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重磅推荐 | 环境化学

已有 7246 次阅读 2018-10-26 14:38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环境化学是随着因人类活动相继出现的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学科。环境化学研究的是一个多组分、多介质的复杂体系,污染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含量很低且存在动态变化。为了弄清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不仅要对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还要阐明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的规律,以及可能产生的生态效应和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这就需要应用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学、毒理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使得环境化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环境化学的形成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


20世纪30年代,一些国家只注重经济发展而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使污染事件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最著名的是“世界八大公害”,其中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四日哮喘事件这五个公害是排放大量污染气体和粉尘引起的,另外三个公害(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和米糠油事件)是由于污染而最终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


这些事件引起了世界的震惊,促使人们思考它们发生的根源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一些研究,最初侧重于污染物检测手段、寻找污染控制途径等,这就为环境化学学科的诞生准备了条件。而且,当人类对自然资源不适当地开发和利用时,还将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气候变化等,从而导致大量生物资源急剧减少,反过来又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自然的报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许多公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八大公害事件。例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家农药厂约有45万t农药剧毒原料甲基异氰酸酯被泄漏到大气中,导致2500人即时中毒死亡,3天后死亡人数增至8000人,受伤人数达50万人,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中毒事件。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爆炸事件,使北欧、东欧等地区大气层中放射性尘埃增高达一周之久。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核电站污染环境的严重事故。同年,瑞士一家化工厂的仓库发生爆炸事件,大量有毒化合物随灭火剂一起流入莱茵河,致使一些城市中的河水、自来水和井水不得不禁止使用。


此外,人类合成化学品和使用的化学品种类与数量急剧增加也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全世界化学品的产量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700万t增加到2015年的4.85亿t,它们通过生产、储藏、运输、应用及最后处理进入环境。有人预言,化学污染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控制,最终可能导致20%以上现有的动植物种类灭绝。


显然,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发展。例如,通过煤烟型大气污染问题的研究发展了硫和气溶胶化学;通过光化学烟雾污染的研究发展了大气光化学;通过酸雨污染的研究发展了降水化学;这三个领域正是大气化学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另外,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又将怎样迁移、转化,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以及工业和生产排出的废弃物进入土壤,造成农药、重金属和其他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并在作物中残留。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 卡森写了一本《寂静的春天》,预言大量施用农药将造成生态破坏,使鸟语花香的春天变得死气沉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也迫使人类不得不研究采取保护环境的相应措施。因此,对化学物质在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引起的化学现象的研究发展极为迅速,一些原来不受重视的化学问题,从保护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些问题,人们逐渐发展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于是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相继出现的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组织编写的《环境化学学科前沿与展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环境化学的特点


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科学与化学的综合和交叉,它起源于化学,但又不同于原来的化学学科,因为它是从环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一般情况下,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与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有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环境介质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多组分、多介质的复杂体系。


同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很低,一般只有ppm或ppb级水平,有的甚至低到ppt级或超痕量的飞克(fg)级水平。它们分布广泛,迁移转化速度较快,且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有明显的动态变化。为了获得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存在形态和污染程度,不仅要对污染物进行定量检测,还要对其毒性和影响作出鉴定,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特别是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积累、相互作用和生物效应等问题,包括污染物存在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化学污染物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机理,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和在食物链中传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需要应用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医学和地学等许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研究。这种多学科、多介质、多层次的研究不仅大大丰富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也为环境化学提供了许多新的生长点,推动了环境化学和这些学科的互相渗透及交叉。环境组学、环境纳米化学、环境计量学等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出现,也会进一步推动环境化学的发展。 


