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在大学,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理念比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 精选

已有 13800 次阅读 2013-11-5 10:27 |个人分类:指导本科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知识, 大学, 学习理念

最近因授课计划的变化,开始有机会与本科新生进行有效互动了,也慢慢开始了解纯正90后的可爱了。刚进入复旦的新生,他们的求知欲望是如此强烈,而且能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思考问题,这很好——一种很清新的感觉呀!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刚读大学的那个时光。可惜,他们这样的特点并不能一直保留到大学毕业,很快就变得很“俗”,因为类似的情况在高年级学生中不多见。看来,我们大学的教育手段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但解决问题的良方是什么?估计没有答案,恐怕也没有谁现在有万全之策。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心里忍不住有些痛楚——我们是不是浪费了好学生?但百思不得其解后,大多时候只能心一横:算了,反正是浪费,在别的学校浪费还不如在我们学校来浪费,至少我们能尽量控制这种浪费。

 毫无疑问,从高中到大学,变化是巨大的。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不成熟的心理承受力很可能让他们灰心伤气。在接触中,学生与我沟通的问题就是集中体现在这种巨大变化上。下面举几个来自学生中的问题进行说明:

(1)我不知道自己将来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特别明确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所以想听听更多的课程,都了解了解,但后来发现不可能,已选的课几乎让我没有丝毫空闲时间了;

(2)好不容易选上了一门自己喜欢的课,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教材有14章内容,老师却只讲了里面的7章;

(3)现在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书这么厚,想逐字逐句认真读完,但发现没有这么多时间,更别说复习的时候再看一遍了;

(4)有人鼓励我们要学会自学的能力,可是现在英语、数学、政治这些课必修就已经很忙了,还有一堆的专业课,选修课和实验课,不知道如何分配好时间,根本没有时间自学呀;

(5)这个学期我和同学们普遍感到压力大于去年,因为课程难度增加了,工作量变大了,而且老师们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提高了,授课速度也加快了;

(6)有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并不一定能获得高分,而有些容易拿高绩点课程,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

(7)读大学前,我对自然科学充满了热爱,但是上了一学期的大学课程,现在又上了近半学期的课,觉得曾经的那种热情在逐渐减弱,我也不知道现在学的这些东西对我未来的发展有什么用,大多数都是些可有可无的课程,很无聊,我感觉自己的动力不足,甚至与家长的争执也在增加,他们的观点我也难于认同。

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了学生对中学和大学教育的不同所带来的困惑,有些学生也试图想适应、想改变,但还没有找到具体的方法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会鼓励学生去看看我在科学网曾经写的一个“指导本科生”系列博文,甚至在课堂上我还特意穿插一两张ppt,介绍一些大学生学习方法和理念方面的内容。而在这样的交流中,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里一并来聊聊。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是不断同遗忘做斗争的过程,因此必须记住许多东西,这在中小学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人在读中小学的阶段,记忆力很好,而那个时候传授的知识,大多是人类文明已经固定下来的认识,即使当时不理解,也鼓励先背下来后慢慢去理解。也就是说,中小学的知识最好是能全部记下来的,甚至保留终生——我想,大多优秀的学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大学里,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但仍需记住许多东西)。经验表明,大学学习的具体知识,大多对今后的工作来说用处不大,就算有用,该用的时候也忘记了,仍需重新学习。但是,学过与没有学过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哪怕有很模糊的记忆,学过的知识到时候拣起来也快,那比一无所知从头再来要快多。需要一个具体知识的时候再去学习永远比因为要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效率要高得多。这是对大学知识学习理念上的更新,也就是说,承认遗忘,学会和记住如何找到知识比掌握知识细节更重要

其次,学会治学能力,这将是一生自我提高的财富。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自学能力,这里我们不妨看成是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是填鸭式的拷贝教育,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学。因为有高考的指挥棒,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即使免试过来的学生,其实也是间接受一些规则的安排而去被动学习。而大学与中学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来自学,而不是老师面面俱到地讲解。大学里许多课,并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同一个名称的课,不同的老师讲解的内容可能有很大区别,因为一个好的大学教师都有自己的主见,但也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任何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也有自己的短板,所以这个时候学生更应该学会如何汲取老师的特长更重要

(2)挖掘知识的能力。记得印地安谚语中有一句话:“如果我们只知道教给我们的东西,那么我们只学会了别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会评价哪一个东西更重要。”这样,就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过程,将会有更多的成就感。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大学四年的最优学习方法,不是学到了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把自己养成具有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从快速阅读中获取知识的训练。学生进入大学,体会到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突然发现书本变厚了,每天要阅读的内容很多,而很多内容老师又是不讲的,或者是选讲的,因为老师总是会根据自己的认识来选择一些自己认为更重要的内容和知识点,教材中的内容并不总是最合适的。教材是参考书,是给学生阅读的,而不是让老师来照本宣科的。同时,老师又会补充一些内容,而这些内容课本上又找不到。总之,从曾经的一个知识点要反复学习,到现在短时间内要突击掌握许多的新知识。如果按照高中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了,信息量如此之大,时间又短,不累死才怪!因此,如何从大量阅读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这是对大学生的新挑战。作为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想办法学习这种技能,而不是排斥。

显然,这些学习方法和理念之间是相互匹配的。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另外,在我其他的博文中,我建议学生“第一学期不要选课太多”,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另外一个消极的保障就是:高中学习,分数非常重要,是分数越高越好,因为分数会决定一个学生是否能考上大学,或者是否能考上好大学;而大学只要60分就够了,分数不是目标,只要不挂科就行,如果养成了在更短时间内自学的习惯(其实也是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可从备考中节省很多时间。

甚至有学生关心自己将来的择业,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儿。早安排一个人生规划,更能体会学习、奋斗中的乐趣。在谈论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一般不会正面回答学生,而只会反问学生:如果你自己是一个HR主管,你愿意招收你这样的毕业生吗?那么你愿意招收什么样的毕业生呢?显然,你对毕业生的要求就是你现在应该去追求的,有空缺的地方就是需要你去弥补的,现在你的时间正合适。

在与学生沟通中,我也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总是以个案成功来谈论教育中的共性问题,是极其荒谬的。比如,用天才成才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一般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那样的案例可能只有1%,大多学生不认为自己属于那个范畴,这其实也是很务实的嘛。如果强行要学生去效仿,肯定对学生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以上认识,纯属在与学生打交道中的真情实感,难于面面俱到,肯定有许多考虑不周之处,欢迎善意指出并补充!不喜欢仅仅纠缠于文字,为辩论而辩论。/bow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739165.html

上一篇:服务社会是当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下一篇:从印度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新闻想到的
收藏 IP: 124.77.169.*| 热度|

59 许培扬 刘全慧 赵星 文双春 张骥 郑小康 杨华磊 王善勇 孙学军 杨正瓴 彭思龙 汪育才 陈楷翰 李土荣 刘进平 文小刚 王淑杰 白珍建 蔡庆华 魏武 叶春浓 王国强 韦玉程 许有瑞 曹聪 闻俊 马臻 李红 赵美娣 王加升 王春艳 李东风 陈沐 朱艳芳 生梦龙 柳东阳 陈铁喜 褚昭明 宋相法 刘国祥 屈月明 袁园 余洪波 蒋永华 李宇斌 张士伟 梁洪泽 刘严萍 clp286 wgq3867 biofans lbjman wangqinling rosejump xqhuang tuner qinzhaosu liyanhellen oyoungm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