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xfwuhe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fwuhee

博文

大咖的档次怎么确定

已有 1969 次阅读 2019-9-8 21: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参加学术会议听大会特邀(主旨)报告,或者在单位听邀请来的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学术报告,主持人都会先介绍报告人的学术成就。其中少不了出现多个排比句,如已发表期刊(Sci)论文几十(百)篇,它引数几千,在某一方面研究中提出了A理论,在某二方面提出了B理论,得到了某方面的计算公式C,等等。这些成功人士(大咖)是当下青年学子的偶像和学术人生追求的目标。

一次与我的研究生聊天,聊到30-40年前我年轻时崇拜的国内各单位在我们学科方面的牛人,我惊奇地发现他压根不知道有这些人。以后在课堂或在各单位碰到年轻人(30岁以下)我有意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人(我本人认为30-40年前都是国内各大学和研究院所里排第一的牛人),得到的结果均不理想,年轻人对这些前辈知道的很少。但对眼下的各位在岗的大咖,年轻人们却是清楚的。

这自然引出一个问题:40年后,向那时的年轻人问相似的问题,答案将会如何?本人估计,答案与目前的应不会有太大差别。

理由如下:(1)年轻人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材,“教材是传承人类知识的载体”。一个学者纵然发表了不少论文,写了若干专著,若研究成果进不了教材,不能把教材“搞大”,成为教材内容的增量,说明研究成果不能成为学科核心体系中的主干内容、档次在本学科中还不够高。(2)大家看论文,主要关心近二十年的。(3)虽然各位在岗的大咖们提出了A理论、 B理论、计算公式C等,看似很牛,实际上对同一个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先后提出的理论和公式已有几十、甚至数百个呢。说白了,就是又多了几片“树叶”而已。

那大咖们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才能被后人记住,成为永恒?本人认为可以有一个粗略(形象但不一定完全准确)的划分方法:学校教育分多个阶段,能在世界各国小学教材介绍的科学家是最高层次的科学家,在中学阶段新增出现的为第二层次的科学家,大学本科专业基础教材新增出现的为第三层次的科学家,大学本科专业阶段教材新增出现的为第四层次的科学家,研究生硕、博阶段教材新增出现的可依次类推,第七个层次的是某些专题讲义里出现的,到写论文的研究现状时才出现的基本就是同行这个级别。鉴于国内有些专业并没专门针对硕、博阶段的教材,要想被记住,估计得在大学本科专业阶段教材的主干内容中有主要贡献的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57-1197173.html

上一篇:问学问
下一篇:“万分之一”等于“百分之百”吗?
收藏 IP: 27.17.1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