环境化学发展动向


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环境化学研究也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在各个领域向纵深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研究理念从被动研究环境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向主动预防环境污染、解决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转变;环境分析从监测元素总量向元素存在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及毒性相关性转变,从关注重金属、常见有机污染物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新型有机污染物转变,从研究高浓度、单一污染的短期效应向低浓度、复合污染的长期效应转变;研究介质从单一介质、局部地区向多介质界面、区域及全球范围转变;研究方法从传统的调查向应用多学科新技术、新方法交叉研究转变。这些转变进一步推动环境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面对极为复杂的环境问题,开展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区域环境过程与调控原理、纳米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环境友好和功能材料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化学污染物暴露与食品安全等研究是未来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2016)。


主编简介


640.jpg


王晓蓉,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主要创建人之一。


长期主讲南京大学环境科学核心课程《环境化学》。对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毒性效应-早期诊断有长期系统的研究,在低剂量有毒化学品生态风险早期预警、预防和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创新了基于典型污染物诱导生物体内产生活性氧并累积导致氧化损伤的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价理论,研发出基于生物标志物和生物有效态的生态风险早期预警新技术。


荣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污染物的微观致毒机制和环境生态风险早期诊断》1部,参编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640 (1).jpg


顾雪元,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化学》及《环境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近十年,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学奖。主要从事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行为、形态及生态毒性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无机痕量污染物在水环境及土壤环境中的形态分布及生态效应研究;无机痕量污染物及离子型有机污染物在天然土壤固相表面的吸附行为;基于形态调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固定。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5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



环境化学涉及众多领域,为了使读者对环境化学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本书按环境化学研究范围及内容分为4篇。


第1篇为水环境化学,共4章。重点介绍天然水的组成和性质,无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溶解和沉淀作用、配合作用、氧化还原平衡、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在水环境化学中的应用,对人们关注的有毒污染物特别是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均有详细论述。


第2篇为大气环境化学,共4章。着重介绍天然大气和重要污染物、大气中的重要气相和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化学组成和污染特征,对于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洞及灰霾等全球关注的问题都在相应章节介绍。


第3篇为土壤环境化学,共3章。侧重介绍土壤的组成和主要理化性质,氮、磷及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环境因素对迁移转化的影响,对于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归趋及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等均有涉及。


第4篇为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和生态风险,共4章。重点介绍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化学物质的生物吸收和生物浓缩、微生物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作用以及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同时也涉及生物标志物、生态风险的早期诊断和有机物的定量构效关系方面的内容。全书以阐明基本原理为主,并注意反映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特色。为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每章后设有“本章基本要求”,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思考与练习”,为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还穿插了“案例分析”。


