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关于科学和科学传播的一些困惑 精选

已有 7247 次阅读 2013-8-25 22:05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科学的局限性

作为一个科普工作者(尽管并不太喜欢这个称谓,也有些担不起其中的责任,还是暂且这样称谓吧),最近总是在思考一些与科学与科学传播有关的问题,甚至做梦都在想:到底什么是科学?我们应该传播什么样的科学?科学都是好东东吗?科学传播都能起到好的作用吗?


当然,喜欢思考这些问题,与作为一个科普图书编辑,整天绞尽脑汁想创新科普图书选题,弄本畅销书有关。感觉现在干的事至少90%以上都是重复出版,造垃圾,无聊之极;又因为自己曾写过一些科普,很不自信的科普,偶尔也被别人称作科普作家什么的,尽管自己从不这样自视。但近些年类似写作的欲望已经很少,除了偶尔在博客上以些所谓的科普文章,几乎就没有什么新作的。究其原因,困惑太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太多,知识落后,需要花很多时间了解新的东西。在科学传播上不知道到底应该干什么,又值得去做什么?


首先,越来越不能彻底明白科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过去总把科学当作很神圣的东东,认为它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是近乎真理性的东东。现在忽然感到,说科学是一种信仰可能更加确切。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提出相反的意见,这不要紧,反正我也是很信奉崇拜科学的,尽管知道随着科学的发展,它本身暴露出的局限性太过明显。

比如关于生命,它本是一个个整体,科学研究工作者偏要把它一层层、一块块拆开来进行研究,从组织、到细胞、到分子,结果深入进去,很难兼顾生命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性;又如人的生命作为一个精神物质的复合体,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可见的物质体的研究,而对精神层面的许多揭示却显得无能为力。实际上,关于生命,关于我们自身,我们了解的太少,人体科学远未完善,但在追求健康长寿的今天,难免有不少人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那些一知半解忽悠人的所谓生命科学的理论去大造舆论,赚取不义之财,这种状况中国有,外国也是一样。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靠科普也难以解决。


面对生命科学领域所谓科学传播的种种误区(与健康保健、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照理说,我们应该通过大力普及有关的生命科学知识加以解决,生命科学的科学家也应该站出来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把事情说清楚。可事情真的那么容易说清楚吗?比如关于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争议太多,科学界有争论,理论上不成熟,更主要的是像许多科学问题一样,它早已早已超出了科学本身的范畴,而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等联系到了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这种愿望和能力,还有多少科学家愿意趟这个浑水呢?

提倡科学家参与科普,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谈何容易呢。最近《十万个为什么》出了第六版,作者大部分是科研第一线的,我还没看内容,不好评价,据说折腾了好几年,知识性科普,难弄,许多科学数据、概念都在迅速变化中,在有限字数的条目还得写不同观点,不容易。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坦言,新版《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科学性错误不但会有,而且各领域都会有,科学在不断纠错中前进,这个说得比较实际。科学性错误也没那么可怕。但科学家写科普最怕别人吐嘈,影响自己的名声,费力不讨好,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参与科普的一个原因吧。


科学以实证为基础,以理性思考为出发点。但我觉得,科学理论不等同于真理,让公众认识科学的局限性十分重要。科学只在一定的范围、在特定的条件下解释世界,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现在一方面科学的定义被扩大了,把原本归于主观认知的社会问题等也与科学混淆起来。另一方面,已有的科学理论不断被证伪,使得科学传播的不确定性增强。

一直以来,“科学”这个词被滥用,往往被作为真理的代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把凡是正确的东西就说成“科学的”,不正确的东西就说成“不科学的”,显然是有问题的,科学承担不了判断对错的重任。科学不是万能的,它自己还需要不断纠错呢,如何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呢?


从社会角度来认识科学就越发显示出科学范围的局限性,过去总说“科学是把双韧剑,既可能做好事,造福人类,也可以做坏事、祸害人类,现在想想,照理说,科学应该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只有相对正确与否,关键是如何去利用它。科学家费了好大劲儿搞清了细菌生活繁殖的理论,到了应用层面,可以利用这个理论生产抑制有害细菌的药物,造福人类,也可以用它制作杀人武器,这个科学可真管不了,是属于道德的范畴。这个就难办了。

显然,科学不是万能的,他会给我们带来享受高科技的幸福生活,也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科学发现到今天,给地球带来的麻烦已经够多的了,包括可怕的环境问题。科学是不是研究越深入越好呢,它的终极目的是不是仅仅为满足人们无休止的好奇心,而不是造福人类呢?科学技术是不是一定要提倡创新,难道新东西就一定比旧的好吗?


一方面,科学本身理论有局限性,世界上还有很多问题搞不清,各门学科远未完善;另一方面,感觉多数科学很难普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只属于小众,它多少有些高深莫测,普通人很难理解。这就整出了所谓科学传播或者说是科普的局限性,通过将复杂实证计算、缜密思维、有数学模型支持的科学一层层剥开,进行通俗化的表述,会不会因丢掉一些重要的细节,引起人们的误解?这样不就产生科普的负作用了吗?


