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高度警惕小作坊以“药食同源”为嘘头在中小城市推销所谓养生食品

已有 7804 次阅读 2012-3-8 12:02 |个人分类:中医大师思想摘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养生, 食疗, 本草, 药食同源

随着张悟本等媒体包装的假养生大师的把戏被揭穿,大城市对此类骗术的免疫力和打击力度不断提高,一些以养生为幌子进行非法行医诊疗,以向老年人群推销药品、保健品和食品为目的的无良商人逐渐将主阵地转移到了信息相对闭塞、科学素养相对欠缺、辨别能力和打假经验相对不足的中小城市。

 

这些经销商在中小城市设立经营店,店中设立中医坐堂,推销食品养生产品。其宣传手册往往摘录一些中医经典著作中的部分片段,粗浅甚至歪曲解释,表面通俗易懂很有诱惑力,但往往没有科学内涵。这对于老年群体的欺骗性很强,往往会信以为真。

 

这种现象,一是反映了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和对养生、保健的旺盛需求,二是反映了大众,特别是中老年人普遍的鉴别能力不足。

 

殊不知,中医养生理论博大精深,即使专业中医医师也不一定能够正确理解,何况一个完全外行的经商人员。“药食同源”是中医里面的一个理念,表面看很简单,但数千年来并未有人明确说明“药和食究竟同源在什么地方?”。正因如此,至今大多数人还是把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两用本草理解为是“药食同源”,甚至连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的规定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其实不然。

 

此外,对于食疗和养生,似乎听起来简单,但用对确实不易。即使营养学专业的教授学者也不一定能把握清楚。比如前期有专家提倡“一荤一素一菇”的饮食习惯,殊不知荤、素、菇包含多种不同的种类,如猪肉与羊肉不同,有人吃羊肉上火,有人就没事。所以,食疗和养生不是平常人能很快学会的,需要真正学会、领悟中医的专家指导。千万不要相信推销商的说辞,营养学专业教授都不能说对,推销人员根本不可能做到科学指导养生。

 

其实,关于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等问题,担任全国营养食品产业联盟专家委成员、从事中医学研究40多年受聘为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专家、现任北京本草天鸿中医研究院首席专家、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专家终身享受政府津贴的马瀛通研究员,早在2007年就有过专题论述。现将相关材料摘录删减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有不足,请参考马老师原文)。

 

被伪劣产品骗钱事小,把身体吃坏了事大,望花钱买产品吃东西前一定慎之又慎,把住“病从口入”关!

 

可见,以普通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中医和养生原理,是现实极为迫切的需要,意义也十分重大。偌大的食疗、养生阵地,正确舆论和科学知识不主动占据,那么虚假伪劣便有机可乘,肆无忌惮的发展,受害的多是远离我们、身处异地的年迈父母。

 

 

如果看完该文尚不能理解食疗、养生等正确理念时,建议采取以下方法鉴别,避免上当:

 

1、资质审核。如果诊疗,需要提供行医证明;如果卖药品,需要提供药品批号;如果卖保健品,需要提供保健品批号;如果卖食品,需要提供QS等质量标识和厂址、电话等基本信息。注意不要轻信其提供的资格证、批号信息,需要自己从政府网站上查询、核对完全无误之后才能购买。

 

2、媒体审查。对经销商提供的总部电话、网址、书籍进行验证。凡是网站没有实质内容、更新不及时,电话打不通,书籍非正规医药、食品领域出版社出版,此类反常情况应该引起足够警惕。另外可以网络搜索其产品的相关评价和舆论信息,予以帮助鉴别。

 

3、如果上面两种方法都不方便实施,最简单的就是以静制动,先观察半年再说。一般骗人的东西不会长久,经销一段时间后要么因为出现医疗事故等争端、要么因为效果不好等原因被消费者找上门或者工商部门查处,他们一般在遭遇问题后尽快消失,一走了之。所以,千万不要赶早去做试验品,静观后效比较稳妥。

 

 

 

下文摘录自:http://www.chinavalue.net/myt/Column.aspx,有删节。

 

一、药食同源本是“食居前,药居后”,是从食到药、食药分离与食药兼之的中医药发展过程

 

“民以食为天”这一理念,可追溯到传说中的农业鼻祖神农。神农为寻觅与开发食物资源,不惜生命代价,尝遍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日遇72毒,最终确立了丰富的动植物食源,并加以畜养培植来不断扩充。鉴于超越百草范畴的天然物质与百草的“气味”属性,历经实践检验并无异同。因此,才将所验明的百草内及百草外的天然物质统称为本草。从尝百草实践到上升为理性认识改称本草,既是质的飞跃,也是从食到药,食药分离与食药兼之的中医药确立标志。从百草到本草的漫长发展过程,就是一部食居前药居后的药食同源史。本草不仅是把药材从百草拓展到百草以外天然物质的过程,而且还是集食疗、药疗于一身,食药有分有合,成就中医药学以及中医文化走向文明的标志。

 

二、中医依据“气味”理念来调节人体生态平衡

 

祖国医学把人的生命机体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凡“有形”的生理物质属阴,诸如血、肉、骨等;凡“无形”的功能活动属阳,诸如感觉、意识、胃肠消化等。阴主静而阳主动,阴主节制而阳主调动。

