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沉默道钉进入公众视野发声
----写于2016年元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文/2016年1月2日发布
在整个2015年,我一直在为沉默道钉进入公众视野发声。
一,出版了和李炬合著的《沉默道钉的足迹》,另有两本个人编著待出版
我和李炬合著的《沉默道钉的足迹》,已经在2015年8月底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我编著的《沉默的道钉》修订版(初版出版于2006年中英文分别出版)早已交稿,五洲传播出版社将在2016年早些时候出版。
我编著的《进入公众视野的道钉》,已经在校样中,预定2016年初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
二,配合媒体为沉默道钉进入公众视野咨询、报道和评论
1,媒体的报道(举例)
1)黄安年: 从1865到2015——《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撰述小记(载《人民政协报》2015年9月14日第11版)
2)高珈佳:数万华工与美国人民一道铺设贯通太平洋铁路--南都解密150年前的这段合作历史(载《南方都市报》2015年9月25日A14版)
3)黄安年:找回兴建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历史印记(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2期第10-13页)
4)中国铁道出版社:150年前华工赴美建筑太平洋铁路——《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9月23日)
5)人民政协报张丽:让道钉不再沉默———《沉默道钉的足迹》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载《人民政协报》2015年12月7日第12版)
6) 江门电视台记者李桐专访黄安年谈美国铁路华工话题(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2月26日)
7)《沉默道钉的足迹》序言(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2,《沉默道钉的足迹》评论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开辟“沉默道钉系列”专栏,其中已经发布《沉默道钉的足迹》评论有25篇;2015年11月29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沉默道钉的足迹》出版座谈会。
1)韩 宇:“黄安年‘沉默道钉’系列笔谈”序言
2)邓蜀生:读黄安年教授新著的题外话
3)袁清:愿《沉默道钉的足迹》尽快出英文版
4) 李炬:愿为铁路华工鼓与呼
5)郭宇:好书是“磨”出来的
6)熊安春《沉默道钉的足迹》出版座谈会发言
7)董志新:“道钉精神”天下知----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設美国铁路》
8)容晶: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随感
9)安然:公众史学领域的一枚闪亮“道钉”——评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
10)李爱丽:共享的历史 跨界的著作——读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11)李红梅:追寻历史的足迹——评黄安年教授《沉默道钉的足迹》
12)黄燕生:全面再现美国铁路华工生活的历史画卷——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13)张志华:筚路蓝缕启山林——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14)黄纪凯:沉默的力量
15) 黄纪凯:不应忘却的沉默——在《沉默道钉的足迹》座谈会的发言
16)刘 进:最好的纪念——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17)陈熙中:一部有特色的精品图书——《沉默道钉的足迹》读后
18)李沣:史实、评说、缅怀与祭奠-----读黄安年教授的《道钉》系列
19)李沣:徐继畬与太平洋铁路华工----在《沉默道钉的足迹》座谈会的发言
20)王佳欣:评《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21)王佳欣:一位从事美国移民史研究的博士生感言
22)董俊:重走华工足迹,探寻“道钉”历史——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23)郭志东: 纪念道钉:让历史不再沉默
24)王之伦:一位科技界高工的《沉默道钉的足迹》读后感
25)张胜利:影像与历史的完美结合——略谈《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的影像特色
3,作为历史顾问的《寻找道钉记忆》大型人文纪录片已经在美国和我国国内面世。
美国格律文化传媒集团和中国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金山梦-寻找·道钉记忆》,2015年8月22日在美国南加州阿罕布拉市侨报大楼举办北美首映礼,9月15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也举行大型人文纪录片《金山梦——寻找·道钉记忆》北京首映会。
三,2015年发表了近200篇沉默道钉的博文
请见《美国铁路华工博文目录(2015年)》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21月31日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946952)
四,2015年10月中实地考察加拿大中央太平洋铁路多伦多到温哥华段
今年11月7日是加拿大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的130周年,华工对于这条铁路的提前完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一些华工是从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转移过去的。
五,收集大量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基础性资料
这项工作是整个2015年间陆续进行的,会在2016、2017年间集中进行下去,以期取得阶段性成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