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商务版)目录

已有 3510 次阅读 2016-1-10 06:58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吕启祥著《红楼梦会心录》(商务版)目录

 

黄安年受权发布    黄安年的博客/2016年1月10日发布

 

 

    昨天中午时分,吕启祥收到她所著的《红楼梦会心录》样书,这是商务印书馆责任编辑厚艷芬女史,通过特快专递寄达我们家中的,版权页上说明2015年12月第一版,大16开本,总共563页,定价80元。批量购书将在随后的一些天收到。在这以前《曹雪芹研究》和《红楼梦学刊》分别刊登了《红楼梦会心录》前言和后记。现在受权发布书中的目录。

    本书作者送交商务印书馆的时间是20115月,2013年冬修订,2015年9月在出版前又加上附言:本书在出版社已历四年,只因责编对书稿不离不弃,一往情深,才得以使之按作者意愿和样貌即将面世。

本书前言中谈到商务版增订本和台湾原版《会心录》相比,除删却几篇讲稿性质的和重复者外,均予保留;同时将本世纪以来所写的长文短章约廿余篇增入。两者分量大致相当。此番不依原会心录次序,将所有篇目按内容重新编次,分三部分:,诗意美感在会心;二,校释比照细研读;三,良师益友长相忆。

  第一部分,诗意美感在会心,作者之喜爱和研读《红楼梦》往往由此出发,亦归结于此。盖因《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凡会心处常有诗意美感在,它能开阔人的眼界,提升人的精神。作品的不朽价值无论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无不仰赖其审美品格来实现。这是作者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因而有关作品本身包括人物剖析、艺术探索、意蕴阐发等都归入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较多实证性内容。多年以来,我参加过红楼梦的校注、辞典的编纂,关注过刊物、改编,还作过某些相关作品的比照等,这一切当然离不开对作品本身的仔细校读。以前出自选集,有意舍弃了这类文章,以避枯燥;如今原会心录中的此类文章仍原样保留。如为北师大版(以程甲本为底本)校注本写的一篇书评,今天看来仍有意义;至于对人文新校本校读记和注释说明已收入《开卷录》,本书只收廿五周年述旧一文,也算一种历史的印迹。又如《红楼梦大辞典编纂旨趣述要》这篇长文写于1990,可看作是对初版的一个学术总结。需要说明的是辞典已出增订版,作者本人并未参与此项增订工作,只是将初版讹误和若干期望悉数托付修订诸君。因而辞典若因增订而充实丰富,我并无寸功;若仍沿原误或产生新的问题亦非我所能料想,更无能力、精力重检。因而本书中有关辞典之文乃是对初版而言;只是觉得当年编纂的初衷和设想并不过时,仍可供来日再修订时参考。上举师大版及辞典两文乃《会心录》中颇费心力的篇章,故略加说明。

至于第三部分,旨在记取诸多师长学友的教诲和帮助。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所依凭,灌注了前人和时贤的心血智慧。作者深知自身学术上的成果十分有限,倘若离开了众多师友的培植,那就连这一点果子也结不出来。这部分所收包括健在的和已故的,受教有深浅,交往有长短,虽一点一滴,亦当铭记。在编次上稍作区分,如记写郭预衡先生有两篇,一在先生生前,一在逝后,即分别置于前后两处。尚须提及的是因本书早已交稿,关于师友之文有的未及收入,有的限于篇幅而舍弃。只有待诸来日了。

本书时间跨度大,原《会心录》为84-90年间之作,新增的是新世纪所写,当中隔过了整个九十年代(已入《寻味录》),而本书编排又不以时间为序,因而也许有某些不协调。作者的原则是保持原貌,以为这总比强求统一要好。试想,本书中最早的文章写于1984,最近的则到2013年,将近三十年间,从行文到规范不可能没有变化。比方说八十年代各刊物对注释格式并无统一要求,尤其如《文史知识》等刊夹注即可,简明切要,我本人亦习惯于此。我理解学术规范的精神在于尊重前人和他人,不在形式;学术文章可以多种多样,不必千文一律。如今除校改错字个别篇稍有增补外仍各依发表时原样收录,望读者包容鉴谅。

