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我的相机,我的记叙文 精选

已有 8842 次阅读 2013-6-8 13:31 |个人分类:其他杂项|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gps, 相机, 记叙文

其实,想写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了。特别是在今年开年不久,看到一篇文章“导航无处不在 GPS相机将成2013年新热点”,就更有想说的:我嗤之以鼻,什么新热点,我都玩了快10年了!文章刚开个头,有其他的事儿耽搁,没有完成。前两天,合作者送我一台新的相机测试,才再次勾起了我对写作本文的动力。

上小学开始学习写作文的时候,最早练习的是写记叙文,一直清楚地记得,写作记叙文的六大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那驾驭文字尚不熟的年纪,为了表达清楚一个意思(比如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废话很多。读一些报纸,看到一些配有黑白照片的文章,虽然文字不多,但很容易就将意思表达清楚了。那时就想呀,我什么时候有一台相机就好了,写一篇文章还能配一张图,可以少说多少废话呀!这个要求,从现在来看是多么低呀,但在那个时候可是天方夜谭哟。

在胶卷相机盛行的时代,我没有拥有过相机,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胶卷实在太贵了!后来有了电脑,有了扫描仪,就可以将照片扫描了作为一个图像文件保存在计算机里面了,想要的时候还可以打印出来。我最早见到数码相机,大概是1996年,虽然那个时代的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分辨率很低,但在我看来却是非常了不起的革命。首先,拍摄就直接就变成了可在电脑中进行处理的图像格式,拍摄过程几乎是零成本的。其次,拍摄照片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屏幕看到未来照片的真实效果,最关键的,拍摄完成之后,马上就可以看拍摄的效果,觉得不行,可以马上再来一张,这对胶卷相机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胶卷需要一卷拍摄完后才会拿去冲洗,最快也要两天时间。

数码相机诞生后,发展迅猛,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也开始持续下降。到1998年我们实验室购买了数码相机,这是我开始使用的第一台数码相机,牌子和型号我现在都忘记了,只记得非常费电,而且拍摄不了多少照片,内存就满了。即使如此,这台为野外调查工作而购买的相机,还是成了大家争相使用的有趣“玩具”。也就是在多次野外调查中,我同时手持相机和GPS,总觉得这二者应该可以捆绑在一起的。这样,同时拥有时间和地点的照片,包括影像中记录的人物和事件,不就正好构成了一篇记叙文吗?甚至连文字都不需要了,多有趣呀!将相机变成“记叙文写作器”的想法,也就由此诞生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产品,不管是相机还是GPS都是比较笨重的设备(与现在的相比),当时想即使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一台非常庞大的设备吧。当然,这个结合可以是相机为主,整合GPS,也可以本身就是GPS,添加一个相机的功能。但作为大众使用来说,也是带GPS的数码相机更有市场。

2000年,我到日本读书的时候,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相机,这个时候的相机已经轻便不少了。但是,我喜欢大镜头的相机,因为照相靠的是对光能量的记录,大镜头能获得更多的光。所以我选择的第一台相机是Sony Cybershot DSC S70。也就是在日本,看到了更多小巧的相机和其他设备,此时感觉将相机与GPS结合起来,应该是时候了。可惜带着这个想法,找遍了许多商店,也没有找到。在咨询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但就是没有见到已经商品化的产品。虽然有些遗憾,但对记叙文相机的追求却越来越强烈了。


我拥有的第一台数码相机:Sony Cybershot DSC S70


回国后,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对记叙文相机仍然恋恋不忘。2004年,在一次采购GIS设备中,我再次想到了这个问题。运气很好,这次在网上查到了这么一款相机理光Pro G3,而且“支持GPS”也是其最大卖点。但是,似乎与有我类似追求的人并不多,这款相机最后卖得并不是很好。但我可是花了很高的代价才获得这台相机的。类似的产品,在中国大陆是买不到的。因为是采购进口仪器,这也连同进口设备一起购买了。其实理光Pro G3不算一台新机器,类似性能的机器两年前就有出售了,这次只是改装了,可以像笔记本电脑那样,在相机上添加另外的一个附属设备而已。也就是说,理光Pro G3的相机和GPS其实还是分离的,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整合在一起。相机有一个PCMCIA卡插口,可插GPS卡,当然应该也可插内存卡和WIFI等之类的吧。无论如何,这台相机终于首次实现了我的记叙文相机梦想,曾经一度,我天天带着她,经常拍照,完成了许多遥感地面验证工作,后来还有一些照片上传到了Google地图的panoramio服务器上。


 

