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技术性动议:小升初如何进行数学方面的精英级选拔考试

已有 4705 次阅读 2016-5-10 17:31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小升初, 奥数

技术性动议:小升初如何进行数学方面的精英级选拔考试


王永晖


以往博文:技术性酝酿:小升初考试进行改革的杠杆支撑点


这里继续探讨一下,仅仅针对数学,也仅仅针对精英级选拔,我的观点是,不必再退回到以前所有小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小升初考试,而仅仅是精英班级或精英学校的入学,需要一个统一的考试,至少是初试,复试和终试可以下放给每个具体承办学校。


首先,我们需要分清楚数学考试的范围,大纲必须告诉给全社会,公开选拔,公开大纲。考试分为两部分:


一、计算题. 计算题的量可以大一些,很多著名数学家的算功在传记上都有记载,计算,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一环,现在开始有脑科学研究的实验表明,计算-这种低级数学功能,跟高级数学功能-推理证明,在大脑区域上是有相当大的关联性的。


脑科学也支持了,为什么小学低年级阶段,有些孩子是靠推理这种数学思维来进行计算的,有些孩子是靠记忆来计算的,后者的计算明显会更快一些,也更容易获得小学教师的青睐,不过呢,那些靠推理来计算的孩子,只要坚持练习不放弃,很可能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开始胜出。


所以,我们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对孩子们进行计算能力的测试,是合适的,并且我的同事李克正认为,计算的可靠性,这种能力,恐怕只能在小学阶段练,过了这个阶段再练,可能就迟了。


数学,谁都会出错,关键是错了之后,自己能够发现错误,小孩子们不仅仅要练习计算,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还要锻炼这种自己发现错误的能力,这是李克正老师的教学观点,我帮他归纳了一下,深有同感。


不光是可靠性,还有对于数字的直觉,我们现在让小教室孩子们进行计算的时候,都是先猜后算,称之为猜算,孩子们的猜算误差率能够在3%以内,有时候甚至达到1%之内。


我们的孩子马上就大了,我把这些想法找年青人编为程序,赶紧给孩子们再用上,因为有些想法,似乎必须利用计算机才能更好的实现(Iphone, Ipad)。


另外一个测试,则可以是速算题和巧算题,包括24点计算,也是可以考速度。高年级阶段,纳入应用题也未尝不可,锻炼的是代数数觉(方程解法)和图形推理能力(算术解法)。


二、面试题


计算题的量可以大一些,但是证明题,我自己觉得证明题就不要追求速度了,现在小升初点招考试的数学卷子,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题量很大,卷子里面那些奥数级别的题目,其实就相当于证明题了,在这方面把学生们训练成熟练工,我内心上真的不能认同。


中学的理由很简单,在中国这么大人口中要选拔出学生,只能靠题量大,孩子们要把奥数教程上的题目基本做完(或者在培训机构,把应试的针对范围适当缩小,因为培训机构跟学校都有暗地里的挂钩),并且要训练出做题速度,因为中学这些老师们,没有能力出新题,旧题去考,只能靠题量大。


李克正的观点是,精英数学考试,考试题一定要是学生们以前没有见过的,题量就可以出的很小,让孩子们现场思考,这样就给出题人很大难度,为什么小升初那些坑班和点招,搞得怨声很大,就是学术水平难以服众,他们没有能力出这样级别的题目,也就无法挑出真正聪明,真正具有数学直觉的孩子们。


我也没有啊,不过李克正老师有,这就是宝啊。


我根据这个观点,提出第二部分的面试方法,如果北京市组织小升初精英级考试的话,不妨让李克正老师这样少数几个出题高人,弄出几道题,学生们没有见过的,全世界也找不着的,而且绝对不超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范围的,就紧接着第一部分计算题,学生们先在纸上写出答案,写完了之后,就立刻拿着题到面试教室,登台研讲,台下老师们随时提问,考察这个同学的掌握情况。


这个级别很高,其实可以当作复试了。


面试题,除了可以出技巧性很高的题目,其实,也可以考察孩子们的超前学习程度,优秀的学生,一定是自己爱看书的,所以知识学的超前,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这方面,也可以通过面试,进行针对性的考察,看他在哪一方面超前学习了,学习掌握的程度倒底如何,这种测试的难度,相对容易很多,更多老师具有能力担当面试官。



三、反思. 10岁-12岁阶段的精英数学考试考什么,一个是数学直觉,另一个是学习主动性。前面的计算题和面试题,比较偏重于考查的是数学直觉。


面试题,如果靠出以前没有出过的题,听上去很美好,但在操作上还是相当困难的,如果没有李克正老师这样的出题高手,那就一筹莫展,这种级别的考试题,恐怕可以面向全国了,但是出题难度应该比华罗庚杯低一些。


怎么考查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在家长们不干扰的情况下,靠题量大也是能测试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强的孩子,必然会做的题多。


即使是数学直觉,也是跟训练有关系的,只不过具有天赋的孩子们,是自己训练自己,而普通点的,则是靠家长、老师们来训练。


中学阶段精英班级/精英学校的成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只占人口0.5%-1.5%,如果只是靠家长老师们训练,把数学知识背下来的孩子,进入这种班级其实是一种折磨,进入这种班级,是靠权势和金钱垫不起来。


如果我们的社会,有这样的精英班级/精英学校,就会像一个定海神针,告诉家长们不要白忙活,还是要听从孩子们自己的发育节奏,将家长们的帮助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另外一个机制,完全出没有见过的题目,其实对孩子的挑战性还是太高,考试时间太紧,这方面匈牙利数学月刊的通讯竞赛模式就更为合理一些,给予孩子们做题的更多时间,在中国实行的前提仍然是诚信,不过,我们要相信这方面的态势会逐渐更好,家长们也需要教育,数学本来就需要诚实的心理基础。


当然,小升初考试不仅仅是数学,本文仅就数学而言,试图贡献一份谋思。


相关博文


按照学龄人口比例进行精英教育的动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976312.html

上一篇:公立学校承办精英教育的必要性
下一篇:姚芳:数学英才教育之俄罗斯案例分析
收藏 IP: 202.204.2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