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新闻有害?我们该更理性看待有关科学的新闻 精选

已有 8867 次阅读 2014-1-12 22:45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新闻, 新闻有毒

刚从微信朋友圈提供的链接上读到被广泛转载的源于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新闻有毒。主题似乎就是想阐明新闻有害健康,快速传播的嘈杂新闻信息,就像有毒的食物一样,往往被人们不加甄别地迅速吸收,产生毒素,进而损害我们的健康。

 

这篇评论列举了现代新闻的几大罪状,如新闻存有误导性,新闻往往与你自身无关,新闻没有解释力,新闻增加认知偏误,新闻阻碍思考,以及新闻浪费时间、让人消极、阻碍创造力,等等。

 

不管怎么说,这篇评论多少引起了我的一些感触。以为关键的问题:一是在这个时代,新闻的偏向出现了变化,抓眼球成了第一要务,而不是努力去传播关键的事实。即使是调查类的新闻节目也难逃天平的倾斜。这个改变起来其实是很难的。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仅仅是用来消费的。消费有有益的,也必然有有害的。但笼统说新闻有害也有危言耸听之嫌。

大数据时代,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新闻传播,更多行使的是提供信息的功能,至于这些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公正,则需要仔细甄别。新闻记者和发布人可没这个时间和耐心去搞清真相再发。

对科学新闻也是一样,科学新闻记者也要抢新闻,快速传播的有关科学的信息五花八门,很多还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的。要命的是,这些信息很多时候被人们变成了知识,或者说常识,对我们的行为起到某种导向作用。而这些被信息曲解了的知识,往往是不怎么靠谱的。确实有些不利于我们的健康。如对涉及食品安全,如食品添加剂的不实夸大新闻报道,就难免误导公众。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科学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多来源于即时新闻。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新闻往往会对一些科学研究的成果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夸大宣传,而一般公众往往没有耐心或没有能力去鉴别,甚至看个题目就信了什么。新闻的标题本身就有导向性,而新闻人为追求高点击率、高阅读量等,往往要绞尽脑汁整出吸引人的标题,哪怕冒着误导公众的风险。

互联网时代,新闻作为一种即时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其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传播的过程中更难避免产生偏差,最后说不定变成以讹传讹,不实的科学传闻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有关食品安全的许多危言耸听,就是通过新闻媒体的快速传播,弄得人心惶惶。不多的人会带着质疑去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信息的甄别。更多情况下,面对科学新闻,人们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主动去获取更接近事实真相的结论。

如某些科学们的某些科学实验得出某种食品有害健康的一些实验推断,往往会被媒体夸大成一项科学结论,人们谈其色变;相反,针对某种食品一些科学实验会得出有益健康的结论,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这些实验是否经得起推敲呢?它们是在什么实验条件下得出的,科学论文的发布是不是客观全面反映实验数据

科学假设往往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证,才能得出近乎事实的结论,一个新的科学实验可能会推翻已有的结论。涉及生命科学、营养健康的科学论述可能更加复杂,要得出近乎正确的结论往往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毕竟,我们对生命,对自身了解的还太少。我觉得对涉及生命科学、养生的新闻,尤其要理性对待。

要说新闻有毒,有那么一点点道理。现代社会,我们可能过度依赖新闻,过多被繁杂的新闻信息干扰,日益放弃理性的分析和阅读。自从有了基于移动平台的微博、微信,人们可能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获取无用的新闻信息上,而少了很多学习有用知识的时间。

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不良信息总会时时跳出扰乱你的视听,影响你的判断力,对许多人可能是这样的。对我来说也不例外。不过还好,尽管每天也会花一些闲暇的时间看看微信什么的,但幸好还不算痴迷,因为这个年纪有着相对丰富阅历的人,就该有自制力的;其次,理工科出身,对新闻信息的甄别力还有一些,比如基本从不转涉及养生什么的帖子,因为来不及去慢慢研究判断真伪;第三,感觉看一个人的微信,发什么东西,转什么东西,不仅可以看出此人的兴趣爱好,也可以看出其人文和科学修养。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利益驱动,浮躁心态,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的缺乏,还有责任心大小等等,使得科学新闻中的不实信息将会长期存在,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要想使自己不中招,我觉得还得靠自己好自为之,加强自身休养,多静下心来,理性思考一些科学问题。

当然,作为科学新闻记者,其实真的很难当,我们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宽容。

首先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针对这些疑问在海量的信息中去加以甄别,得出相对独立思考的判断。当然,要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往往事实被掩盖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一些与自己关系不是那么大的信息,让新闻信息的消费变得更经济实惠一些。

我同意在现实中,那些沉迷于创造性科学或人文研究的真正有成就的学者,往往就能够做到“两耳不闻传闻窗外事”,尽管看起来他们似乎落后于这个时代了,甚至会被人们看做有些“二”,连什么什么都不知道。能够不受外界嘈杂新闻信息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做成某件事情,也许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吧。

现在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知道那么多无用甚至是垃圾的信息?为什么总是让我们大脑有限的空间被那些无关的信息占据?为什么要有意无意地消化那些不健康、欠真实的信息,危害我们的健康?我们需要随时删除那些无用的信息。

也许,我们是该远离那些嘈杂的、碎片化的、无用的新闻信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深入阅读,理性思考一些事情上,由此,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传统的惯性使我们很难做到远离新闻的消费,至少我们应该试着去尝试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深度阅读,去试着了解一些科学事实的真相。对于更关注科学相关新闻的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科学信息,更多学习,运用我们的知识,运用我们的科学背景,进行有效、理性的思考尤为重要吧。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耐心,去吸取消化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对科学问题也是如此。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跟上大数据时代。

最后想说,信息有陷阱,传播需谨慎。对社会新闻如此,对科学新闻也是如此,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因为自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传播人。同时,对于各种新闻传播,也需要社会监督的有效机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758516.html

上一篇:由癌症25%的治愈率想到的一些事
下一篇:你会花高价去购买有机食品吗?
收藏 IP: 114.243.205.*| 热度|

40 武夷山 李学宽 刘敏 吕喆 谢蜀生 侯成亚 蒋永华 麻庭光 王明珉 李健 陈冬生 曹聪 刘旭霞 王春艳 刘立 梁进 毛宁 苏德辰 王大鹏 谢冕 刘洋 李宁 鲍海飞 杨艳明 王旭阳 周向进 赵鹏 薛宇 赵美娣 杨金波 邹少浩 文克玲 蔡小宁 孙尉翔 shamtone xuexiyanjiu cly85 biofans Veteran11 EroContro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