我的第一台记叙文相机:理光Pro G3


理光Pro G3虽然定位很准确,但是定位所需要的时间很长,特别是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时候相机需要开着5分钟以上,这对有些野外工作来说,的确很不方便。2006年看到了SONY GPS-CS1的问世,才解决了不需要每次打开照相机就需要寻找卫星定位的麻烦。其实,这个产品与相机是完全分离的,说白了,SONY GPS-CS1就是一个可以记录定位数据的小型GPS而已,只是在后处理中将这些信息按照时间灌入到数码照片中而已。操作非常简单:野外考察前,先按照标准时间将相机上的时间进行校准,最好精确到秒。而GPS接收器是可自动专门的授时服务器获得精准时间的。这样在拍照的时候,只要GPS-CS1带在身边,那么对应时间的位置就是拍摄的位置。虽然SONY在宣传中宣称,该产品适用于SONY公司的Cybershot数码相机和大部分Handycam数码摄像机,但其实任何相机都是可以用的。于是,我为当时在野外工作的学生配备了这样一个设备,她们都非常喜欢,甚至完成了一些相当复杂的定位任务。她们在继续我曾宣传的用相机书写记叙文的理念。


与相机分离的SONY GPS-CS1定位挂件(该图来自网上,我自己的暂时不在身边)


硬件的淘汰速度真是太快了。许多内置GPS的相机开始大量问世了,由于储存介质和成像介质的革新,相机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极大提高。2010年我在没有经过充分考虑的情况下,购买了当时市场上似乎口碑还不错的三星WB650。然而这次的购机体验,却是让人感觉非常不痛快的。拿到相机,自然还是在网上先学习学习,也费尽了心机才从非官方网站下载了地图,官方网站的链接是错误的!到外面拍摄试机,定位居然需要5-10分钟!拍摄好照片,到电脑上用谷歌地图验证,偏差高达500米!刚开始不相信,以为自己操作有问题,再次拍摄,再次验证,依然如此。再次验证还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照片在相机下载的内置地图中,位置的确是没有问题的,但一到了用谷歌地图看,就发现偏差依然存在。这是三星公司故意为之吗?打电话给其技术支持,几乎与一个外行探讨了数十分钟未果,看来这个三星相机的功能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偏差500米,对野外工作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用途。好在相机的其他功能还是不错的,比如,广角与长焦(15倍光学变焦)、12档的光圈选项(3.2-11.6),还有手动模式、防抖、美颜、智能场景等。算了,就作为一台还算不错的卡片机用着吧,价格其实也差不多。


令人遗憾的卡片GPS相机:三星WB650


虽然购置了这台新相机,但如果有闲暇时间要撰写“记叙文”,我一般也不会考虑用三星WB650,而是继续使用理光Pro G3,因为还是她定位数据可靠。甚至对所有的GPS相机一体机都失去了信心。前几天,朋友送给我一台相机,是CASIO EX-H20G,购买自美国。我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测试了一下机器。一测试不打紧,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定位太准了!而且在内置的加速感应器、方向感应芯片和数码罗盘的帮助下,还能在进入房间后继续传感运动方向和距离,使得在见不到卫星的情况下也能记录下准确的定位信息。嗯,这应该就是我以后的“记叙文”采集器了。


定位准确的GPS相机:CASIO EX-H20G


正好,前几天有人申请课题,申请者让我帮忙推荐一款新的手持GPS终端。我想,不妨先看看带相机功能的GPS吧,应该也发展得是另外一番天地了吧。果然,现在这样的设备还真多!由于手持GPS本来的模样就像PDA,目前又向平板电脑方向发展(有内置windows 7的产品),附带照相功能也几乎成了GPS的默认配置。目前,添加SBAS功能的亚米级GPS,价格也不算贵了,以前可是天价!不过,这显然不是我们大家都用的着的记叙文相机,因为作为我们的记叙文的地点记录需要,10米的定位精度足够了。


内置Windows 7专业版的GPS终端:Trimble Yuma(该图片来自网上)

 

对了,差点忘记说了。其实现在带GPS接受器的智能手机,在默认的条件拍摄照片可能也是有定位信息的。应该说,手机有了A-GPS的帮助,定位速度更快了。即使在室内,或者不开GPS,也可粗略依靠基站的位置而计算出定位信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大家现在都已拥有或者即将拥有一台GPS相机了。不过,我测试过手机拍摄的照片,位置信息非常不准确,这是无法满足野外写作记叙文的要求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697686.html

上一篇:你会盲信专业软件跑出的结果吗?
下一篇:植树造林,并非解决气候变化的万能良方
收藏 IP: 124.77.174.*| 热度|

30 朱晓刚 曹聪 苏德辰 赵美娣 陆俊茜 刘立 刘旭霞 曹建军 杨正瓴 王浩 张忆文 曾泳春 徐耀 徐大彬 武夷山 魏东平 金小伟 庄世宇 李汝资 吉宗祥 徐迎晓 赵婧 刘光银 陈冬生 吕喆 彭真明 蔡庆华 程起群 zhoulangxiucai tun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