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教学尤其是其中的“临帖”环节会不会伤害孩子的创造性?
王永晖
我以前有点担心,书法教学环节中的“描写临摹”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另外,从书法本身来说,书法是艺术、是灵性,如何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这种灵性。
现在我觉得,临摹的方法跟创造性能力并不冲突,临摹追求的是“像”,而“像”其实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智力,作为基本智力,当然跟创造性并不冲突,主要看怎么用了。
基本智力如果炼成杂技,那肯定是影响创造力的。
古典书法老师的教学,以“笔法”为根基,则更好地面对了这一个问题。就我现在的体会是,他的方法,看来是将书法教学分为了三个阶段:练笔,习字,临帖。 前两个阶段,都可以跟成语这样的文化底蕴学习相结合,尤其是第二个阶段。
而第一个阶段,则可跟绘画活动相结合,比如放在孩子们兴高采烈绘画结束之时,练上3、5分钟即可,不在于每天时间多长,关键在于天天练。
至于第3个阶段,我自己感觉樊晓英博主的铅笔描中线的方法是挺有可取之处的,应该考虑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让平板电脑在这个过程中加上“印按泥、锥划沙”的图形效果,然后打印出来让孩子们进一步描红。
我的一位数学导师,对书法深有研究,告诉我,书法临摹,怎么临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像,最后就在像与不像的矛盾往复中,练者找到了自己,我听之深有所触。
习字和临贴的时候,都会用到前人的经典范本,我自己感觉,还是要选自己喜欢的字,选自己喜欢的贴,当然这个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老师的作用也在这里。
延伸阅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