饮食物通过胃肠等无形属阳的消化功能与气化变为可吸收的精微物质,再经脾的运化上输心肺,化生为维持生命活动和机体代谢所必需的“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输布全身滋养形体,生成有形属阴的血液、肉、骨等生理物质。生理物质反过来又能供养和支持无形属阳的功能活动。

这种转化与消长虽在不停地进行,但在所食之物适宜与外在环境又无异常的情况下,反映阴阳的各方始终都本能地维护着机体的相对平衡与和谐,即健康与相对健康。一旦这种本能的平衡与和谐状态被打破,人就生病。疾病,就是人机体的阴阳相对失去平衡与和谐状态的反映。

1.中医的“气()味”是原生态地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从百草到本草,既是本草升华到“气()味”的认识过程,也是以机体外在原生态物质的“气()味”来调节机体内在阴阳偏性的实践,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黄帝内经》奠定理性认识来源的过程。

所谓“气()味”,是“气”与“味”的合称,是中医对本草共性与功能的本质认识。凡反映本草“无形”属性的热、温、寒、微寒(凉),统称为“气”,具体分为“四气”。凡反映本草“有形”属性的辛、甘、酸、苦、咸,统称为“味”,具体分“五味”。味不显著的淡归入甘。

“气味”是缜密而严谨的表述,“性味”是易于理解的通俗表述。

2.中医以五脏与五味的相宜不宜所恶与禁忌来规范药食

祖国医学认为,后天之精的产生源于所食的五味,并储藏于五脏:心、肝、脾、肺、肾。所食之味一旦不宜,五脏就会相应受损。体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也是事关体内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医学,其从数千年实践与实证所得出的理性认识是:

心主脉宜食酸、恶热,苦入心,心患病宜食苦,而过食苦将致脾气过燥不濡润,使胃气雍滞;

肝主筋(肌腱等)宜食甘、恶风,酸入肝,肝患病宜食酸,而过食酸将使肝气淫溢且亢盛,导致脾气受损乃至衰竭;

脾主肉宜食咸、恶湿,甘入脾,脾患病宜食甜,而过食甜将致滞使肉壅满、心气满闷,气逆作喘,颜面发黑,肾气失衡;

肺主皮宜食苦、恶寒,辛入肺,肺患病宜食辛,而过食辛将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受损;

肾主骨宜食辛,咸入肾,肾患病宜食咸、恶燥,而过食咸将使骨骼受损、肌肉短缩、心气抑郁。

五脏患病对五味各有禁忌:心病禁忌咸,肝病禁忌辛,脾病禁忌酸,肺病禁忌苦,肾病禁忌甘。

3.中医的“气()味”相宜与生命的基本物质--“精”

从天、地、人三者来说,中医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四气”生于天为阳,“五味”成于地为阴。

相对人体的功能属阳而言,有形的饮食物则属阴,故常以“味”来泛指饮食物。“味”是滋养形体的物质基础,而滋养形体又须依赖气化功能,功能由精产生,精又由生化所成。须知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构成人体的那部分称“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它是生殖的基本物质;维持生命活动和机体代谢的那部分称“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它是由不断摄入的饮食物经气化与生化而生成。精是生命的基础,精足抗病能力强、生命力旺盛,精虚抗病力差、生命力衰弱。地产养形,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天产养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若所食之物“气()味”与机体所需不相宜,就利小弊大,损伤形体;若机能活动太过,就耗伤精气而致功能受损。

4. 中医的“气()味”交错复杂功能各异之博大

相对本草的“气味阴阳”来说,寒、凉为天地之阴,温、热为天地之阳;味厚为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厚为阳,气薄为阳中之阴;辛能散,甘能缓,淡能渗湿,均为阳;阳气出上窍,多指功能,诸如,呼吸及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酸能收,苦能坚、燥、泄,咸能软坚而润下,均为阴;浊阴出下窍,此“浊阴”指大小便;升、浮为阳,沉、降为阴;升是上升,浮是发散上行,升浮的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是泻利下行,降,是下降,沉降的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五味”之中又各有“四气”,如辛味中,有生石膏的性寒,肉桂、附子的性热,半夏的性温,薄荷的性微寒。

本草不仅各有各的“气()味”,且“气”与“味”又交错复杂。“气()味”不同其作用各异,总的来说,不同本草因所具的“气()味”不同,相应的升降浮沉等作用及其强度也大不一样。因此,务必要依据本草的“气味”来正确使用与综合运用。气寒的本草,“味”不同作用不同。如气寒的黄连味苦,能清热燥湿,气寒的浮萍味辛,能疏解表热。“气”不同作用也不同,如味甘的胡桃肉气温,能温肾补气;味甘的栝楼气寒,能清热化痰。

5. 中医关于毒的涵义与食品普遍存在问题

本草还分别被明确地赋予了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之义。毒的意义,一是指特性与功能显著对立的两端,如干姜的气热与黄芩的气寒,升麻的升提与苏子的降气,都是以一端祛对立一端的邪来扶正;二是指显著的副作用,如常山能治疟疾,但有引发呕吐的副作用;三是指含有剧毒成分,如轻粉、藤黄、巴豆等,只要使用恰当就能起祛邪扶正的佳效,否则,就会中毒。故在使用时须严格掌握,以防中毒,而无毒是指气味性平的本草。

