校的意愿,但学校想要留下弟弟。当弟弟知道了师姐想留校时,二话没说就让出了位置,自己卷起铺盖出去找工作了,还留下了个理由,说是和党委书记合不来。他连党员都不是,和党委书记有一毛钱关系?弟弟后来去了研究所,我以为是中科院的研究所(刚查了一下,不属于中科院),好像不到30岁就成了正研究员,工作很累很辛苦,如安同学说的“面如黑土疲惫不堪”。而那个师姐留在了厦大,不知是否如我这般不忙?上上课、带带学生、做做科研,慵懒地渡着大学里的静好岁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950-698443.html

上一篇:虹桥路的别墅·罗马的废墟(旧文新图)
下一篇:致人生中那些逝去的考试
收藏 IP: 180.154.199.*| 热度|

110 武夷山 陈学雷 陈钢 罗德海 刘旭霞 刘立 魏东平 刘艳红 张玉秀 徐晓 程起群 张焱 李汝资 祝贤明 武为治 赵斌 蔣勁松 于远帆 陆俊茜 李宁 李宇斌 曹聪 陈安 王飞 唐常杰 王德华 曹建军 庄世宇 唐凌峰 赵凤光 贺乐 曹俊兴 何士刚 褚昭明 黄淑芳 孙东科 徐迎晓 钟炳 马浩 彭真明 杨占海 廖晓琳 高召顺 刘全慧 逄焕东 高莉 刘家敦 魏国 张鑫 郭江涛 邢志忠 贾伟 韩世清 谢蜀生 黄晓磊 蔡庆华 戴德昌 陈冬生 金拓 任胜利 孙学军 陈波 陈龙珠 张骅 韦玉程 张志东 陈国文 何学锋 杨顺楷 肖陆江 肖海 刘振华 胡熙浩 吉宗祥 李建雄 焦豹 袁贤讯 李土荣 毛培宏 肖重发 丁邦平 赵星 李天成 李志俊 陆雅莉 张启峰 王善勇 陈志刚 杨正瓴 蔡志全 liuchengxii zhugeyii anran123 biofans redastro rosejump luyouwen clp286 zierweijiajie Linjd Arrival lingling101 cdit hejiye yangfu6609 kongshl zhuhongwen222 xqhuang happylittlejoe trtr393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