本书初版时,即上世纪90年代之初,其庸先生曾为题一诗一画于书前,原件准备送作者,讵料带往上海装裱时在宾馆被斯文偷儿窃走。嗣后先生又重新书写该诗和作画,精裱相赠,作者妥为收藏,即今置卷首者。90年代,郭预衡先生亦曾赐赠手卷一幅,也是作者十分珍惜的师长墨迹,今并置卷首,以为永久的纪念。

 

题诗与画

冯其庸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为本书初版所写的字

冯其庸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为本书初版所作的画

郭预衡先生上世纪90年代书赠的手卷

 

前言

原序(冯其庸)

 

诗意美感在会心

“红楼梦”题名断想

准确性 分寸感  概括力

——“红楼”探美三题

花的精魂   诗的化身

——林黛玉形象的文化蕴含和造型特色

湘云之美与魏晋风度

凤姐形象的审美价值

秦可卿形象的诗意空间

——兼说守护《红楼梦》的文学家园

从芥豆之微看大千世界

——漫话刘姥姥

冷香寒彻骨 雪里埋金簪

——谈谈薛宝钗的自我修养

白雪红梅  人间仙品

——薛宝琴小议

直烈遭危   抱屈夭亡

----略论晴雯之死

身居权要   心存淳厚

——平儿平议

“凤辣子”辣味辨

——关于凤姐性格的文化反思

豪兴·隽才·厄运

——谈史湘云

寓深厚于平淡 似无心而有意

——读“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答问二则

不可企及的曹雪芹

——从美学素质看后四十回

作为精神家园的《红楼梦》

作为文化经典的《红楼梦》

江宁云锦映红楼

----漫说作为文学元素的红楼服饰

红楼元味沁金陵

----写给2010南京读书节

不可替代的后四十回及诸多困惑

----写在程高本刊行220周年之际

 

 校释比照细研读

填空补阙 厚积薄发

-—读北京师大出版社《红楼梦》校注本

不可妄改

关于“一花有一花之神”

《红楼梦大辞典》编纂旨趣述要

学刊姓“学”

应运而生  迎难而上

——写在《红楼梦学刊》三十岁生日之际

感恩·忆旧·图新

——写在《红楼梦》新校本出版二十五周年之际

冷观“红楼热”

彤云密布下的郁雷

——一部由红楼梦改编的话剧

《金锁记》与《红楼梦》

笔补造化  穿仄入幽

——《红楼梦》与李贺诗

孟丽君的两难选择

浮生若梦忆芸娘

绍兴会馆里的学术拓荒人

——鲁迅与“小说史略”及《红楼梦》

胡适与“红学”

沉睡五十年  今朝得共研

——喜见《胡适批红集》面世

文化名人的厄运与幸运

----写在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之际

 

良师益友长相忆  

润物无声

----记受教于郭预衡先生之点点滴滴

阔大恢宏   坚韧执着

----感受冯其庸先生治学为人的精神力量

积学集成   大家风范

——初读冯其庸《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稻香家世  翰墨因缘

----《瓜饭集》读后

通向“红楼” 幽深处

--—读蔡义江著《论红楼梦佚稿》

学术著作的上乘境界

宏观微观 齐来笔底

-----鉴赏考据 相得益彰--初读《蔡义江新评红楼梦》

在宋淇著《红楼梦识要》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

——试说文彬治“红”

见微知著 言必有中

——读陈熙中《红楼梦求真录》

卅年一觉红楼梦  赢得半生师友情

--—略记我周遭的女教授、女学者

快读《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

 

         *        *       *        *

饮水思源忆弢师

仁者风范暖人心

——忆苏一平同志

惜别艾克恩

诗人的殒落

----我所认识的袁水拍

和世纪老人聊天

——我所认识的钟敬文先生

平易·通达·睿智

——忆念启功先生

倾力栽树  甘为人梯

——怀念杨占升先生

卓琳老人对红学的关怀

启蒙发昧念师恩

----敬悼郭预衡先生

史家风范  作家文采

——我心目中的唐德刚先生

追思天佑兄

怀念端木老

我的音乐老师赵方幸

阔别五十载   相见如梦寐

----重返海南纪实

 

原版后记

后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9321.html

上一篇:赞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缅怀故世教职工专辑
下一篇:红楼梦会心录(商务版)书影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2 郭征帆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