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庄公家乘》族谱中北美铁路华工包工头李天沛、李天宽、李祐芹、李弈德记载的影印照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3月18日发布
今年9月10日,参加了9月8-9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后,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等院校的学者专家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学者专家总共三十来人,来到五邑侨乡江门参观访问。五邑大学副校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向来访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正式宣布:台山市大江镇水楼村保存的16册46卷本的《李文庄公家乘》族谱,完整披露了在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过程中李氏家族李天沛、李天宽;李佑芹;李弈德等三代(24-26代)包工头的名字。清晰地反映了这三代四人在李氏族谱中的血缘联系。去年11月19日笔者发布《台山李天沛、李祐芹族谱研究联想》(见下文)
为清晰起见,这里选择7幅清晰原件的影印件,感谢黄海娟2014年11月惠寄。
1,
2,
3,
4,
5,
6,
7,
***********************88
台山李天沛、李祐芹族谱研究联想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11月19日发布
昨天的博文《从北美铁路华工包工头李天沛、李祐芹族谱在台山市大江镇水楼村被保存谈起》(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11月18日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844416)言犹未尽,需要补充说几句。
在北美铁路华工家乡台山五邑地区的族谱被海内外学术机构和民间保存的,并不限于台山大江镇水楼村的《李文庄公家乘》族谱,但是把这类族谱和北美铁路华工联系起来并加以甄别和确认,绝非轻而易举的事。这不仅需要族谱研究者,社会学历史学工作者的艰辛考察,也需要保存族谱人士和机构的发掘和研究,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探寻。
作为第一步,需要就现已保存的族谱中,寻找19世纪中后期在五邑地区繁衍的家族。
第二步,寻找这些家族在当代的继续繁衍的后人,通过尽可能发掘文字或实物遗存,以及口述回忆来判定先人中有无当时的铁路华工。
我们已经看到,五邑大学的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在族谱研究和北美铁路华工的关联上,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们通过研究台山大江镇水楼村的《李乔木公家族史》谱即《李文庄公家乘》族谱,确认北美铁路华工包工头李天沛、李天宽、李祐芹、李弈德三代四人家族成员身份,从而揭示了台山地区海外移民家族网络的特色。
今年5月17日笔者的博文《再谈从李天沛招聘华工赴美建筑中央太平洋铁路说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95266.html),博文谈到:“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李文庄公家乘”是光绪年间修的李氏族谱,共46卷。族谱是在美国同宗族人寄回给李敬生的,可是收到后,他发现其中有4本缺失,便一一去走访各村,把缺失的几本都复印了,凑齐整套。李敬生做了抢救的工作,因为李天沛等人的名字就是在缺的几本中“打捞”出来的。昨晚(5月16日),我和梅伟强教授通了电话,他说,2012年7月那次调查是他和五邑大学黄海娟博士一起去的。他们有“李文庄公家乘”是光绪年间修的李氏族谱,共46卷相关内容的复印件。显然对于李天沛的故乡——台山大江镇水楼乡的追踪调查和对46卷的“李文庄公家乘”是光绪年间修的李氏族谱的深入研究是很重要的。”
今年5月22、25日,我收到了五邑大学黄海娟博士寄来的“李文庄公家乘”相关影印件珍贵资料。5月23日,笔者博文《李文莊公家乘》家谱中松庵房支系记载了招聘铁路华工的李天沛等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96880.html)披露了证实李天沛、李天宽、李佑芹、李弈德在《李文莊公家乘》家谱中松庵房支系中的身份。
今年9月10日,参加了9月8-9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后,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等院校的学者专家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学者专家总共三十来人,来到五邑侨乡江门参观访问。五邑大学副校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向来访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正式宣布:台山市大江镇水楼村保存的16册46卷本的《李文庄公家乘》族谱,完整披露了在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过程中李氏家族李天沛、李天宽;李佑芹;李弈德等三代(24-26代)包工头的名字。清晰地反映了这三代四人在李氏族谱中的血缘联系,
像这样的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到:最近找到的台山县山背村陈氏族谱。笔者在2014年10月4日发布《台山山背村陈氏族谱发现的重要价值》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32980.html)中写道:“这份珍贵的山背村保存的陈氏族谱中,在第22世乾隆庚戌年(1790)至同治癸亥年间(1863)记有“宜相(学淳长子)生三子,长毛齐(毛齐故於金山)”。在第23世道光辛丑年(1844)至同治年间(1862-1874),记有“毛齐(宜相长子)(毛齐号齐宗金山身故)。”
我看到了从17世(顺治壬午至1705康熙乙酉年间)[按:顺治朝十八年间没有壬午年,顺治元年(1644)为甲申年,距其最近的壬午年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到1985年后的第26世及27世族谱中,详细记载了在美国的族人名字。
