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上海衡山路的中国铁路劳工纪念碑答观察者网T记者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9月20日晚上美东时间;21日上午北京时间发布
9月20日收到来自就职于观察者网(www.guancha.cn,位于上海市番禺路的互联网媒体)的一位年轻编辑TLF先生的电子邮件说:“这几天看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劳工在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文章,昨天也到上海衡山路的中国铁路劳工纪念碑去参观了一下。我发现您对这个话题非常关心,所以想向您请教几个问题,恕我冒昧。”“上海的这个纪念碑是美国伊利诺斯州在1991年捐赠的,好像也是国内唯一以此为主题的一座纪念性建筑。不过我想了解一下,当时伊利诺斯州什么会捐赠这座纪念碑,而且是以政府的名义,不是以创作者Gloria Connan的名义,上海市政府当时又是什么态度。毕竟当时中美关系并不是很顺利,我以对于这段历史比较好奇,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回复!”
我想说的是,首先欢迎有更多的媒体对美国铁路华工和加拿大铁路华工的关注,因为今年是大批华工参加修筑美国第一条太平洋铁路的150周年,又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的130周年,没有华工的参与和作出的巨大牺牲,这些铁路是无法提前完成的。他们迄今还是沉默道钉弱势群体,还少为人知,许多历史真相尚待揭开。他们并非如某些电视媒体或书中所言是什么闪闪发光的“金色道钉”,我们的媒体人有责任为他们发声。
其次,如你所言“上海的这个纪念碑是美国伊利诺斯州在1991年捐赠的,好像也是国内唯一以此为主题的一座纪念性建筑。”迄今我国尚无一座国人自己雕塑和竖立的纪念铁路华工的纪念碑,尽管我已经多年的呼吁,我们还没有见到落到实处的纪念碑在我国一个地方落成揭幕,这是令人遗憾的,这也说明,国人包括文化界对此了解甚少,而这类纪念碑在美国已经相当的多了。我和李炬合著的《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美国铁路华工》(2015年9月中国铁道出版社)中的D2纪念碑堂部分(196-203页)就集中谈到这个问题;
美国一些城市和社团组织在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立碑纪念和缅怀铁路华工。1957年在犹他州金道钉国家历史遗址博物馆旁,建有金色道钉纪念碑。1964年美国内华达州纪念建州100周年,建立了华工纪念碑。1969年太平洋铁路通车100周年时,美国犹他州立碑纪念。 1976年9月5日,南加州华侨历史学会建立了南太平洋铁路与圣费尔南多大隧道华工纪念碑。1979年4月28日,天使岛木屋羁押所举行纪念碑揭幕典礼,黑色花岗岩石碑上刻着“别井离乡飘流羁木屋,开天辟地创业在金门”。2003年在美国加州圣路易奥比斯波的纪念碑上写着“开路先锋”。每一座丰碑,都铭刻着华工先辈们的功绩,都承载着深厚的情谊。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由三千枚道钉组成的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
关于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由三千枚道钉组成的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书中是这样写的:位于上海广平路、衡山路口街头花园内的中国铁路纪念塔。纪念塔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捐赠的,用以纪念13000余名为建设美国横贯大陆东西太平洋铁路而献身华工。塔体由当年建设铁路的三千枚道钉实物焊成,联成一线,盘绕而上,成为中美两国友好交往的见证,纪念塔正面用中英文写着:“中国建路工人所作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本纪念塔用三千枚道钉塑造,以表彰他们的业绩,并象征伊州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持久友谊。美国伊利诺斯州政府赠。州长詹姆斯 R·汤普森 塑造者格洛尼亚·柯南 一九九一年一月六日。”该塔于2006年9月改建,并在塔的侧面刻有“道钉绿地 改建于2006年9月”的字样。这是黄安年首次实地考察。可参见
《坐落在上海的中国铁路华工纪念碑》博文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11月16日发布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131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44555
《瞻仰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原载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7月16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44555,图示中英文碑文为黄安年拍摄]
我在2006年出版的《沉默的道钉》(五洲传播出版社中文版,英文版),2010年出版社的《道钉,不再沉默》(白山出版社),2014年出版社《道钉,不再沉默》(台湾华艺出版社繁体增订版),均有关于此纪念塔的照片和记叙。
关于上海市政府的态度,请直接向市政府询问求证。
照片2张是自己在现场拍摄的。
1,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