中医指的所谓“大毒”与西医指的大毒在概念上有近似之处,这些数量极少的本草在西医是绝对严禁使用,而在中医却是用之“以毒来攻毒”,须知这是我们的先祖以生命代价换来的珍贵实证经验与理性认识;中医指的所谓“常毒”,既包括西医已检测出内含有毒成分的部分本草,也包括西医未发现有毒成分而属性为大寒大热的本草;中医所指的“小毒”,是指西医未发现任何有毒成分而属性为温与微寒的本草。

中医所指的毒,是指非正确使用本草对人体所造成伤害程度大小而言的概念;中医指的所谓“无毒”,是指属性为性平的本草。

甘蔗的气微寒、味甘,加工成糖后而气变温,色赤的入血,色白的入气,多食白砂糖就会使肉壅满,热壅上隔、损齿。在食品加工及饮料生产中,不适宜地加入白砂糖,不仅将影响其它原料的气味功能,而且常食后还会使阴受损,尤其是在以药食两用本草为原料制作食品时就更是这样。可见,那种仅为了遮掩其它原料口感的不适,而以随意添加白砂糖来调剂饮食制品味道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然而,此问题在食品工业中却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消费量庞大的饮料生产中就更是这样。另外,在食品中随意添加各种营养元素补充剂而实际并非能有营养效果的食品安全内涵问题,已到了再不可小视的地步,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6.中医的本草各自归经是各自直达病变部位的通道

本草的归经是我们的祖先历经长期观察,研究本草的功效与脏腑经脉的关系,并结合五色五味及五行所属所总结出的理论。

中医把机体各部分间,以及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脏为中心归属为五大运动不息的类;每一类的运行都是在相生之中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寓有相生。只要其中有一类亢盛就有损害健康作用,而另一类随即就会来对其制约,有这种制约才有化生之机,可见,相生相克是维持机体本能相对平衡所不可缺的条件。

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与五味五行综合起来,即有:色青,味酸,属木,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色赤,味苦,属火,入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色黄,味甘,属土,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色白,味辛,属金,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色黑,味咸,属水,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这只能说是一般遵循的规律,特殊例外的也非少见。一种本草能归入两经或数经的,表明它的功能范围大,诸如杏仁入肺、大肠,可治疗肺经的咳嗽、大肠的大便燥结;泽泻入脾、胃、肾、膀胱,这四经有水湿病,常用泽泻治疗。

 

三、药食同源揭示的防病、养生和正确的饮食习惯

 

 1、“药食同源”的认识误区—同源在药食两用

中国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的口头禅——“是药三分毒”,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那么,与之同时流传下来的“药食同源”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药食同源”这一结论在之前没有人从理性上做出明确的诠释。正因如此,至今还是都把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两用本草理解为是“药食同源”,也有人理解为是“药与食物相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的规定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所以现普遍认为:只要本草是药食两用,就可随意当食用。对此,另一种普遍认识是:凡可称之药的本草就不能随便食用,因为“是药三分毒”。

面对如此一对截然相反,而又基本都为共识的两句民间流传名言,人们常常是各执一词、各道其理。究竟孰是孰非?本文将对“药食同源”这一从未有诠释的问题给出答案。

笔者认为,若是把药食两用本草的“两用”完全视为等同,并认为这就是药食同源,从而不讲适宜条件地随意当作原料来加工成各种食品,对此必须明确地加以否定,并指出这是极其有害的。一种本草虽可药食两用,但却勿忘它是否具有偏性的问题。一旦所食之物“气味”不宜,其偏性就会成为致病因素或使身体已有不适加重。因此,对药食两用本草务必要在熟悉此问题的专业人员指导下,按中医的“气味”及其量性规定来合理使用。否则,扭曲的药食同源理念,就会爆出本不应出的问题。诚然,若能使用适宜,这对食品工业来说,无疑等于是又开辟了新的原料源,增加了新品种,从而使食品工业发展天地更加开阔。

药食两用本草理性而准确地使用,是创高品质食品的前提。虽说所制食品的品质确属安全,但食用却并非人人都适宜,对不适宜者就存在食用安全问题。

 

2、药食同源于“气味”是数千年食药经验的理性升华

药食两用本草的确定,来源于我们祖先数以千年计的食药两用实践经验。在炎黄子孙开发食物寻觅健康的漫长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不仅可以解渴充饥、扶正固本,而且还可以解“毒”、排“毒”、治病。这种以食物祛病除疾的尝试,有据可查的历史就有4500多年。足见以食物来养生、治病的经验,早在古代就已相当成熟并受到特殊地重视。

公元前的丰富食疗与医疗实践经验,奠定了《黄帝内经》提出以预防为主、防胜于治理念的基础,诸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医所指的“治未病”,是把疾病的产生祛除于“苗头”,而“苗头”又恰是现代医学科技手段无法检测和验证的问题,一旦能检测出问题,那已是中医所言的“治已病”了。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的一个区别之处。

 

