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0月29日上午北京时间发布
“1871年,成立不久的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定修建一条像美国那样贯穿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几经周折,1880年4月破土动工,但是进展缓慢。1881-1885年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发扬建设美国铁路的艰苦奋斗精神,仅凭铁锤、钢钎等简陋工具,穿过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难以逾越的山脉,终于在1885年11月7日在克莱拉奇地区打下最后一口道钉,贯通加拿大全境的太平洋铁路,为加拿大的国家统一,推动加拿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前言2006年10月,五洲传播出版社,中文版和英文版)
今年11月7日,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贯通的130周年。为了缅怀和追寻当年加拿大铁路华工的足迹,笔者10月17日-24日在加拿大停留,乘坐太平洋铁路自多伦多到温哥华(17-21),并在温哥华继续追寻(21-24)。短短的一周时间里,让我目睹了这条铁路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看到了一些历史遗存和人们对当年沉默道钉的怀念之情。
今天我们需要深入追寻和研究加拿大铁路华工建设加拿大铁路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同时探寻铁路华工在祖国家乡五邑地区活动的方方面面,厘清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之间华工参与建设的关联。寻找更多的铁路华工后裔,为加拿大铁路华工的沉默道钉们发声,我国近代史上远扬美洲的农民们树碑立传!
下面重发“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引言
*****************888
“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引言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三部分
(2006年10月)
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建立,西部仍多是未经开发的荒野,贯通大陆东西的交通极不方便。1871年,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英文字母缩写为B.C,故又称卑诗)加入加拿大联邦,成为一个行政省,提出以修建贯通大陆,能将卑诗与加拿大各省连接起来的太平洋铁路为协议条件。几经周折,1878年加拿大议会决定修建太平洋铁路。1880年4月,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开始动工兴建。铁路东起蒙特利尔,延伸到大西洋岸边的港口城市哈利法克斯;西延至温哥华市,全长38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从落基山到太平洋海岸的西段工程十分艰巨。加拿大首任联邦总理麦克唐纳强烈主张雇用擅于修建铁路、工资低廉、易于管理的华人劳工。华工比白人劳工吃苦耐劳,而且勤劳敏捷、工作效率高,深得白人工程师的好评。太平洋铁路中最艰险路段的开山凿石、填铺路基等最繁重的工作全部是由华工完成的。
据加拿大华人移民皇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说,1881年1月至1884年6月,共有15701名华人进入加拿大,在铁路建设的4年间则达17000多人,其中1万多人是直接从中国来的。有记载称,1880年6月至1887年7月间,有2.5万名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占当时卑诗省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太平洋铁路修建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在雷夫斯托克至温哥华的400公里的路段上,特别是弗雷泽河与汤普森河最为崎岖的地带,两岸峭壁悬崖、重岩叠嶂,古木遮天蔽日,脚下无一寸平地。华工于1882年至1883年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地区建筑涵洞100多个、桥梁数十座,开凿隧道几十公里。在筑路过程中,华工有死于工程事故的,如岩石爆破、隧道塌方、架桥落水;有死于积劳成疾和疫病流行的;甚至有受人为折磨虐杀的。仅1882年一次塌方,就有数十名华工被活埋。华工常在落基山中的密林荒野工作,山高水冷、熊罴出没,居住条件非常原始简陋,生活环境恶劣可怖。卑诗省的作家威廉在他写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建设者》一书中叙述说:“他们全月的粮食供应是一袋米(50磅),仅足以维持他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消耗的一半。……1884年,有2000华工名为死于坏血病,实际上是饥饿而死的。”在筑路的5年间,华工究竟死了多少人,难以精确统计。有人说整个弗雷泽河谷每一英尺铁路下面都有中国人的尸骨,称得上是“死亡河谷”。据《华人在B·C》一书估计,有1500名华工死于铁路建设中,正是“千岩万壑创新路,铁路华工泪斑斑”。1891年,维多利亚中华会馆就从弗雷泽河谷收集到300具华工尸骨,运回中国安葬。
正是由于华工的艰苦劳动和重大牺牲,1885年11月7日,太平洋铁路公司创始人之一唐纳德·史密斯才得以在卑诗省的克莱拉奇地区砸下了“最后一颗道钉”,标志着北美最长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它连接了加拿大的东部和西部,化解了卑诗省加入美国的危机,也给加拿大的工商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麦克唐纳总理在议会上宣布:“没有华工的巨大努力,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就不能按计划完成,加拿大西部的资源就得不到开发。”17000多名华工对加拿大的领土完整、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1885年太平洋铁路竣工后,加拿大政府通过了《华人入境条例》。从那时起至1923年,中国移民每人入境必须缴纳“人头税”,数目从50加元一直涨到500加元。尽管如此,怀着发财致富梦的华工廉价劳力还是不断涌进加拿大。加拿大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经常骚扰华工,1907年,温哥华发生了大规模的捣毁华人商店、抢劫华人财物、殴打华人事件,滋事者声称“要白人的加拿大,不要廉价的亚洲劳工”。1923年6月30日,加拿大政府正式通过了禁止华人入境的排华法案,规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员、留学生和个案以外,禁止华人进入加拿大境内。排华法生效前已经进入了加拿大的华人要向所住地区当局报到,每次出国最多只可逗留在境外两年。加拿大的排华法令阻止了华人入籍和其家属来加拿大团聚。据统计1931至1941年的10年间,加拿大华人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一以上,使得在加拿大处境本已十分困难的华人更加窘迫,并且在几十年中,形成了单身华人的畸形群体。由于大多数华人不能说流利的英语,往往避居唐人街,做些白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如洗衣、三文鱼加工等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主的“苦力”,也有一部分人经营餐馆、杂货店等。面对排华浪潮,在加华商创办了中华会馆、致公堂等社团,维护华人权益。直到1947年,加拿大国会才正式废除1923年的排华法。
1967年加拿大实施新移民法,华人第一次取得了平等的移民待遇,开始了华人移民加拿大的新时期。加拿大华人“单身汉社会”逐渐消失,新移民中儿童和青年人占80%以上,人口教育和文化素质有很大改善,开始改变长期以来屈居社会底层的地位。华人中大量专业技术移民的增加和华人留学生“移民化”,使华人成为加拿大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都比较高的新移民群体。同时,华人就业率高、就业面宽,白领职员的比例增加,其经济、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各地唐人街已不再是华人积聚的贫民窟,而是为华人提供商业、文化和社会服务的中心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并以其特有的中华文化色彩,成为加拿大多元文化交流的一道风景。
(《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引言--《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三部分》原载《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106-107页,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说明:该书于2006年10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用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出版。学术交流网2006年12月13日发布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0508&cid=21)
另见:
(《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引言--《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三部分》载《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153-155页,白山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建设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先锋引言--《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三部分》载《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第155-157页,台北华艺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繁体增订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