更多精彩内容在这里


目  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环境化学的形成 1
1.2 环境化学的特点 2
1.3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范围 2
1.4 环境化学发展动向 3
1.4.1 环境分析化学 3
1.4.2 水环境化学 5
1.4.3 大气污染化学 6
1.4.4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界面反应及生物可利用性 7
1.4.5 有害化学物质的生态风险和早期诊断 8
本章基本要求 10
思考与练习 10
第1篇 水环境化学
第2章 天然水的组成和性质 12
2.1 水质概况 12
2.2 天然水的组成 13
2.2.1 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 13
2.2.2 水中的金属离子 13
2.2.3 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14
2.2.4 水中的营养元素 17
2.2.5 水生生物 17
2.3 天然水的性质 18
2.3.1 碳酸平衡 18
2.3.2 天然水的碱度和酸度 21
2.3.3 天然水体的缓冲能力 26
2.3.4 天然水的硬度 27
本章基本要求 27
思考与练习 27
第3章 水环境中无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 29
3.1 水环境中的溶解和沉淀作用 29
3.1.1 天然水中各类固体的溶解度 29
3.1.2 水溶液的稳定性 37
3.2 水环境中的配合作用 40
3.2.1 天然水体中的配合作用 40
3.2.2 羟基对重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 41
3.2.3 螯合剂NTA的配合作用 43
3.2.4 腐殖质的配合作用 49
3.2.5 有机配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50
3.3 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52
3.3.1 天然水中氧化还原平衡的意义 52
3.3.2 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53
3.3.3 天然水体的pe-pH图 57
3.3.4 天然水中污染物的氧化还原转化 62
3.3.5 水中有机物的氧化 68
3.4 水环境中固-液界面的相互作用 68
3.4.1 天然水体中的胶体物质 68
3.4.2 胶体颗粒的性质 70
3.4.3 颗粒物在水环境中的吸附过程 73
3.4.4 沉积物——探索天然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工具 75
本章基本要求 77
思考与练习 77
第4章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 80
4.1 分配作用 80
4.1.1 线性分配理论 80
4.1.2 标化分配系数 81
4.1.3 生物浓缩因子 83
4.2 挥发作用 85
4.2.1 亨利定律 85
4.2.2 挥发作用的双膜理论 86
4.3 水解作用 89
4.4 光解作用 91
4.4.1 直接光解 91
4.4.2 敏化光解(间接光解) 95
4.4.3 氧化反应 96
4.5 生物降解作用 97
4.5.1 生长代谢 97
4.5.2 共代谢 98
4.5.3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99
本章基本要求 101
思考与练习 101
第5章 水环境中污染物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 102
5.1 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103
5.1.1 农药 103
5.1.2 多环芳烃类 104
5.1.3 多氯联苯 104
5.1.4 卤代脂肪烃 105
5.1.5 醚类 105
5.1.6 单环芳香族化合物 105
5.1.7 苯酚类和甲酚类 105
5.1.8 酞酸酯类 106
5.1.9 亚硝胺和其他化合物 106
5.1.10 新型有机污染物 106
5.2 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式 111
5.2.1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112
5.2.2 归趋模式简介 113
5.2.3 归趋模式应用举例 116
5.3 无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型 119
5.3.1 水环境中无机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 119
5.3.2 水体富营养化 122
5.3.3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化学平衡模型 124
本章基本要求 127
思考与练习 127
第2篇 大气环境化学
第6章 天然大气和重要污染物 129
6.1 大气的组成和停留时间 129
6.1.1 大气的组成 129
6.1.2 大气组分的停留时间 130
6.1.3 大气组分浓度表示方法 131
6.2 大气的主要层次 132
6.2.1 对流层 133
6.2.2 平流层 133
6.2.3 中间层 134
6.2.4 热层 134
6.3 大气中的离子及自由基 134
6.3.1 大气中的离子 134
6.3.2 大气中的自由基 135
6.4 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 137
6.4.1 含硫化合物 138
6.4.2 含氮化合物 140
6.4.3 含碳化合物 142
6.4.4 含卤素化合物 146
6.5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147
6.5.1 地球的热平衡 147
6.5.2 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148
6.5.3 辐射强迫 149
本章基本要求 151
思考与练习 151
第7章 气相大气化学 152
7.1 大气光化学反应基础 152
7.1.1 光化学反应定律 152
7.1.2 光化学反应过程 153
7.2 氮氧化物的气相反应 153
7.2.1 氮氧化物的基本反应 153
7.2.2 NO、NO2和O3的基本光化学循环 154
7.2.3 氮氧化物气相反应动力学 156
7.3 二氧化硫的气相反应 156
7.3.1 SO2与氧原子的反应 157
7.3.2 SO2与其他自由基的反应 157
7.4 有机物的气相反应 158
7.4.1 碳氢化合物的一些重要反应 159
7.4.2 HO·与烯烃类、烃类、醛类、卤代烃、芳香烃的反应 159
7.4.3 烯烃与臭氧、原子氧和氮氧化物的反应 161
7.4.4 天然有机物的转化 163
7.5 光化学烟雾 163
7.5.1 光化学烟雾的特征 163
7.5.2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与臭氧生成机制 165
7.5.3 光化学烟雾的化学动力学机理 169
7.6 平流层化学 170
7.6.1 平流层的化学反应 171
7.6.2 南极“臭氧洞”现象及解释 174
7.6.3 北极上空的臭氧损耗 177
本章基本要求 178
思考与练习 178
第8章 液相大气化学 180
8.1 二氧化硫的液相反应 180
8.1.1 SO2的液相平衡 180
8.1.2 SO2的液相反应动力学 182
8.2 氮氧化物的液相反应 185
8.2.1 NOx的液相平衡 185
8.2.2 NH3和HNO3的液相平衡 187
8.2.3 NOx的液相反应动力学 188
8.3 酸沉降化学 188
8.3.1 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188
8.3.2 酸雨的化学组成 190
8.3.3 酸雨中的关键性离子组分 191
8.3.4 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192
8.3.5 酸雨的来源及近年变化趋势 194
8.4 降水化学组分和pH的背景值 196
8.4.1 降水化学组分的背景值 196
8.4.2 降水pH的背景值 196
8.5 酸沉降临界负荷 197
8.5.1 临界负荷基本含义与临界化学标准 197
8.5.2 临界负荷计算方法 198
本章基本要求 200
思考与练习 200
第9章 大气颗粒物 202
9.1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 202
9.2 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 203
9.2.1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203
9.2.2 大气颗粒物的汇 203
9.3 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及表面性质 204
9.3.1 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204
9.3.2 大气颗粒物的表面性质 206
9.4 大气颗粒物中的无机物 208
9.4.1 无机颗粒物的来源 208
9.4.2 无机颗粒物的组成 209
9.5 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物 211