3、药食同源于“气味”揭示的病从口入与养生奥秘

药食同源于气味,不等于药与食相同或同功,否则,就不会有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血的教训。药食同源中的“药食”,指的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本草,“同源”指的是它们同源于“气味”。

本草的“气味”既指药用也指食用,因此,完全可以明确规范出不同体质人群,对所食之物是否适宜的选择依据,从而揭示病从口入与养生的奥秘。

毫不夸张地说,药食同源于“气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成就必将成为开创因人而异、动态调节人体生态平衡的调节“营养”学奠基石。因此,根据中医“气味”及相应适宜人群,来开发药食两用本草食品,作为日常防病、调养、养生的重要途径,既是人类现代和未来养生保健的需求,也是食品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4、药食同源于“气味”酝酿着一场现代食文化革命

所谓治病,实质是以本草的“气味”之偏,或说是以食或药的“气味”之偏,来纠机体的内在之偏。因此,本草就有了食疗与药疗之分。食药两用本草的“气味”偏性,有大有小,也有平性;同样,只可药用的本草“气味”偏性,也有大小及平性。仅凭“气味”的偏性大小,来区分本草是食还是药,无疑,是不适宜的。

凡药食两用本草,无论是食用还是药用,其作用相同。无论是以一种还是以若干种食药两用本草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只要“气味”有偏性,就只能适宜纠偏的特定人群,否则就是害,即不仅有损健康而且还有可能导致自身机体本能的稳定平衡与协调被打破,酿成发病条件或据此而致病。因此,根据自身体质所处状况来选择“气味”适宜的饮食物或药食两用本草,是攸关健康与安全饮食的极为重要一项。如果把饮食品在以“气味”分类的同时,人们也能准确地知道适宜自己“气味”的饮食品,那就必将使人们从中医的“气味”理念认识到饮食物的“药性化”特征,从而引发一场食品安全与安全饮食的现代食文化革命。

 

5、药食同源于“气味”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独特优势

中医以“气味”概括了药与食的整体属性。一些天然食物虽被现代医学认定为营养价值高,但若与体质所需不适宜,食后也是害。现代医学所认定的营养元素与功效,只不过是对中医“味”内涵中部分滋补功效做出的有限证实,与“气味”所反映的饮食物整体作用决不可同日而语。

“气味”既是本草产生的本源与实证了的属性,也是因人而异选择适宜饮食物的根据。鉴于现代医学至今对“气味”的认识仍是一片空白,因此,以所含营养元素来倡导的饮食配餐“一荤一素一菇”,虽在西医及西方营养学看来,已是饮食结构合理的最佳搭配,但仍不可取。配置“一荤一素一菇”的品种不同或量的不同,最终导致的配餐“气味”也不同,当然,适宜的人群也大不一样。一旦不适宜,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还将产生副作用。这就要求从事食品研发与生产的科技人员及经营者,务必要与通晓中医“气味”的专家加强合作,增加这方面的科技投入与实验,尽力做到食品“气味”的无偏性,以满足全体消费者而不是特定消费者。

凡“气味”有偏性的食品,必是只适宜部分相应特定人群,因此,在中医相关知识未普及而难以做到正确选择时,为避免单一食物“气味”偏性大对人体的伤害,自古民间就流传着不吃偏食吃杂食之说。这是因为不同食物的偏性与偏性大小各异,若将其混合为杂食,就等于大幅减弱了“气味”偏性对人体的伤害,显然,这是一种趋近于科学饮食的经验及有效方法。

鉴于不同食物“气味”的偏性与偏性程度难以把握,所以,杂食仍有一定的弱偏性就在所难免。受这种弱偏性的久积增大影响而致病,则是出于无奈。因此,才又有“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之说。可见,普及相关知识,根据自身体质所需而准确地把握所食之物“气味”,是从饮食物入手进行日常防病保健的关键一环。

从日常饮食入手,把住入口的饮食物“气味”一定要相宜,即以饮食来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是养生与“治未病”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理论来源于实践,《黄帝内经》的诸多论述,都为养生、食疗及其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医以人为主体,以饮食物“气味”来治未病,这既是中医产生本源所独具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吴仪,2004),同时也是在相关问题上,与现代医学及营养学的根本差异。

须指出的是,为了养生保健与食疗目的,历代以不同食料或药食两用本草制作的食膳、药膳不计其数,其色香味虽都俱佳,但因其“气味”差异而只能是适宜特定人群。

 

6、药食同源于“气味”旨在补其所需泄其多余

中医从所食之物“气味”要与人相宜出发,来严防“病从口入”,始终是指导合理膳食,透视健康的根据。这种以防为主、防胜于治的医疗理念,尽管产生在两千多年前,但却一直熠熠生辉。这种以所食之物“气味”要相宜,来增强机体对所需物质的吸收与多余物质的排泄,即以扶正是为祛邪和祛邪是为扶正来维系机体本能的平衡与协调,从而达到防治与储蓄健康双赢的目的。

