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肠道微生物研究“上榜2012年十大医学突破 精选

已有 14580 次阅读 2012-12-8 15:09 |个人分类:科普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时代, 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研究“上榜2012年十大医学突破

(王德华)

 

《时代》杂志评选出了2012年的十大医学突破,人体内微生物的研究上榜。

 

新闻链接《时代》杂志评出2012年十大医学突破

 

人体微生物有“大作为”

人体中最多的成分是什么?细胞?基因?都不对,是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最近,研究人员刚刚完成了“人体微生组计划”的第一阶段,该计划旨在最广泛地了解人体内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

大部分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比如帮人们消化食物,或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但是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体内微生物在许多慢性疾病和症状中,如炎症、肥胖等也起了关键作用。它们非但不是令人讨厌的闯入者,甚至还能帮我们攻克某些最难解决的健康难题。】

 

对肠道微生物感兴趣,说起来有些年头了,虽然与研究生交流的时候多次提到这件事情,也希望有研究生能够开展此类研究,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研究组一直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有老师讨论知识与视野的关系。我觉得没有知识是很难有视野的,知识达不到一定程度也是难以有什么视野的。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获得更多的好知识、新知识、重要的知识。下面关于肠道微生物知识的了解过程,可以部分说明这个问题。

 

最先知道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是上世纪90年代我第一个研究生在从事消化生理学研究时,查阅消化物在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retention time)等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介绍了近代人类直肠癌等疾病(还有其他富贵病),与食物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是相关的。由于人类食物质量的提高,大鱼大肉类的食物比含纤维含量高的蔬菜类多,这样消化物在人类消化道内的滞留时间就长,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合物(也有一些毒素)排除体外的时间就长,这样就会造成一些生理问题。所以,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芹菜、竹笋),可以有助于减少这些问题。当时感觉很有趣,以后也没有特别关注。

 

后来,我们研究组开始脂肪分泌的激素-瘦素(leptin)与能量平衡和体重调节的研究。北京市的一位中学生给我打电话咨询关于肥胖研究的事情。我当时对肥胖机理没有什么知识,简单看了几篇文献,对于临床一窍不通。想起来很让人惊奇的是,那位中学生说她感觉人类肠道的微生物与肥胖是有关系的,她说从网上看了些资料,希望对肠道微生物代谢与肥胖的关系进行一些研究,并希望我给她一些建议。我当时对此没有什么了解,正对leptin 感兴趣,压根不去想肠道微生物的事情。与中学生讨论了一会儿,她告诉我她在跟一位印度的学者联系。那个时候,我虽然知道了肠道微生物与肥胖有关系,也没有过多去思考,更没有想去开展一些研究。

 

过了很多年之后,突然发现关于人类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的研究多起来了,NaureScience等著名期刊都接连发表关于此类的文章。人类体内有两大类微生物(B类和F),功能不同。随着微生物物种鉴定技术的发展,研究越来越细。关于人类身体与体内微生物是个整体的观点也受到重视,所以关于人类和人体微生物的基因组学的研究似乎很火。国内有上海交大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出色,Nature上曾有专题报道。

 

我们研究组几次想开展这方面的研究,都没有动手,学生们似乎不是很感兴趣。巧的是,近期又跟学生谈起这方面的文献来,也有学生阅读了相关文献并与研究组分享了一些认识和相关进展。上周我们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召开的双边会上,丹麦的科学家大多是关于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涉及啮齿动物的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炎症、行为、代谢、食性等等各个方面,第一次这样大信息量地接触肠道微生物与动物生理学(营养学)。

 

所以,看到《时代》杂志评选出了2012年十大医学突破中有“人类体内微生物”,自然很是兴奋,也引发了很多思考。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等、靠、拖、观望等,都不是好习惯,也绝对不是一个好学者的性格。看准了事情,有基础,有条件,就应该动手干。我不敢想象,如果我们十几年前就开始肠道微生物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但一定会有发展。记得当年是否开展leptin 方面的研究时,也思考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关于野生动物leptin 生理功能的研究,应该是我们研究组的一个特色,也很有进展。

 

看新闻,有点感想。

 

 

 

(图片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640530.html

上一篇:冬天了,想起小时候的农村
下一篇:科学家要积极参与科普活动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28 李学宽 刘钢 李土荣 刘全生 刘全慧 王守业 王宝山 王锋 唐凌峰 唐小卿 李培光 戎可 赵立平 聂广 虞左俊 余世锋 庄世宇 李宇斌 柳东阳 陆俊茜 郑永军 白桦 fansg ddsers sz1961sy crossludo yunmu zdl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