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科普图书如何超越经典? 精选

已有 5973 次阅读 2013-8-29 23:18 |个人分类:科普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超越经典

今天上午抽空去了国际图书博览会,带着任务去的,诺大的展会,甚至连走马观花的兴趣都没有了,一年一次,主宾国轮流坐庄的展会,似乎早已沦落为形式重于内容的东东。这样说,也许有人会说是太不敬业,太没有文化了吧。


国际书展的一个客观现实,国内馆冷清,相对来说国际馆情况要相对好很多,有些人气儿,原因不多说了。在创作浮躁、出版浮躁的今天,所谓国内原创的精品图书品种和单品种销量日益下降已是事实,而出版商们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引进国外版权,图书出版业中,引进版权和输出版权的贸易大逆差难以改变,即便是如今仍然把向港台等地的版权输出算进统计数字,也很难有大的提升,何况听说今后有可能向港台两地的版权输出不算数了。


就科普图书领域来说,相比搬现成的国外图书翻译出版,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搞像样的原创科普图书看起来要困难得多。我一直还不能确定,想不明白,缺乏创作人才是主要因素吗?其实,我看过不少翻译过来的知识性科普图书,大部分也是内容平平,没有太多的新意,只是在版式设计、包括插图上确实比我们的书强,不外是人家舍得投本啊,与我们图书相比,书贵点相对人家的消费水平也不算什么,我们这方面很受限制。图书的整体现象不光看文字内容,还要看整体的设计,图片水平,有时一个吸引人的书名就能让人多看几眼,尽管内容还是炒冷饭,有时往往看了让人失望。

 

其实,从内容上来看,我们科普图书的写作平均水平并不一定低于国外,但装帧设计水平上差距比较大。当然同类书出的太多太滥,良莠不齐就会把整体水平搞下来。现在的科普书出的品种并不少,但内容重复,形式平平,少有精品,让人对这个领域不免就比较失望。

出好书首先要转变思维,转变观念,好好研究经典,学习别人的长处。好好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其实这方面提升的余地还是很大的。当然老生常谈,肯定要有相应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支撑。

 

科普图书超越经典,确实有点难。其实全世界范围算得上经典的文学作品、科普作品是数得过来的。读书要读精品书,这个道理话谁都懂,所以,那些经典的科普图书包括科幻小说,不知被出了多少遍,尤其是那些过了版权保护期的,似乎大家都可以随便翻译出版。比如希利尔的书。

 

前两天同事说起她发现一本特别好看的科普书,她13岁的女儿从头到尾都看完了,她还买了几本同样的书送给作者,作为约稿的标准要求,结果这些作者一看,都被吓跑了。当时她没有说出名字,结果我拿过来一看,怪不得呢,原来了大名鼎鼎的美国教育家希利尔的《希利尔讲世界地理》,书是好看,读起来很轻松,这本书我以前在书店就翻过,但没有买。这类书不但孩子们爱看,大人也一样爱看。这是经典,是经历了百年考验、不断磨砺出来的科学教育书。现在还在不断再版,作为美国的科学教材。能写出好书的都是天才,希利尔也不例外,知识广博,旅游、历史、艺术。。。样样精通,这样的人才不是很多,就这样的能力写这个《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还花了他五年的时间呢,当然,希利尔还有其他一些精彩的著作,包括《希种尔讲世界史》,《希利尔讲艺术史》等。

 

可如今,有多少人愿意花几年或者半生、大半生的时间,好好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写一本试图超越经典的、能长久流传的科普图书吗?我总是梦想,能在短时间创作一本畅销书,一本能赚大钱的畅销书,别说没这个本事,即使有,那些神速创作神速出版的图书,莫非是靠一两个吸引人眼球的看点赢得短时的市场,又有多少能长久流传呢?

 

尽管超越经典有点难,但我相信,我们有的是人才,有的是能写好科普的人才,也会有这样的“大家”出现,但首先要营造好的社会环境,改变人们的心境。有志于在科普创作上做些事情的人,大致首先需要在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科学的基础上,能一改居高临下的态度,换之能俯下身来,抱着谦虚探索的心态去向人们讲述科学知识,分享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和见闻。就像讲故事一样,容许被打断、容许提问,容许质疑,容许讲的不那么追求系统,只要努力讲的人家爱听,觉得有用就成功。其实,许多国人都很会讲故事的,但讲好科学故事不容易,变成好书更不容易,需要有比较深的科学造旨,得需要大家”,但不一定是某个专业方面的大科学家,是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深刻理解和认识,有非常广博的学识,并能准确表述的“大家”,这样的科学传播“大家”在哪里呢?

 

我们何时能有更多超越经典的科普作品?科普,阅读的春天何时到来呢。呼唤人才,呼唤勇于献身这个事业的人。超越经典,创新,我们会有更好的。大家一起努力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720791.html

上一篇:关于科学和科学传播的一些困惑
下一篇:到延庆去看花海!
收藏 IP: 61.51.92.*| 热度|

26 曹聪 武夷山 吕喆 麻庭光 李泳 曹裕波 赵序茅 杨正瓴 李学宽 段煦 王国强 李宇斌 段庆伟 蒋大和 陈筝 董全 田云川 王保魁 柳东阳 罗帆 郭卫 李璐 zhngshai clp286 qqlisten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