中医旨在祛邪而不是抗邪,更不是消灭邪。祛邪与补虚都是为扶正,机体功能的增强,又有助泄其多余。所谓补,决不是无的放矢的补,否则,就将起相反效果。可见饮食物“气味”与人相宜的理念,不仅是现代医学相关领域而且也是现代营养学的前沿研究课题。因此,挖掘、开发中医药宝库,走“气味”创新食品,以科技为导向而不是以“金钱”为导向,是确保安全饮食与健康,科学指导饮食与防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建议在医疗系统增设防病、保健功能,这是实施“治未病”,势在必行的大问题。

 

四、“食补”无法代替“药补”,需因人而异,具体分析

 

1、“气味”(性味)是天然药物与食物的本质属性

“气味”(性味)是天然药物与食物的本质属性。一种天然食物虽含现代科学所认定的若干营养成分,但含同质同量营养成分的食物并非就是同一物质。各种食物的区别也决不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所测定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为依据。天然的食或药都是以中医定义的“气味”相宜来补人机体之所需而泻其多余,从而增强人体对所缺营养成分的吸收与多余成分及废物的排泄。所谓“排毒养颜”,只说对了一定前提下的一半。若没有适宜的滋养,单纯的排毒,是养不了颜的。只有在补充了所需的同时又泻了多余(即“毒”之内涵),才能养生、养颜。

囿于现代西药学及营养学所称之营养成分的物质,既可用现代科技手段人工合成,也可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萃取,故又有人造或半人造营养物质之分。近年来,有学者不仅称天然的本草及食物是“神造的”,而且还称“人造的”永远替代不了“神造的”。这既是现代人在高科技条件下,历经反思与再认识得出的答案,也是对中医“气味”内涵最直接、最突出与最形象的实质性表述。

 

2、西药的“是药三分毒”与中医的“气味不宜三分毒”

本草被明确地分别赋予了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之义,毒的意义是专指攻邪。两千多年前,在《黄帝内经·素问篇·脏气法时论》中就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其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中医以毒药攻逐祛邪,以粮食充养,以水果助其养,以肉类益其养,以蔬菜充其养。其主食就是主食,副食就是副食,主食五谷是泛指粮食,其构成全是种子;任何主食与此不相符的饮食模式,都是有害的。以所食之物“气味”与人体的平衡、协调不相宜,就可以解读“毒”的内涵。因此,依本草的“气味”来正确地使用与综合运用本草,是祛病与养生的关键。

汉代医圣张仲景据此明确地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继之,唐代药王孙思邈又做出进一步的明断:“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并强调:“安身体,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到了明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又十分形象地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可见,人的所食之物不管是食用还是药食两用,都要与自身机体的阴阳平衡与协调所需相适宜。若不适宜,即使是食物也存在三分毒的问题。

药食两用本草尽管是两用,但因“气味”不同、偏性各异,并非皆人适宜。因此,所食之物,务必要因人而宜,否则,就与身为害,害则成疾,乃至不足以生存。可见,所食之物攸关人之命脉,其实质也是数千年反复验证了的病从口入的实质内涵。

病从口入,其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现代医学通常用之强调注重食品卫生及个人卫生,而中医在未知致病菌前的本意,不仅是指要注重外在卫生,更重要的是指务必要根据自身体质所处的偏性状态或平衡状态,来选择“气味”适宜的饮食物。现在看来,在保证卫生条件的基础上,被人们忽视了的恰恰是所食之物的本质属性——“气味”,这一事关致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关键环节。

若把“是药三分毒”的警句,改作“气味”不宜三分毒,那就更能阐明中医“气味”的科学内涵,更能如实反映病从口入成因的实质。只要所食之物“气味”与量适宜,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与体有益而无任何副作用。当然,若所食之物“气味”与量不适宜,也产生副作用。

中医的药因是药食同源,所以,只要病证相符,就不存在“是药三分毒”的问题。然而,现代医学因其药与食的不同源性,因此,即使是在谨遵医嘱条件下,所服之药也依然存在“是药三分毒”的问题。这也是中西医的差异之一。

 

3、药食同源理应该食补就食补该药补就药补

食用“气味”与机体适宜的食物或药食两用本草,既是最好的食物也是最好的药。对中医而言,所谓的“药补不如食补”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的,当需要药补时,食补就不如药补。“补”是对人之所虚或偏的一种调节。因此,根据需要,该食补就食补,该药补就药补。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理解了药食同源于“气味”的真正本意。

药食同源是中医独具的一大特征。然而,近年来,模仿西方国家保健食品,以人工合成或萃取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功能因子等为原料,制成了不少保健食品及饮料。食用添加这些营养成分制品而中毒的相关报道,在国内外都并不鲜见。这种把药食本不同源的西药中的化学合成营养元素,同源地作为成分添加到食品中来,一是将给人带来西药的药源性副作用问题,久而久之,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将显现,因此,务必不要盲目地模仿西方做法;二是人体缺什么就直接补什么,虽在初始时会有一定效果,但时间一长,就将减弱人体机能从饮食中吸收所缺营养成分的能力,就会造成对补充所缺营养成分的依赖,进一步降低对所缺营养成分的吸收功能。若不再直接供给或加量补充,就将导致进一步的缺乏。这与祖国医学调整改善人机体功能,调动自身对所缺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从而变缺为不缺是根本不同的。

 

五、“病从口入”的真正含义是饮食习惯

 