事实上,目前有效普及的仅仅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常识和技能,俺觉得这严格意思上还不算科学传播。比如农民种地的技术,只能算是教授技能。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常识,西医的一些知识,如哪里发炎了要用消炎药之类的,是常识。再往深了究,涉及科学,就很麻烦,如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消炎抗菌药?用多少,抗生素治疗如何与自身的免疫功能相配合?这里面有高深的科学理论,也有一些仍然搞不清的难题,不是普通百姓能轻易搞明白的。

医学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对医学的终极产生困惑,也给那些不讲道德的人假借医学名义赚取利益以可承之机。医疗中普遍存在的过度治疗有医学本身的局限性,也有社会道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其实医生的知识也有限,特别是对个体的了解。有人说,严格意义上来讲,医学并不算做真正的科学,我认为这有一定道理。


人们最关心自己的健康,医学健康科普看起来最有市场。现在看来,所谓的医学科普信息已经不缺乏了,如何你哪里不舒服,链接上某个医学网站,就会有很多相关信息映入你的眼帘,甚至马上跳出了小窗口,有专门的医生为你在线答疑,多么周到的服务!但这些所谓的医学信息谁知道是不是鱼龙混杂,真真假假,断章取义呢?我们要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打击网络大谣,是不是对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涉及健康保健的虚假宣传也要一起打击?这些对社会一样起到不稳定作用啊。(这个问题另文写,需要胆量)

说了半天,并无意说科学不好,只是特别赞同科学概念不可滥用,科学不是万能的,不是绝对真理,它是不断在前进中纠错、完善,但这是相当漫长的过程。科普很好,很有必要,尽管这个概念也是值得争议的,特别是一提科普宣传,往往就带政治色彩,名声并不好。做科普要十分小心,小心它的负面效应。科学上的很多东西,并不绝对。并不像我们每天必须吃饭这个道理一样简单绝对。

我常常在想,在科学上,我们传播的东西是不是有用,是不是已经过时?是不是会造成人们的误解,我想每个科普工作者都需要多想想多看看,多思考一下再下手?但这在急功近利的这个时代,连这点也不容易做到。科学并不是越玩命传播越好。


科学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以培养人们的科学理性思维方法为主要目的,学校外的科学传播是辅助手段。但很显然,并非受过正规科学训练的人包括那些所谓的大科学家,就一定具备了科学理性思维的能力,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包括复杂的心理因素、精神认知因素在里面,当然还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比如前些日子又开始谈起的气功事件,它在在中国的兴衰史,大科学家的推波助澜。还有人们时常谈到的科学和宗教问题,人们常常把他们看做是势不两立的东西,宗教往往被看成是不科学的东西,但许多大科学家为什么还会信奉宗教呢?我个认为,这个还是归结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来看比较容易解释。


回到开始的问题,传统的科学概念已被大大扩充,它往往被认为包括了世间大部分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因此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比如被看做没有太多实证的中医也被算做科学,但其中一些知识却是有用的,连我这刀枪不入的也准备去尝试一下针灸按摩什么的效力,有用的东西不一定可以用科学不科学来形容,经验性的东西也不容忽视。科学是好东西,但要小心滥用、夸大带来的不利后果,认识科学的局限性很重要。科学本身管不了太多东西,关键是使用科学的人要干什么。


科学传播中,有效传播合理的思维方法比传播系统的知识要有用的多,但这个难度更大,需要高深的科学素质和表达手段。我们很难做到,大多数科学家也做不到。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个漫长的过程,靠现在这样大力灌输科学知识,效果不一定好。不如实事求事告诉人们科学能干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没有搞清楚,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也可以防止科学被滥用。


自认为自己还是有一定的科学素质的,有人说我怀疑一切,说的有点过了,其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没什么不好?我们这些人毕竟受过高等教育,搜罗一下学过的知识线索,借鉴一下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海量知识信息,对多数的忽悠还是能够做出一些判断的,这些例子很多,但一般人不愿意多想,求捷径,或容易接受洗脑、暗示。


有一段时间懒得坐在电脑前正儿八经写篇博客了,今天坐在这里似乎又收不住手了。长文章没有爱看,想分成几篇又难以分割主题,今天写了,指不能什么时间再有兴趣写呢。索性一气呵成滥文,有些长,先就此打住。不过为提出问题,有兴趣的可参与讨论而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719665.html

上一篇:内蒙古自驾游(二):在那遥远的城镇和景点
下一篇:科普图书如何超越经典?
收藏 IP: 114.253.131.*| 热度|

40 李伟钢 武夷山 蔡小宁 曹聪 刘旭霞 魏东平 李学宽 李小文 蒋永华 吴云鹏 王守业 田云川 麻庭光 蔣勁松 孙平 袁海涛 郑小康 郭卫 科学出版社 闵应骅 俞云伟 吕乃基 梁建华 李土荣 左嘉陵 陈明路 王国强 应行仁 陆俊茜 吴国胜 唐常杰 李东风 permafrost yunmu qqlisten yuwenchongda tryb3929 goett zhngshai Vetera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