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文化与施郁世界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shi

博文

需要更多对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普遍的关怀 精选

已有 7801 次阅读 2014-12-9 19: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年1015, 我曾经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易鑫的采访。 易记者的文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冷思考》已于10月21日发表。 

 

下面是我回答记者问的原稿。 

 

一、

 

1、今年诺贝尔物理奖——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这一发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项发明为什么如此重要?

 

: 主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光源。以前已经有红光和绿光的发光二极管,有了蓝光后,3种颜色就可以混合成白光以及其他颜色的光。这给很多缺少能源的地区带来光明。还有些其他应用,比如,电脑、电视和手机的显示技术、蓝光光盘,等等。

 

2、科学界以前在这一领域进行过什么样的研究?之前难以取得突破的原因何在?

 

答:五六十年代人们就开始考虑用氮化镓来产生绿光,取得过一些进展。比如前几天美国有人声称美国广播公司的一个实验室有过原始的蓝光LED(参见我的科学网博客)。但是一直到七十年代,它的晶体很难生长,而且掺杂很难。这两点都是必要的。而今年的得奖者取得了突破。

 

3、有人说,此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更加注重实用性,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

 

答:据我观察,本世纪以来,重大的应用一直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考虑范围之内。比如2000年的异质结和集成电路、2007年的巨磁阻、2009年的光纤和CCD

 

二、

1、汤森路透曾预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钱泽南、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邓青云等4位华裔科学家可获诺贝尔奖,但最后失之交臂,您是否了解汤森路透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其权威性何在?该机构是如何预测的?

 

答:汤森路透是个信息服务提供商。它是由汤森公司和路透集团合并成,所以路透新闻社也是它的。它的服务面包括财经、法律、知识产权、科技信息等等。著名的科技引文信息SCI就是它搞的。它预测诺贝尔奖是依据引文情况。

 

2、就您所了解的情况,能否简单通俗地介绍,4位华裔科学家凭借怎样的研究得以成为诺贝尔获奖热门,他们的研究意义何在?

 

答:张首晟是最早从事拓扑绝缘体研究的理论家之一,他和他的学生首先提出现实可行的实现拓扑绝缘体的方案,也直接推动了第一个实验。邓青云和合作者发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

 

34位华裔科学家此次未能入选,今后是否可能入选?

 

: 张首晟有可能4年后获奖

 

三、

1、每次诺贝尔奖出炉,大家都要讨论为何中国获不了自然科学奖,您认为中国在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中存在哪些短板?(科研环境、原创精神、创新精神方面)需要在哪些方面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将来有无可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答:需要建设为科研而科研的文化,需要更多以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为驱动的科学工作者,大学和科研院所需要更多地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中心,需要更多的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将来是有可能得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

 

2、近年来,我国在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政策性的努力,包括2012年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确定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未来若干年内“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等,你对这些已经实施的政策如何看待?

 

答:需要更多对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普遍的关怀 

 

3、您认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有无必要如此迫切地追求诺贝尔奖?

 

答:在量的方面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二三流的工作也不算很少了,但开创性的、引领领域的工作还很少。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不必强求诺贝尔奖。为科研而科研、受好奇心驱动的科研人员多了,让健康的系统一直运转下去,会产生可能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有了成果后,至于事实上能否得奖,也许要等很多年,也许得不了,仍然不能强求。

 

 

施郁                                                        

2014.10.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95-849701.html

上一篇:沉痛悼念陆埮老师
下一篇:关于玻尔思想以及文理沟通
收藏 IP: 101.86.202.*| 热度|

21 姬扬 刘立 俞立平 黄永义 郑永军 郭艳峰 逄焕东 张云 唐常杰 刘全慧 许培扬 王府民 梁先庭 马红孺 靳萍 杨正瓴 晏成和 张江敏 zhouguanghui yunmu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