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网新闻,《关注88万高校青年教师:“境遇尴尬”成标签》说得很骇人。青年教师面临各种压力是大,是事业起步的关键阶段,收入不高,孩子小,家庭负担重等。但各种尴尬,也许不同高校,不同的青椒个人,有所不同。文中提到几点:
1、“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不一定全是这样。如今留高校的80后,大多家庭背景较好,很少吃过苦,勤奋与吃苦精神根本无法与70后以前出生的人比。"恨不能一天工作48小时"的绝对少数,会生活的才是多数。
2、“教学到底该使几成力”,在高校教授、副教授必须上讲台的苛刻条件下,留给“青椒”的课并不多,我知道很多青椒很少上课。根本没法与教授、副教授的教学工作量相比。
3、“容不得”十年一剑?”职称压力有吗?我觉得没有,反而是很多中、老年教师,因为生不逢时,没有论文,英语不好而难于晋升职称,副教授、甚至讲师退休的很多。
当今高校门槛提高,能进入高校的青椒,大都拥有国外留学经历,英语好,SCI论文多。引进时就是作为副教授特聘的,直接可以带硕士。SCI论文多,自然科研经费获取的渠道也多,除了一笔可观的启动费外,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及其他部委的才人计划等,经费来源渠道很多,只要你有科研思路和新点子。反而那些生不逢时的中、老年教师,因年龄限制而与各种人才计划无缘。我认识的不少青椒,很年轻就是教授了,科研经费也不少,日子过得很安逸。
要说“青椒”有些难,文科类的,普通综合型高校的,或土生土长的“青椒”可能要艰难一些。
年轻人,要说“遭遇尴尬”,也许高校以外的社会上遭遇的“尴尬”会更多。高校给予“青椒”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利于个人发展的平台和空间相对较好,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有了SCI,就有了一切”。所以,是否“遭遇尴尬”,要看个人,不能全怪体制。
希望更多的优秀“青椒”加入高校队伍,但自身快速成长的机会得靠自己把握。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