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扬州东门遗址

已有 3343 次阅读 2015-12-28 06:47 |个人分类:摄影图片集锦(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扬州东门遗址

扬州东门遗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1228发布

 

1212午间,在连续参观隋炀帝墓、宋夹城遗址公园后,来到扬州的东关食品一条街,从北门向前转向东的尽头就是东门,再往前就是大运河了,在东门经过修复的东门遗址是很值得仔细参观的,可惜没人介绍,也不是领队建议参观的重点,我倒是花点时间在这里较为仔细地看了始建于1200多年前的扬州东门遗址。

 

照片16张是即时拍摄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扬州东门遗址见证唐宋繁华烽火 南宋时建城壕堡垒(图)

 

华夏经纬网   2015-05-07 11:25:54  

 

 

复建的东门城楼。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东关街成为扬州最热门的旅游区域之一。不过,东关街的繁华并非只在现代,早在唐代,这里就曾“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坐落在东关街东面的东门城楼虽系新建,但其位置却自唐宋起就一直未变。东门遗址紧挨着大运河,述说着唐代以来扬州城里的离合悲欢。

  现场探访

  遗址沉睡在东门城楼下

  保留瓮城城壕等城门遗迹

  东关街西连彩衣街,东抵运河西岸东关古渡,“串联”着扬州老城区里的南北街巷,就像是活着的历史标本。

  五一期间,东关街成为旅游胜地。而除了休闲、餐饮之外,吸引游客最多的莫过于雄伟的东门城楼了。这个小长假,东门城楼对外开放,游客可以登上城楼,一眺“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繁华。

 东门城楼下就是东门遗址,如今,这些宋代扬州城留下的残垣断壁和绵延的城墙遗址,都静静地沉睡在钢化玻璃的保护之下,上面长满了青苔绿草。东门遗址目前主要发掘出的有南宋初期的瓮城、便门、露道、城壕等遗迹,以及北宋的出城露道等。

  从城门的规格来看,与此前报道的西门、北门形制相仿,瓮城、城壕等遗迹的出土,展现着宋代扬州军事重镇的地位,以及当时剑拔弩张的国情。北至漕河路,南到南通路,西到来鹤桥,东至古运河……宋大城几处城门的发现,勾勒出宋代扬州城的轮廓。历史专家介绍,宋代扬州城的规模仅是唐城的一半。

  东门遗址广场还重建了古炮台、仿吊桥、宋井亭等遗迹,再现宋代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的雄姿。如今,东门旁再添马可·波罗纪念馆,继续讲述着元代扬州城的故事。

  东门对面的东关古渡,在古时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渡口。由于漕运发达,紧靠渡口的东门曾是宋代扬州最繁华的城门之一,它也见证着扬州与运河的历史兴衰。

  城门历史

  始建于晚唐,与水门相依

  见证晚唐扬州的繁华热闹

扬州盛于晚唐,东门的历史也要从晚唐说起。据悉,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大批难民逃至江南,扬州城市人口迅速膨胀,达到50万人,城市规模仅次长安、洛阳,居全国第三。唐建中四年(783),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在蜀冈上下建子城与罗城,使扬州形成“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格局。考古专家介绍,东门曾与东水门相依,其位置大体在今古邗沟之南。

  “这条横贯罗城东西的大街,在驿桥处与南北向沿官河岸的另一条‘十里长街’交会,成为唐代扬州城中最为繁华的代表——东关街。”考古专家介绍,这里的“官河”正是汶河。“唐时城内官河横贯而过,江潮之水能够进入扬州城内,所以有了‘扬州郭里暮潮生’的诗句。”

  东关街的繁华从唐代就已经开始,但是其“相貌”却与现在完全不同。据悉,唐代东关街上有许多桥,唐诗中“入郭登桥出郭船”“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说的都是当时东关街一带的情景。

  唐代扬州是国际性大都市,是海上、陆地丝绸之路的交汇处。东关的码头上停泊着许多波斯、大食、日本、韩国的商船,外国人往来如织。唐代,东关街上邸店林立,而邸店是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这也意味着,唐代的东关街也与今天一样,店铺林立,商业发达。

  据记载,唐时东关街上有绸缎店、珠宝店、茶叶店、盐号、瓷器店、家具店,最多的是铜镜店。而当时酒楼食肆更多,还有卖“胡饼”的外餐馆。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徜徉于其间,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责任编辑:李然

 烽火岁月

  南宋年间建城壕、堡垒

  是宋大城结构最复杂城门

  北宋天禧二年(1018),江淮发运使贾宗开凿扬州城南运河,从黄金坝向南绕城至文峰塔,这使得东关门前的渡口人声鼎沸。

  南宋年间,扬州处于抗金的前沿阵地。建炎年间,宋高宗赵构命江东制置使吕颐浩、知州郭棣改筑的宋大城,按“行在”与军事要塞的格局行事。宋大城寓于唐城的东南角,面积也只有唐城的一半。