9.5.1 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类型及来源 211
9.5.2 多环芳烃 212
9.5.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大气传输 213
9.6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14
9.6.1 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 214
9.6.2 人体吸入量的估算 214
9.7 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 215
9.7.1 扩散模型法 215
9.7.2 受体模型法 216
9.8 大气颗粒物的区域污染 219
9.8.1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 219
9.8.2 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 220
9.8.3 区域复合污染控制 220
9.8.4 灰霾 223
本章基本要求 225
思考与练习 225
第3篇 土壤环境化学
第10章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28
10.1 土壤的分层 228
10.2 土壤的组成 229
10.2.1 土壤矿物质 229
10.2.2 土壤有机质 235
10.2.3 土壤水分 238
10.2.4 土壤空气 239
10.3 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 240
10.3.1 土壤的质地 240
10.3.2 土壤的胶体性质 241
10.4 土壤的离子交换与吸附 245
10.4.1 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 245
10.4.2 表面配合模型 250
10.5 土壤的酸碱度 254
10.5.1 土壤的酸度 254
10.5.2 土壤的碱度 256
10.5.3 土壤的缓冲作用 257
10.5.4 土壤酸碱性的环境意义 259
10.6 土壤的氧化还原作用 260
10.6.1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260
10.6.2 土壤中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 260
10.6.3 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环境意义 262
本章基本要求 263
思考与练习 263
第11章 氮、磷及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64
11.1 氮在土壤中的迁移 264
11.1.1 土壤中氮的来源 264
11.1.2 土壤中氮的形态 264
11.1.3 氮在土壤中转化的重要过程 265
11.1.4 氮的流失 266
11.1.5 氮污染 267
11.2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 268
11.2.1 土壤中磷的来源 268
11.2.2 土壤中磷的形态 268
11.2.3 土壤的固磷作用 270
11.2.4 磷肥的污染 270
11.3 土壤重金属污染 272
11.3.1 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272
11.3.2 控制重金属在土壤中归趋的主要反应 275
11.4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归趋 277
11.4.1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累积和迁移 278
11.4.2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机制 281
11.4.3 重金属的植物修复 281
11.4.4 典型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主要归趋 283
本章基本要求 288
思考与练习 288
第12章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89
12.1 土壤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 289
12.1.1 农药 289
12.1.2 多环芳烃类 289
12.1.3 多氯联苯 290
12.1.4 二英 290
12.1.5 石油类 290
12.1.6 其他 291
12.2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迁移 292
12.2.1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 292
12.2.2 离子型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吸附 294
12.2.3 非离子型有机物在土壤有机质上的吸附 300
12.2.4 非离子型有机物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 304
12.2.5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挥发、扩散和迁移 308
12.3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降解 309
12.3.1 非生物降解 309
12.3.2 生物降解 313
12.4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方法 314
12.4.1 原位微生物催化降解 315
12.4.2 原位化学氧化 316
本章基本要求 318
思考与练习 318
第4篇 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和生态风险
第13章 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 320
13.1 环境介质中的金属形态 320
13.1.1 水体中金属形态 320
13.1.2 土壤中金属形态 320
13.1.3 大气中金属形态 322
13.2 金属形态的分析技术及应用 323
13.2.1 天然水中溶解态金属形态分析 323
13.2.2 沉积物/土壤中的重金属或类金属形态分析 325
13.3 金属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与形态调控 332
13.3.1 生物可利用性概念 332
13.3.2 溶解态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 333
13.3.3 土壤沉积物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 334
13.3.4 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的调控 336
13.4 有机污染物的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 338
13.4.1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形态 338
13.4.2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 339
本章基本要求 341
思考与练习 342
第14章 化学物质的生物吸收和生物浓缩 343
14.1 化学物质的吸收和转化 343
14.1.1 生物膜的结构 343
14.1.2 化学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43
14.1.3 化学物质的生物转运 345
14.1.4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349
14.2 生物富集、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 351
14.2.1 生物富集 352
14.2.2 生物积累 354
14.2.3 生物放大 355
14.3 生物组织中物质的浓缩机理 356
14.3.1 生物体某组织生物浓缩的机理模型 356
14.3.2 生物浓缩模型 357
本章基本要求 359
思考与练习 359
第15章 微生物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作用 360
15.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重要性 360
15.1.1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360
15.1.2 微生物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 361
15.2 碳、氮、硫的微生物转化 362
15.2.1 碳的微生物转化 362
15.2.2 氮的微生物转化 364
15.2.3 硫的微生物转化 368
15.3 金属及类金属的微生物转化 370
15.3.1 铁的微生物转化 370
15.3.2 汞的微生物转化 371
15.3.3 砷的微生物转化 373
15.4 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374
15.4.1 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374

