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帆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

博文

壮美的杭州湾跨海大桥

已有 7093 次阅读 2009-8-26 18:15 |个人分类:旅途掠影|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壮美, 杭州湾, 跨海大桥

 

721日,我们离开普陀山以后,赶往古镇西塘,途径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绵延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十分壮观

行驶在这座大桥上,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着色彩的桥栏杆,不禁想到为这项浩大工程付出辛勤劳动的建设者们,心中油然产生了一股敬意

由于天下小雨,加上桥上不能停车,没有拍到效果好的照片从网上搜索下载了几张照片,供大家欣赏

 








 杭州湾跨海大桥: http://baike.baidu.com/view/21028.htm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沙特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成为继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200851日试运营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从而也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总投资预计超过140亿人民币,其中大桥36公里,118亿;北岸连接线29.1公里,17亿;南岸连接线55.3公里,34亿。来自民间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包括雅戈尔、方太厨具、海通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参与了对大桥的投资。大桥收费年限为30年,收费标准预计为55/辆。

杭州湾跨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18亿元。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2001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已签订贷款协议。

大桥本身的经济效益是吸引投资者看好的重要基础。据交通流量调查推测,2009年通过大桥的车流量达5.2万辆,2015年达8万辆,2027年达9.6万辆。经测算,大桥财务内部收益率将达8.0310.1%,投资回收期14.2年,投资回报率15.10%(不含建设期)、12.58%(含建设期)。

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鸟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

大桥的护栏有7种色彩,为彩虹7色。

杭州湾大桥关键技术创新: http://www.tranbbs.com/news/new/news_21000.shtml

    1、杭州湾跨海大桥总体设计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建设条件十分恶劣,为保证海上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必须将设计与施工综合考虑。经过国内外多次调研和专家咨询,制定了施工决定设计的总体原则,尽量减少海上作业时间,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采用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的设计和施工原则。

  2、大直径超长钢管桩设计、制造、防腐和施工成套技术

  大桥钢管桩基础具有桩长、大直径、数量巨大的特点。桩长达89米,桩径为1.5米和1.6米,总计5474根。通过近一年多钢管桩基础施工,进度快,质量好,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其创新点是:超长整桩预制;内外螺旋焊接;三层熔融环氧粉未涂装;埋弧自动焊工艺;大直径不等壁厚焊接;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3、大吨位7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强潮海域海上运输、架设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海工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70米箱梁局部结构分析;真空辅助压浆技术;研制了大跨度、高平整度桥面施工振动桥设备;首次采用了早期张拉工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行设计制造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2400吨液压悬挂轮轨式70米箱梁纵移台车。

  4、大吨位50米预应力箱梁整体预制和梁上运输架设技术

  其创新点是:结合施工方案对大吨位整孔箱梁的关键结构进行优化;海工耐久性混凝土性能研究与实践;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试验与实践;箱梁梁上运梁和架桥机架设的综合技术。

  5、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其创新点是:建立可靠的钢筋腐蚀电学参数和输出光功率变化判据;研制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动态预报软件;制定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长期原体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并配合工程进度实施。这项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

  6、跨海长桥全天候运行测量控制关健技术研究

  其创新点是:连续运行GPS参考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成功应用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规程和细则,弥补了中国跨海大桥这方面的空白;目前的规范没有适应几十公里长度跨海大桥投影坐标系建立的相应标准,根据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特殊性加以了解决,为制定相应规范提供参考;创造性地提出过渡曲面拟合法,使海中GPS拟合高程的精度达到三等水准的精度;用测距三角高程法配合GPS拟合高程法进行连续多跨跨海高程贯通测量,创造出一种快速海中高程贯通测量的方法;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GIS技术研制成基于B/S模式的大型桥梁测绘资料管理系统。

  7、杭州湾跨海大桥河工模型与桥墩局部冲刷研究

  20028月,通过专家组鉴定,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实体模型中涌潮的模拟方法和试验技术以及分布式浑水生潮系统和沙量随潮变化的加沙系统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灾害天气对跨海长桥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对策

  主要创新点是:确定车辆安全行驶风速标准;面向所有灾害天气类型进行研究;提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基于气象监测系统、预报系统与道路管理系统多方面系统研究;制定不同灾害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控制标准;开发低造价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开发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的计算机软件。目前,已取得系列中间成果,其中报告推荐的风障方案即将付诸实施。

  9、跨海长桥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

  其创新点是:对整体桥梁部位进行的结构分解,形成22949个结构构件,并将采集数据的625张表与其相关联,提供一个完整的数据结构化检索方式;集成统一工程通讯及网络的组建,极大降低了基础网络建设成本;实现长距离的多点无线视频图像传输及回送。

  系统已完成软件开发并投入运行一年多,在工程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上科技创新已有5项通过交通部和交通厅的鉴定,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同类桥梁的建设提供借鉴。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18-251584.html

上一篇:决策者应如何管理人力资源
下一篇:在西塘经历日全食
收藏 IP: .*| 热度|

11 郭胜锋 刘进平 张星元 杨秀海 陈国文 马丽丹 吉宗祥 苗元华 王力 陈湘明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