在人们憧憬着尽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成果的构和谐社会新时代,关注健康、注重健康,已成为全社会普遍追逐的一个目标。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后,过去的一些非常见病不但已成常见病而且还呈低龄化态势,人们期盼的健康与长寿水平并未与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怎么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儿童与青少年怎么才能茁壮成长?中老年怎么养生保健才能延年益寿?健康问题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除心理、自然季节气候、环境污染、卫生条件,以及生活有无规律等外,另一尤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饮食。对此,现代医学专家把病因归结为是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不少人改善了膳食结构,但健康状况却改观不大。天天都要吃喝,不少病是自己吃出来喝出来的,因此,从吃什么喝什么入手,来探讨防病乃至治病、保健与增寿,必是人人都渴望求知的热点与焦点的民生问题。

近期,一名畅销书《无毒一身轻》的台湾作者林光常,据相关报道是美国环球大学东方医学研究所博士,只因提出了若干具体喝牛奶有害的问题,而受到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15位营养学、食品学和预防医学领域的专家,联合在卫生部网上发表文章,出“重拳”驳斥其“牛奶有害论”,倡导健康宣教应当尊重科学与事实。文章认为:喝牛奶有害的说法“根本不可能出自一位‘博士’之口。即使是营养学的外行,也不能对这样简单的问题做出如此错误的答案”。

笔者认为,如果喝牛奶有害是指特定部分人群,那么就是数千年前早已被我们的祖先证实过的结论。这个问题提的好,最起码是明确表明了,饮用牛奶并非是人人皆宜的客观事实,身边活生生实例的验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此若是加以否认,那就只能说是掩耳盗铃。所以,笔者对15位报刊上称之权威的专家所做出的全盘否定,不仅不敢苟同,恐怕连那些一饮鲜牛奶就会有副作用产生的人,也不会随声附和。

应该承认:有的喝牛奶有益健康,有的喝牛奶就不益健康。若完全仅凭现代科技术水平对牛奶营养成分的认识,就来简单而绝对地下否定结论,这也不符合饮用牛奶而产生了不同效果的实际。祖国医学认为牛奶味甘而微寒,对体质偏寒性者来说,饮用鲜牛奶就不适宜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反映在饮用牛奶上,对食用各种肉类、饮料、菌类、蔬菜和水果等食品来说,同样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要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还得根据我国数千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药食同源理念,来深层探寻其同源的本质在哪儿,只有揭示出同源于何处,才可以说是揭示出了药食同源的本质,才能把此问题回答清楚、说明白。可以感受到,中医既是一门以实践出真知并探素真知的科学,也是一门与人们日常饮食及养生息息相关的科学。

药食同源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发扬中医的独特优势,既是提高全民体质、造福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从内涵上,指导制作健康食品与指导科学饮食的根本途径,这才是食品安全的完整表述

然而,面对市场丰富的食品,究竟选择吃什么喝什么?标有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卵磷脂、功能因子等成分的食品,是否就可作为选购的依据或标准?只要对周边的人稍加调查,便知以此为参考选购食物,大多数人都已习惯这样做了,只是效果不尽人意,有的还抱怨产生了副作用。不少的实例表明:这些营养元素不但重要而且还非常重要,只有在以纯天然的食物方式摄入,而不是以营养补充剂摄入,这些营养元素才能真正发挥营养与健康作用。人造的添加营养元素,不仅远不及食物中的天然营养元素,而且其副作用还将累积显现,即使是从天然动植物中萃取的营养元素,其作用也远不及天然动植物中内含的那样有益健康。据此,现被称之最著名的营养学家,才又提出了大力倡导“一荤一素一菇”的饮食配餐,但其效果仍不尽人意,仍有不少人产生了副作用,这是因为药食不同源的现代医学所认为的食品结构合理,只不过是从其所能认识到的部分营养成分而非整体所进行的断言,因此,远还没有达到药食同源的中医,历经漫长的实践与实症所升华到的理性认识水平。

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因喝纯鲜牛奶而发生腹痛、泻肚,若伴之吃些羊肉就无此症状。反之,有人吃羊肉就感到口渴、烦躁,乃至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若伴之多吃些苦瓜或喝杯纯鲜牛奶,此症状也不会发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不仅堪称现代医学的西医至今尚未能给出答案,而只能以对某种食物的过敏来搪塞;令中华儿女汗颜的是,就连本可立即做出回答的中医,现也已被西医化得找不着北。

两千多年前,在根本不具备现代技术条件,把中医所指的精微物质,能部分剖析到现称之营养元素的水平时,中医就以药食同源的理念指出了所食之物相宜,须因人而异的道理。药食同源的本质,不仅是养生保健的关键、食品安全的深层内涵,也是步入以食来防病、养生保健的根据。药食同源的本质、内涵与广延,不仅是部分中医精华的微缩,而且还是识别天然药物、食物属性的关键。

 

六、营养的“误区”与“本质”

 

1、营养的标志是对健康有益而无害--所食之物“气味”相宜

天然食品及其加工后的食品所具基本功能,无疑,就是对人体有一定营养作用。药食同源于“气味”揭示的病从口入奥秘,从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所食之物“气味”相宜,有调节机体平衡协调或增强稳定平衡协调能力的作用,其实这也是一种诠释所食之物在“气味”相宜条件下,有益无害健康的营养作用。