 如今的东门遗址,基本上属于南宋,但它又是唐朝开始建设的、五代甚至北宋都不断修缮过。作为前线重镇,南宋扬州的东门,修建得比唐、五代、北宋任何一个时期都精心得多。虽然原有形制没有太大变化,但城防设施明显进行了全面加固。不仅如此,东门还增修了内外瓮城、城壕、壕桥等。根据考古发现,南宋时在东门与运河连接处修筑了岛状堡垒,还在运河对岸砌有敌台,构建全方位的防御体系。

  作为抗敌前线,东门也与西门一样筑有瓮城,不过根据发掘结果并结合文献来看,瓮城在元代末年被彻底毁弃,即元代基本沿用了南宋时期瓮城,但封闭了城壕两端的水口并在城壕内修建有小型建筑。

  从目前考古发现的宋大城4座主要城门来看,虽然其始建年代不一,形制也各有千秋,但都依据地势,巧妙地利用地势的差异,完善了城防。唐宋城东门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扬州城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揭露出的遗迹现象表明,东门是4座城门中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这对于研究扬州城市建设和城市布局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印证了《嘉靖维扬志·宋大城图》中关于东门的有关记载。

  考古发掘

  2000年起先后6次发掘

  初步梳理出东门变迁

  “东门遗址先后进行过6次考古发掘。”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小迎参与过其中的几次考古发掘工作,她告诉记者,2000年初,扬州市在运河风光带的建设过程中发现城门遗址,随即,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对这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初步清理和试掘,并结合文献记载及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初步推断该区域为扬州唐宋城东门遗址。此后,配合市政改造建设,考古人员又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东门遗址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考古人员通过对东门遗址的发掘和解剖,虽然没有能明确唐、五代时期东门的形制,但是,对于东门遗址的布局变迁和沿革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考证出东门遗址始建于唐代中期,北宋时期沿用,南宋时期加筑瓮城。瓮城东向,平面为近似梯形的形状,由北墙、东墙、南墙和主城墙合围构成,瓮城只在瓮城南墙上开了一门。

  元代基本沿用了南宋时期扬州城和东门的布局结构,但是,在东门遗址的南宋时期瓮城台地东侧,考古人员曾发现有元代的作坊遗迹,表明了在元代,河道东移之后,主城墙和瓮城外原来内城壕及内外城壕之间的部分区域已经填淤并建有民居。

  通过对东门遗址的一次次探秘,考古人员也在古遗址范围内清理出了大量唐代至明清时期的瓷器、铜钱、铜器、铁器、铭文砖等遗物,尤其是出土的瓷器,涵盖了唐代至明清时期历史上的主要窑口烧制的瓷器,更在瓮城外侧解剖到的唐代灰坑中,发现有两块唐代青花瓷残片,这一发现扩大了唐青花瓷在扬州出土范围,对于唐青花瓷、唐代外销瓷以及古陶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此外,考古发掘出的铭文砖,时代跨越唐代、五代、两宋和明清,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这些铭文砖的烧造地和烧造者的归属、身份等信息,这些铭文砖对探讨扬州建置及沿革,探索宋代军制内涵及变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延伸阅读

  南宋扬州曾构建多重防御

  东门遗址在东西约120米,南北约70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清理出南宋时期东门遗址的全貌,自西向东分别为主城门、瓮城、瓮城门、出城露道、瓮城台地、城壕、东台地和水井等遗迹,这些历史遗迹,构成了南宋时期东门完整的城门防御体系。

  通过考古发掘表明,东门遗址的瓮城始建于南宋时期,据王小迎介绍,而五代北宋时期,东门虽未修筑瓮城,但主城门为外小内大的“凸”字形,并在城门北侧发现有马面的遗迹,以此构成城防体系。南宋时期,对五代至北宋的城防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以马面为基础,加筑了瓮城,同时,改变了主城门的形状,门道由曲折改为平直,门道的宽度也相应地由六七米内缩了约一半,此外,在瓮城外并增设内壕以增加防御层次,从而构成了更为完备的城防体系。因为南宋时期,扬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北双方对峙争夺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对南宋时期东门以瓮城为中心的多重防御体系的揭示,更是在扬州的首次解明,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提供了准确客观的资料,并且可以与《武经总要》的有关记载相印证。南宋瓮城城壕河道和河道护岸的发现和确认,对于研究扬州水道的演变和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来源:扬州晚报

http://www.huaxia.com/zhwh/whxx/2015/05/439207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6310.html

上一篇:搞学问不能只要E,不要P
下一篇:扬州东关食品一条街(一)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