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家长来信:女孩子的数学学习如何起步?

已有 5024 次阅读 2015-5-13 10:39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奥数, 小学数学

下面蓝色字体的是家长HECMON的来信,普通黑字的是我的回复。

王教授,您好!因博雅小学堂登出了您的回复信,我就追到了这里。很赞同您的关于幼小数学教育理念,这里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1)女孩子和男孩子在小学阶段,逻辑思维的发育有早晚的明显差异么?是不是通常女孩子慢一些?通常在几岁?(我记得您博客里面说的是10岁)


我的观察只限于少数5、6个女孩子,所以没有统计依据。实际上,就数学来讲,女孩子感觉比男孩子要发育的早些,4岁的时候,儿子的女同学就能数到400了,而我儿子要到接近6岁才会数到100.


至于逻辑思维,我认为不仅仅是天生的,也跟后天教养有关,我在博客和文档中传播一个观点,当然也获得了几位认识的高阶数学家的认同,那就是:儿童最早的逻辑思维,来源于家教规则的实践,而并非数学,更不是奥数了。


所以说,如果家长在家教规则的实践上,容易出现逻辑错误,比较混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负作用。很多家长让孩子们学奥数,本意还是想让孩子们练习数学思维,但是,若是教学过程中充满不合理之处,甚至逻辑混乱之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甚至对孩子将来的数学学习起到负作用。


至于抽象思维的能力,女孩子估计跟男孩子相比会有弱点,Fields奖这么多年了,只有一位女数学家获奖,任何一个数学系的教授,也都是男多过于女。


但是,如果一个女数学家一旦做出工作,可以比很多普通的男数学家都强很多,这方面既有历史人物,也有当今人物可证明,这方面的中国女数学家,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王小云,确实很厉害。


2)我女儿7.5岁,二年级,对数字没有敏感性,不喜口算,心算,计算速度超慢,没有兴趣。而且因为在国外上学,学校没有中国式的天天练,我就发现孩子会易忘:两位数的进退位加减法如果学了一个星期不练习就会忘掉。我很发愁,而且我女儿不喜欢我在家让她练习口算题。您有没有什么建议和资源推荐一下?暑假回京想去你们的周末小学堂上上课,不知妥不妥?谢谢!


如果发生孩子不愿意进行日常口算训练的情况,关键是看家长怎么做。两位数的加法学了一个星期不练习,任何一个正常孩子都会忘掉的。


我的建议,其实跟很多类似情况的家长说过,如果孩子不愿意干了,怎么应对,强迫固然不对,放任肯定也不对,不愿干了就可以去玩别的东西,那他们以后就更不愿意干了。


其实这里面牵扯到中国的道家哲学,其实也是为人处事的哲学,万物负阴抱阳。当孩子不愿意干的时候,应该允许孩子不干,但是,孩子也不能去干别的事情,就坐在那里呆一会儿,有的孩子性子急,不愿意呆自然就去干了,即使性子慢的孩子,每天坐在那里呆一会儿,养成习惯,自然也就愿意干了。


所以,在教育上,要把兴趣当作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请参看张五常的书《五常谈教育》,跟我自己的理解是非常接近的。


至于资源,背九九表,百格计算,这些都是不用花钱的,不用花钱的东西,商业性培训机构就不会重视,不会帮家长做,因为卖不出价钱,所以必须靠家长自己来。


我们的周末小学堂的数学课和书法课,是不招待临时学生以及普通家长的外来参观的,除非对方是我们自己邀请来的专家学者或我们家长们自己的密友,也就是只对会员家庭开放。武术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是对外开放的,但是,暑假我们要去云南大理做一个月的夏令营,这个也是只针对现有会员的。


如果孩子是特别聪明的话,可以专门到我在首师大数学系的办公室接待,我还可以介绍其他的数学家帮忙,但如果孩子在数学上的表现属于普通水准,就按照我博客上介绍的阴山英男的书中教法就行了。


因为不用花钱,反而没人信,这就是中国家长们的心态。


实际上,我们小教室的孩子还算聪明,平常我要求的也只是这些背九九表百格计算之类,小教室的数学课,也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离奥数那种难题还远着呢。


另外需要对看到本文的北京家长说一声,小教室的女孩子名额已经全满了,不可能再招任何一个女生了,哪怕对方是天才也不可能招了,最多办公室见个面聊一下,男孩子尚余2个名额,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http://blog.sina.com.cn/linglongtajiaoyu


http://www.douban.com/group/31907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889825.html

上一篇: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社会的诚信基础 II
下一篇:奥数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收藏 IP: 202.204.223.*| 热度|

1 蒋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