就营养而言,若所食之物“气味”与“体质”所处状况不相宜,那么,即使所食之物营养素含量再高再丰富,也是弊大而利小。

然而,在不知晓药食同源于“气味”,即未把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药食实践,在升华为“气味”的理性认识之前,人们几乎都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对食物成分的有限认识,一致地误认为:凡含营养素丰富或添加了若干营养素的食品,才最有益健康。为追求健康、保健与防病,所以才出现了众多人群,天天以高营养素含量饮食为主,或拿“营养保健药”当饭吃,似乎每餐都需多吃些肉蛋奶或保健品,否则,营养就要缺乏,健康就要受损。

应该承认,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面对这种不加区别不同“体质”,而仅凭现代医学、营养学所检测出的食物营养素含量是否丰富,来选择食品的现实,实际已成为近十几年来人们追求健康普遍存在而又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是导致相当一部分人,非但没吃喝出健康,反而还吃喝出病来的一个主要成因,同时,也是过去一些非常见病演变为现常见病,且还呈低龄化扩大态势的一个重要成因。现代医学、营养学的大量调查与分析,也都反映出了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无论是不足还是过剩,都会对健康造成伤害的事实。

祖国医学认为,要保持人体的健康,就要持续地维系人体自身本能的阴阳平衡与协调,而日常的饮食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所有饮食物“气味”的归经及其属性的异同,导致食物的营养作用,对不同“体质”的人来说也大不相同。一种食物对一些人有完全的营养作用,但对另一些人却可能只有部分的营养作用,甚至有可能是副作用,乃至是致病因素。因此,在了解与认识食物“气味”并转入理性饮食的条件下,要求所有食品像药品一样,标明其适宜人群范围及适宜用量,必将是对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的要求趋势,因为这是攸关食用健康的一个国计民生问题。

 所谓营养,《辞海》定义为: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的整个过程的统称,亦用以表示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有机体从外界吸取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作用;英国的《朗曼当代英文字典》,对营养(nutrition)的第二种解释是,科学研究人体怎样利用食物(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ow food is used  by the body),而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医药,非但在数千年前就早已指出了人体怎样利用食物,而且还指出了其在一定条件下,既是病从口入的成因,也是食疗及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祖国医学来说,营养的实质是指“营”与“养”两方面的内容。“营”是指摄取的食物,经消化与吸收而用来维持生命活动;而“养”则是指其中那些既能对机体的阴阳平衡与协调,起调节或强化作用的物质,即起“养”功能的物质。可见,中医的“营”,即是指由食物化生成的精微物质,再经气化而生成人体所能吸收的水谷之精。然而,由不同食物化生与气化而成的水谷之精,其内涵也不同,而“养”则是指其中能起补益、滋养与调节脏腑功能的那部分水谷之精。

因此,营养的实质,从祖国医学来看,决不是泛指食物所含营养元素是否丰富,而是指因人而异所食之物中的那些,既能使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充足,又能使机体平衡与协调得以调节的相宜“气味”。

若所食之物的原料,因土地肥力递减,或久施化肥之因,而使食物中所含的若干营养元素缺乏或不足,那么,其解决办法理应是通过改良土地肥力及肥料来改善,而不应是直接在食物中添加所缺或不足的人造营养元素。否则,时间一久,人体吸收所缺物质的功能就要弱化并影响到其他功能,就会酿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任何非原生态的所谓强化食品,暂时的医用可以,长期的用之代食,其副作用的累积,必对人体脏器产生器质性病变。

 

2、健康的前提---饮食物“气味”相宜 量适宜

阴阳互根与互为条件的消长,是生命机能总称的“正气”作用之果。正气主要是由肺吸入的外在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化生的内在精微之气结合,所生成的后天之气。只要所食之物“气味”适宜,量充足且又不过地满足着化生气、血与营、卫所需的物质基础,就能正气充实于内,抵御外邪的侵犯,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气之所以能侵犯人体,必定是正气先有虚弱的缘故,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可见,正气的变化状况基本反映着人机体的健康、亚健康及患病状态。

 

 3、营养元素含量不是判别所食之物有益健康的标志

若仅把现代医学、营养学,从食物中所能检测到的营养元素称之营养物质,那也只不过是中医“营”的概念,及其所指精微物质的一部分。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所服用或滴注的任何营养元素类药物,都与所食之物不可相比。只要病人能自己进食,所食之物“气味”又相宜,其营养作用就必胜过所服用或滴注的任何营养类药物。若西医检测出一个机体缺乏某营养元素时,若营养元素是人造而非来自纯天然时,那就更远不如相应适宜的食物。

须强调的是,中医指的所食之物“气味”是否与个体所需相宜,不仅直接关系着精微物质是否来源于适宜食物,而且还决定着是否有养的功能。因此,所食之物“气味”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就尤为重要。不少患者就是因所食之物“气味”相反而使病情恶化,但现代医学却几乎没有人从患者所食之物是否适宜来找原因,因为西医没有“气味”这样的基础理论来诠释,而有的也仅仅是局限在营养元素及其含量的多少上。仅从此问题来看,病重期间因饮食物不宜而使病情恶化甚至丧命的也决不在少数。这是西医不认识中医,不能分享数千年中医文化带给人类文明成果的悲哀!这也是中医为什么要对患者叮嘱,治疗期间须禁吃什么喝什么的原因。当然,这也是祖国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区别之一。

