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纪念道钉:让历史不再沉默

已有 2790 次阅读 2015-12-6 15:57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纪念道钉:让历史不再沉默

 

受权发布郭志东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126发布

 

(这里发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105级博士研究生郭志东先生的书评,感谢郭志东先生的惠寄。)

 

《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黄安年、李炬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9月版)一书,图文并茂,以最为直观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美国铁路华工的历史。历史正向我走来,是我阅读本书最直观的感受。阅读本书是一次思想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仿佛是美国铁路华工通过黄安年教授的笔和李炬先生的镜头,向我们讲述着他们曾经的苦难与辉煌。

本书作者黄安年先生30余年来一直潜心于美国移民史与中美关系史研究。早在1979年,黄先生便发表了极具份量的论文《外来移民和美国的发展》。文中,黄先生提出论断:“美国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表明,移民对于生产和技术的兴旺发达,对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移民,既不会有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也不会有美国今天的高度现代化。”(黄安年:《外来移民和美国的发展》,《世界历史》19796期)该文以相当篇幅讨论了美国华工,尤其是铁路华工,对于美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没有华工,“也不会有美国今天的高度现代化。”可以说,黄先生对于美国华工,尤其是美国铁路华工的关注,是以一贯之的。截至目前,黄先生已经连续出版了若干部专题性著作,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学界对于美国铁路华工的研究。

本书是黄安年先生针对美国铁路华工研究的又一代表性著作。目前,学界关于美国华工的研究有很多,但如黄先生这样从中美关系史角度,集中于美国铁路华工课题并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研究成果,实属寥寥。如李沣先生所说,“本书是对北美铁路华工史研究成果的汇总、提炼和升华。”关于美国华工的史料,目前大量地存在于中美两国,有的相对集中,有的则零散各处。本书的重要贡献之一,便在于详尽地披露了这些原始史料,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线索。相比于美国学界关于美国华工的研究,黄安年先生以中国人的视角,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在他笔下,美国华工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简单的符号。对美国华工群体,黄先生有着同情与理解,有着敬意与温情。

《沉默道钉的足迹》是一次面向大众的历史写作,全书图文并茂,用图片直观地呈现出不同场景的今夕对比,令读者印象深刻,可谓公共史学之表率。作者意图明显:沿着“道钉”的足迹,让“道钉”不再沉默。梁任公有言,“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而“史家目的,在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8月版,第17页)黄先生试图通过发掘美国铁路华工的历史,“回顾历史往事,重温历史记忆,探寻历史遗存,普及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不忘历史教训。”(《沉默道钉的足迹》序言)

本书同时也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丰富的一手资料,严密地论证,显示了一位史家的深厚功底。除了详尽的注释,如黄先生在本书后记中透露,本书所载的照片是从近万张图片中挑选而出,并需一一获得授权,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这种严守学术规范的坚持、尊重著作权的意识,在中国当下难能可贵。

本书的意义并不全在当下,如黄安年先生在书中坦陈:“深度探寻美国铁路华工的工作还刚刚开始。我们力图说明已经探寻的程度,有的提出了问题,有的提供的论证还有待充实,希望这本书的面世有助于推动我们的深度探寻和中美两国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更多关注。”(《沉默道钉的足迹》后记)诚如斯言,伟大的作品,并不在于直接且全面地解决问题,更多地是给人们以启迪,以引领后来者进一步钻研和挖掘。我坚信《沉默道钉的足迹》的出版将引发学界以及普通民众对于美国铁路华工的深度关注,我们也期待进一步研究成果的出现,这无疑将是本书最大的贡献。

黄先生在书中专门讨论了“美国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后遭遇美国政府公开排华的不公正和非人道待遇。”(《沉默道钉的足迹》,第186页)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记录了美国政府当年这一不光彩行径,“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律,从而成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移民史、政治史和人权纪录上最可悲的记录之一”。(《沉默道钉的足迹》,第189页)作者详述此事,意进行对比: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但我们仍然悲观地发现,与华工对美国经济发展、美国国家崛起的贡献相比,美国政府对华工的态度以及美国公众对华工群体的关注是不对等的;与华人、华侨对推进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相比,中国政府、中国学术界以及中国公众对于华人、华侨历史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美国铁路华工这一群体,更是长期地在公众视野中沉默。《沉默道钉的足迹》所采用的图文结合方式,是一次值得称道尝试,从中可见作者的良苦用心:历史场景虽已斑驳,但过往之种种仍依稀可辨;后人当珍惜时光,创造并抓住机遇,留住历史的印记,让道钉不再沉默!

黄先生将美国铁路华工的精神称为“道钉精神”——一种艰苦奋斗、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神。其实,黄先生得以完成这部著作何尝不是依靠其自身的道钉精神——默默付出而不问结果。在本书序言中,黄安年教授直言:“开展美国铁路华工的基础性研究难度大,不仅需要立项、资金和人力等量化指标到位,而且需要有一种潜心治学、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志愿奉献的精神,一种道钉精神。”(《沉默道钉的足迹》序言)

黄安年先生已退休多年,但多年来他退而不休。在缺乏制度性支持的条件下,黄先生开展学术研究无疑要克服巨大的困难。而如果有课题经费、研究团队等制度性支持,黄先生无疑将创造出更大的成绩。这一个案应当引起公众以及有关决策者的关注。厚积薄发是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特征,60岁之后更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学术黄金时段。季羡林先生说,“我的学术研究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施汉云:《我眼中的季羡林》,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正是在这段时间,季先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如《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等,相继问世。“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危害无穷,创新退休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

多年来,许多人倡导建立弹性退休制度,但至今未见制度有明显松动。张志平先生在指出现行制度对理工、人文区别对待后,直言:“现行退休制度和各单位的做法,是繁荣和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体制障碍。文科一流学者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各单位在退休一事上区别对待院士和文科一流学者,让文科一流学者过早结束学术生命,损害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破坏了学术界友好、团结的局面,助长了重理工、轻人文的不良社会风气。为充分发挥文科一流学者的聪明才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各单位应创新退休制度,对文科一流学者实行终身聘任制。”(张志平:《创新退休制度繁荣和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社科纵横》20142期)诚哉斯言,中国退休制度若按此思路进行变革,人文社会科学将随之面貌一新。更多的、如《沉默道钉的足迹》这样的优秀著作,将出现在读者面前。

 

 

20151129在中国华侨博物馆举行了《沉默道钉的足迹》出版座谈会,图为郭志东在会上的影像,照片7张是著名摄影家梁立拍摄的。

1

 

2

 

3

 

4

 

5

 

6

 

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41413.html

上一篇:请尊重曹雪芹
下一篇: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专栏悼黄绍湘先生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