其中第24世(1868年同治戊辰年至1875年光绪乙亥年间,族人记有8人在美国,含“连炳(光宗三子)在美国”,“连弟(光宗次子)在美国”,“孔昌(松宗长子)生一子,达群,达群在美国”,“华灵(本宗之子),在美国”,“秀灵(巨宗次子),在美国”,“祖灵(巨宗长子),在美国”,“孔騤(相宗之子),在美国”,“浩源(根宗之子),在美国”。
第25世(1885年光绪乙酉年至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年间),记有12人在美国,含“琨钊(孔祥长子),在美国”,“琨彬(孔祯次子),在美国”,“北相(孔庭之子),在美国”,“孟家(孔周之子),在美国”,“国南(孔福之子),在美国”,“孟栢(孔森长子),名胜煦,在美国”,“观稔(孔浓长子),在美国, 观稔即庭欢”,“观添(孔深次子),在美国”,“观稳(孔深长子),在美国”,“达群(孔迪之子),在美国”,“庭想(孔浓次子),在美国”,“孟翘(孔阜之子),在美国”,“迎春(仕威之子),在美国”。
1930年-1985年后的第26、27世族人在美国的记有在美国的有23人之多。
梅伟强、关泽峰著《广东台山华侨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5月版)第4页曾写道:“1841年(清道光21年),广海镇背山村陈毛齐(号齐宗)于美国旧金山去世。他是美国华侨先驱者之一。”第33页又写道:“台山人侨居美洲,是先从美国开始的。”“据上川岛《甘氏族谱》记:“泽浓公,富于冒险性,以家计相迫,于道光初年(1821年)搭帆船往美洲焉。又《山背乡志》记:“陈齐宗(又名陈毛齐)道光辛丑年(1841年)故于(美国)旧金山。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有关台上先侨最早踏足美国的文字记载材料。”
这部台山山背村族谱告诉我们家族网络对于连续不断的远洋美国潮的重要意义,这里还不包括在美国站住了脚的华人华侨联络在山背村周边附近亲友通过各种方式来到美国的名单。
另外一个家族移民图的例子是,《周运中家谱和周运中家族海外移民图》(见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4月23日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87614.html)文中谈到:
2005年初开平塘口镇龙安里周氏家族的1873-1971年间纸本文件一批300件是宝贵的家族史文献资料,资料显示,周运中1874年(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生于美国金山大埠,这时距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已经五年,而距1882年美国排华法律尚有八年。其父周成略情况不详。对于周运中之父与华工建设北美铁路的关系尚待研究认定。
张国雄教授是五邑大学副校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在近四年前撰文《近代五邑侨乡国际移民网络的构建----以开平周运中家族为例》(载广东侨网/电子刊物/华侨与华人,2010年第1期)提出了的学术见解。(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87268.html)值得深入研究。
9月11日,我们在开平仓东村参观谢氏家族集聚区时,也也看到了这样的族谱图。13日,笔者撰文《重视探寻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中族谱研究》,文中写道:
我们已经在一些点上获悉一个半世纪前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活动遗存印象,但是联成线和面尚需做一系列基础性调查工作,其中就包括寻找和发现当年华工的墓地的详细信息,探寻他们的后人,查找保存的族谱、家谱。9月10日,我们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族谱,9月11日在开平仓东村谢氏家族集聚处,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族谱图,尽管我们还不清楚在族谱图中哪些人是和美国铁路华工直接相关,但是为我们探询这一家族的海外移民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当年美国铁路华工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是通过村落的家族和亲友联系图经由先前去过美国的华人华侨来进行的,而一些老广东地区的包工头则通过其中的家族图谱中的某些人来扩大招募影响的。在进行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华工基础性救研究中需要十分重视族谱及其关联研究。
至于9月8-9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石坚平教授提交的《四邑银信中的乡族纽带与海外移民网络--以广东省台山县三八镇吉都里余氏家族书信为中心的考察》论文,很有学术价值,
(见《有感于石坚平教授对台山吉都里余氏家族书信个案调查》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9月23日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30016.html)
这篇论文虽然考察的时间起自民国初年,不能说明和华工建设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直接关联,但是如果深入追溯余氏家族在美国的活动,获得进一步的资料,那么有助于从余氏家族的个案解开他们是否可能参与早期美国的淘金或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活动。石坚平教授考察的脉络和线索很清晰,多份书信说明,宣统三年(1909)余椿中从美国回唐返乡居住; 1911年春,他离乡返美,而他胞兄余瑞中在信中托其帮助管教其子。民国八年(1919)五六月,余椿中之子余璇和赴美。民国十年(1921)余椿中再次由美回乡。许多书信同时表明作为移民美国的核心人物余椿中,具体帮助了诸子侄成功安排移民美国,含接收来美求财信和求购出世纸信、出世纸递交海关、预支进关费用,制作口供纸,安排比对口供,办理护照纸和船费,安排船位,寻找进关证人,叮嘱证人牢记口供,通知赴美、迎接到客,交付款项等。这些书信实物均很有价值,说明我们的研究需要将美国和国内的研究资料有机联系起来,将书信、口述、家谱、族谱、方志等考察和研究结合起来。
照片16张是根源黄海娟博士提供的《李文庄公家乘》族谱选拍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44523.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黄安年博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