中医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只要人的机体功能运转正常,就完全能从适宜食物中摄取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见,改善与增强体质,理应关注的是:一要调节人体自身消化、吸收与传化功能;二要根据机体状况补之所需泄之多余。因此,决不能弃功能与人体之所需于不顾,更不能直接以补充其所需营养元素来取代自身的吸收功能。因为这样做,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机体功能弱化而需加以改善的实质性问题。

现代医学、营养学认为,饮食品中所含的营养元素越丰富,就越有益于人体健康,所以据此研发并生产出各种营养补品。若缺什么营养元素就补什么营养元素,自身的相应消化、吸收与利用功能,久而久之,就必将更加弱化,并形成对直接补充某营养元素的依赖,最后导致逐步失去原本应有的功能作用。正因如此,才在相当一部分人群,尤其是在老人与儿童中,出现了因常服营养保健品而使消化、吸收功能不断弱化,有的甚至发生厌食与进食困难,最终导致了与初衷截然相反的结果。诸如,“21位金维他”,以及所谓花一样的钱补五样的“黄金搭档”,以及“脑白金”等等。

 中医通过以适宜本草的“气味”来补益所需、泄其多余,目的是以调节来增强人体的功能,恢复自身对摄取食物的消化能力、吸收能力与利用能力,从而改善人体所缺营养为不缺。人在自身功能运转正常的条件下,始终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的内在交换与此消彼长的不断更替,以滋养全身保养正气。

可见,中医的营养观与现代医学、营养学的营养观,不仅不同而且还是与之理念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若把西医的营养涵义生搬硬套到中医来,那就是一种曲解。因为中医的营与养,是以补益、滋养和调节来求得更好的生养。

中医认为形体的滋养全靠食物,即食物经化生作用产生精,再经气化作用滋养形体;若“营”不足或多余,以及“养”失衡,形体就要受损,形体的变衰又易遭邪气侵害;若功能活动太过,精气就要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功能也可因营养的失衡而受损。

正常的人体功能,不仅与体内各方面因素有关而且与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关。人机体内部状况与外界条件总是在不停地变化,而人就是靠自身与生具有的“升降出入”动态合理调节,维系着机体的健康。因此,以合理的膳食来确保所需的足够营养,就可“固本”以来维护机体的合理调节,增强抵御致病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免疫力。所谓合理的膳食,即根据个人“体质”所处状态来及时选择“气味”相宜的饮食物及量。

 

4、食品问题宁愿杞人忧天也决不能亡羊补牢

饮食物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药食同源类与非药食同源类。药食同源类以“气味”划分,将食品分为有偏性与无偏性两种,所有全纯天然与加入添加剂的准天然食品都囊括在其中。无偏性食品又划分专门脏器的营养补充型、全营养补充型与全营养补充双向调节型。

以饮料为例,除矿泉水、纯净水外,有偏性的营养饮料,几乎占绝大多数或称基本是全部,如王老吉、邓老凉茶、杏仁露露、核桃露、和其正、各种果汁饮料、各种鲜牛奶,咖啡饮料、各种冰红茶、茶饮料、椰汁饮料、植物饮料,以及现已上市的药食同源类各种饮料。鉴于这些饮料的偏性不同而适宜的人群也就大不相同,只要不适宜就对健康有损。

凡以人造食用物质作为水溶液主体的饮料,即非药食同源类饮料,无一不都潜存着药源性副作用的问题,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对人体形成从隐性到显性的危害,那就筑成了普遍影响人口体质的大问题。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攸关饮用安全,涉及人人健康的大问题。笔者对此深为担心,宁愿这是杞人忧天,也决不能到头来去亡羊补牢。这种以非天然可食用物质或以人造营养素,与水、白砂糖、添加剂等制成的饮料,如可口可乐、雪碧、百事可乐、红牛、脉动、体饮,等等。

然而,根据药食同源于“气味”的理念,遵循阴阳对应、气味对应与归经五脏的原理,鉴于五脏与六腑又是表里关系,故一定能研制出无偏性、全营养的双向调节型的方剂饮料。只有这样的饮料,才是突破传统配伍的创新型健康饮料,才是代表现代与未来饮料发展方向,使国人和世界都感悟到:中医食文化对健康与治未病的独特魅力。只有这样的饮料,才是男女老幼,各种体质皆宜的饮料,才是“固本”和增强免疫力的饮料,才是克服所有饮料具有冲淡胃液和高糖易蛀齿之弊端,才是超越所有饮料只解渴而不止渴共性问题的独特饮料,才是补人体之不足而又泄其多余,使人机体表里全得以调节的饮料。只有这样的饮料才能使世人通过切身体验而悟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以及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545380.html

上一篇:围观:中国需要公共利益科学中心;普京的支持者特征
下一篇:人口政策应该重视“真正人口学家”的建议
收藏 IP: 1.202.200.*| 热度|

2 许浚远 宋敦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