15.4.2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376
本章基本要求 379
思考与练习 380
第16章 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 381
16.1 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作用 381
16.1.1 毒性作用 381
16.1.2 遗传毒理学的“三致”效应 384
16.1.3 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388
16.2 生物标志物和早期预警 390
16.2.1 生物标志物 390
16.2.2 生物的氧化损伤机制 393
16.2.3 生态风险的早期预警 396
16.3 有机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397
16.3.1 概述 398
16.3.2 量子化学参数在QSAR研究中的应用 401
16.3.3 3D-QSAR方法简介 406
16.4 生态风险表征方法 407
16.4.1 生态风险及其特点 407
16.4.2 生态风险评价 408
本章基本要求 410
思考与练习 411
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412
参考文献 414



本文摘编自王晓蓉、顾雪元等编著《环境化学》文前及第一章,内容有删减。


640 (2).jpg

环境化学

王晓蓉  顾雪元等  编著

责任编辑:赵晓霞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08

ISBN:9787030583185


《环境化学》共4篇16章,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和生态风险,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化学的主要内容和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规律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有机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生物标志物和生物风险早期诊断,以及全球关心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灰霾等环境问题,均在有关章节中进行详细介绍。为使化学与环境问题紧密结合,各章还穿插了“案例分析”,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思考与练习”。


(本期编辑:安 静)


640 (3).jpg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142925.html

上一篇:好奇,创可贴是怎么消毒的呢?
下一篇:热衷更博?喜欢自拍?也许是自恋型人格在影响着你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3 汪育才 郑永军 刘东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