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小时候的挣钱之道 精选

已有 6354 次阅读 2009-8-1 02:38 |个人分类:生活其他|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童年, 挣钱, 小人书

小时候家在苏北农村,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春节才能吃肉和白米饭,白米稀饭也是过年才会有的,平时杂粮蔬菜,现在杂粮是营养食品,那是因为它是细粮的补充,要是让你天天吃杂粮,没有荤菜,一个月5口之家只吃1斤油,不出3天,你的眼睛也会绿的。住的房子总共3间,合计也就40多平方,两间有40多年历史的破瓦房,1间草房。穿的衣服就更不讲究了,小学二年级冬天还穿开裆棉裤。过年家里才会买一身新衣服,小孩子调皮,记得有一年不出5天,衣服就给磨破了,挨了一顿打。记得上初一时,还穿过妈妈的一件外套,同学们看到纽扣的方向不对曾经取笑过,当然我是尽力否认了。到了4年级农村才开始通电,至于家用电器真的只有手电筒了,我家的第一个收音机是我小学5年级买的。好了,衣食住都提到了,这是时代背景,下面进入正题。

小时候小孩子是不可能有钱的,家里春节时会给1毛或2毛钱压岁钱,其他平时就没有了。现在小孩子吃零食很正常,也有很多零钱,可那时农村小孩子可是一分钱没有的,即使帮家里买东西,多余的钱那是全部要上交的。快上一年级的时候(1974),奶奶说废纸可以卖钱,3分钱一斤,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于是开学后不久,就带了一根粗铁丝,一头用东西固定,一头磨尖,捡废纸,每天多少会带点回来,这样积少成多,一次卖个几毛钱。后来听岁数较大的小伙伴讲生财之道,说在废纸篮子里藏点砖头,可以多卖钱,我胆子小,怕万一查出来出问题,偶尔试过,还好没有出过问题。不过我另外想的一个方法就是将废纸适当洒点水,增加重量,篮子上面用干燥的废纸做掩护,这样目标不大。当然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吃干饭的,会经常检查,偶尔嫌纸潮,在称的时候重量打折,那就不上算了。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2年级结束,3年级换了一位老师,老师也穷啊,他也要卖废纸,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我掌握一个原则,在自己座位附近的废纸就适当捡一些,其他主要是室外和路上的,好像没有出过什么矛盾,相安无事。

3年级还有一个重大进步,开始做链条枪了,链条枪的子弹是火柴,打出去的声音像小鞭炮。原料有铁丝、自行车钢丝螺帽、自行车链条索子8-10个、橡皮筋等。这些原料并不好找,要动脑筋,经常在修自行车摊子附近转悠,可能的话就捡(偷)点。记得有一次,修车师傅下班了,我用钢丝从锁着的工具箱缝里偷了10几个钢丝螺帽,别提多高兴了。那时人小,也就9周岁(江苏算虚岁),力量不够,用铁丝做枪架是借助杠杆原理在大门搭子上扳,拆解自行车链条也很辛苦,用大铁钉慢慢钉,手上经常有血泡。把钢丝螺帽和链条索子钉在一起绝对是技术活,容易钉歪,钢丝螺帽锉多了容易脱落,锉少了又钉不进去,力量用大了还要防止钢丝螺帽眼被堵上。刚开始废掉了1个,后来有经验就好了。当第一把枪做好成功打响后,别提多高兴了。老爸看到我的成果,也大为赞赏。后来有一条件较好的小伙伴看到了我的东东,软磨硬泡要买,只好给他了,第一把枪卖了35分钱,那是巨款了,够我捡10多斤废纸卖了。以后又陆陆续续做过3把枪,全部卖了。我现在对机械方面的东东很敏感,可能和小时候的经历相关,改做社科方面的研究可能有点亏了,没有发挥特长。

其他挣钱的途径总体不多,记得还没有上学的时候,一次在麦地里拣到一条蛇蜕的壳,白色,差不多有2米长,不知什么东西,拿回家路上大人看到了说是蛇壳,可以卖钱,好像是卖了2分钱。此外也卖过一种野芋头果的草药根,那东西不容易找,量上不来,也就几分钱。

那么,挣的钱干吗呢?我是从来不舍得买零食吃的,所有的钱攒在一起,买小人书,最便宜的小人书有7分钱、8分钱一本的,贵的有2毛多的。小学期间,我买的小人书差不多有60本,这样可以和同学交换看,也经常带到学校给小伙伴看,我是排长(当时班长叫排长,受大环境的影响,呵呵),又有很多小人书,人气可是杠杠的。

小学毕业后,好像突然失去了兴趣,挣钱买小人书也就成了历史。

那时候虽然穷,但是有童年,除了吃不饱外,其他都很快乐。现在的孩子,很难有轻松的童年,真没办法。

 

                          2009年8月1日  俞立平于邗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246789.html

上一篇:科技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比较
下一篇:透视高校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新趋势
收藏 IP: .*| 热度|

10 武夷山 赵星 王晓明 孟津 章成志 吴雄斌 刘进平 吉宗祥 苗元华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