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好奇心,换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已有 6635 次阅读 2009-10-6 17:00 |个人分类:个人随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诺贝尔奖

 
好奇心换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德华)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昨天(105)揭晓,三位美国遗传学家获得摘走桂冠:加州大学生物学和生理学教授Elizabeth Blackbur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Carol Greider和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Jack Szostak教授。
 
他们的主要科学发现是:阐明了遗传物质DNA复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方面,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端粒,是保护染色体末端的遗传密码;端粒酶是合成端粒过程的一种酶。已经有些研究表明,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也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方面。这个发现对于癌症、衰老和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凤凰卫视的新闻说得比较形象:所谓的端粒就像运动鞋鞋底周围的胶带,保护鞋不受损伤。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是遗传物质的完整复制。当从染色体上拷贝遗传物质的时候,DNA的整条链必须从一段到另一端进行完整复制,否则的话,就会丢失部分遗传信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关于染色体是如何在不丢失遗传信息的条件下对DNA双链(其是DNA链的最末端)进行真实地复制,一直是个谜。获奖者的工作揭示了即使在有部分信息(端粒)丢失的情况下,在复制过程中DNA链是如何缩短和剪切的机理。Blackburn Szostak关于描述端粒的基因序列可以被分离、且插入其他机体内还仍能行使相同的生理功能的论文1982年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GreiderBlackburn关于确认端粒酶合成决定性的端粒的工作于1989年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Greider 2006年由于这项工作获得拉斯克奖(Lasker Award时曾说过:当我们开始关于端粒酶可能参与了癌症的发育过程这项工作时,我们很茫然,但一直让我们着迷的就是染色体是如何保持完整的。我们的研究过程说明,当你的研究能够解释关于某种疾病的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时,你只需要凭着自己的感觉走下去。也有人称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好奇心驱动成功研究的最好的榜样。可以说,是好奇心促成了他们今天的成就。
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创新的源泉。记得有学者说过,要以孩童对世界的好奇心理来进行科学研究。成年人需要好奇心,我们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呢?说到底还是教育问题啊,每个环节都有责任,都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单靠那些多少人计划,什么名堂的学者,是很难解决的。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另一个亮点是:在诺贝尔奖108年的历史上,这是首次有2位女性科学家获得此殊荣的一年。在当今男性学者为主的学术社会里,女性科学家能独领风骚,应该有特殊的意味。我们国家近年报道的每年的高考状元多为女生,应该有理由期望她们这个群体(未来)有非凡的成绩。
很有意思的是:Blackburn 和Greider 是师徒关系;Szostak是吴瑞先生的研究生。
(王德华根据网络信息编译,2009.10.6



(照片来自网络,致谢)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260077.html

上一篇:不理想的数据可以剔除吗?
下一篇:天安门广场上家乡的彩车
收藏 IP: .*| 热度|

9 张志东 王汉森 钟炳 杨秀海 唐小卿 迟菲 柳东阳 王力 李学宽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