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国太平洋铁路合拢庆典究竟有无华人参加?

已有 3625 次阅读 2014-11-29 10:12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太平洋铁路合拢庆典究竟有无华人参加?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1129发布

 

   在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中,对于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具有无可替代卓越贡献的华工,有没有华人参加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许多著作说法不一,和文献记载相比,当时的照片是更为有力的证据,因为就150年前的照片技术来说,难以有现在的照片换头术等人为造假技术,当然不排除拍照人的倾向性拍摄。

日本大森实所著的《铁路大王斯坦福》(199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在书中“斯坦福的第一槌”子目中写到:“为了纪念东西铁路的大会合,加利福尼亚一为名叫大卫·休斯的富商捐赠了一枚黄金轨钉,这轨钉比一般的轨钉要大一倍,直径大约有6英寸(15厘米)多,钉身是用18K金铸成,外表镀了金,上面刻有对铁路建设有功者的名字。

这轨钉在1892年被拔起,赠给了斯坦福大学,并由查尔斯·库罗卡所创造的银行--库罗卡银行(1986年并入威尔斯·华国银行)代为保管。

后来为了便于展览,这枚轨钉于1954年再度归还给斯坦福大学,存放在该校的博物馆中。

另外,内华达州也捐赠了一轨钉;和斯坦福同车去的亚利桑那准州长也钉入了一支金、银、铁合金的轨钉;还有爱达荷、蒙大那也都捐赠了金、银轨钉。

据说当时前往旧金山的陆军骑兵第21连队的5个中队也参加了这个典礼,他们的管乐演奏使整个会场的气氛都变得热闹非凡。

斯坦福敲下了黄金轨钉第一槌。这一槌只是做出一种姿态,银槌掠过轨钉,落在铁轨旁边电报线的信号器上。该信号器直通华盛顿,全美各地教堂都跟着响起了钟(声),庆祝这分凡的时刻。道奇少将和蒙塔吉两为技师互相握手致意后,庆祝酒会正式开始。

记录上关于参加典礼的人数的报道有很大的出入,有800人的,也有3000人的,不过从照片上看,大概也只有500到600人左右,里面有少数女性,很可能是家属。

随着铁路的连接完成,铁路旁的电报线工程也完成了,历史性的会合就这样完成了。

安·犹大在马萨诸塞州她哥哥家听到了第一声喜钟(声),但他拒绝任何记者的采访,只向亲友透露:

‘很凑巧,5月10日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子,感觉好像是在天之灵的塞欧道亚降临到普罗蒙特利山丘上!’

CP铁路的技师长史特布罗吉,带着穿蓝色长裤、留着长辫的华人现场监工也来到会场上,向广大宾客们阐述众华工们的劳苦功高。然而在整个典礼过程中,犹大没有被提到过。后来,斯坦福请画家将当时会场情况记下来,并特意吩咐他在铁路旁参观的人群中加入了犹大的画像。

威尔斯·华国公司最后一班货运马车的车夫--凯尼和格尔两个人,也乘马车前来参加了盛会。凯尼喝得大醉,他不胜感慨,满怀热泪地说:

‘我在这片沙漠上已经整整跑了不下13年了。’”

(第152-153页)

 

笔者在《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14年台湾繁体增订版)《太平洋铁路在普罗蒙特里丘陵处胜利接轨》(2009710)一文的(三)(七)(八)部分沿用《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06年五洲传播出版社)和《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2010年白山出版社)中的叙述。(见下)

    (三)

   橫貫大陸太平洋鐵路匯合前,有八位元華工入選最後鋪軌工程。1869510這一天,在加州薩克拉門托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在遊行隊伍中,竟然連一個華工代表也沒有。納薩尼爾·貝內特法官,在發言中說:“在加州人民的血管中,流著四個當代最偉大民族的血液,有法國人敢打敢沖的勇猛勁頭;有德國人的哲學頭腦和堅定精神;有英格蘭人的不屈不撓的毅力;有愛爾蘭人不知憂愁的火暴脾氣。它們各自做出一份恰如其分的貢獻。”他在發言中隻字不提華工所作的貢獻。這時,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四巨頭之一、招募華工的倡議者查理斯·克勞克感到很尷尬,便十分巧妙地以一句話提醒大家:“我願意提請各位注意,我們建造的這條鐵路能及時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貧窮而受鄙視的,被稱為中國的勞動階級----歸功於他們表現著異的忠誠和勤勞。”這一講話被譽為美國移民史中著名的“一句話歷史”。

   [見黃安年編著《沉默的的道釘——建設北美鐵路的華工》第70頁,圖81選自NationalPark Service中央太平洋鐵路歷史圖片博物館。據1869515,《金山新聞》(San Francisco Newsletter)的記者描述了在普羅蒙特裏的慶祝會的最後場面:“工程全部結束時,J.H. 斯特羅布裏奇(Strobridge)邀請華工們在他的車廂中進晚餐。當華工們進入時,所有的賓客和官員都一起歡迎他們,他們作為從族群中選出來的代表在修建鐵路的過程中做出巨大貢獻”“頌揚讚譽之詞顯然讓華工們也感受莫大快樂。”(A Report for the San Francisco Newsletter,May 15th 1869, described the final moments of the celebration atPromontory”When the railroad was completedon May 10, 1869, an eight man Chinese crew was selected to place the lastsection of rail – a symbol to honor the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 of theselaborers. A few of the speakers mentioned the invaluable contributions of theChinese ... " NationalPark Service]

 

 

   (七)

太平洋鐵路接軌會師的照片,這是慶祝典禮前的佈景,左邊是中央太平洋鐵路燃燒木材的火車機車,右邊是聯合太平洋鐵路燃燒煤炭的火車機車,標誌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人們慶祝兩支鐵路鋪軌的匯合,慶祝北美大陸鐵路的正式貫通,但是我們發現,作出了傑出貢獻和巨大犧牲的華工無一人在場。

[見黃安年編著《沉默的的道釘——建設北美鐵路的華工》第72頁,圖85,選自Gettyimages,另選自選自National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Andrew J. Russell,收藏

National Archives andRecords Administration 收藏Andrew J. Russell, Imperial View, "Layingof Last Rail." Courtesy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069jpgCourtesy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http://www.archives.gov/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Administration

http://www.archives.gov/global-pages/email-spam-notice.htmlhttp://www.archives.gov/contact/index.html]

 

   (八)

1869510,最後的金色道釘釘入路軌時,正式宣告了被譽為世界鐵路史上一大奇跡的橫貫美國東西的大動脈建成。兩支建設隊伍的工程師們分享香檳、啤酒,慶賀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儘管華工為這一國家工程作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貢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中國人並沒有被邀請參加會師典禮。

[見黃安年編著《沉默的的道釘——建設北美鐵路的華工》第73頁,圖86,選自IMAGINCHINA,另選自(APPhoto/Union Pacific, Andrew J. Russell) Union Pacific Historical Collection orThe Swackhamer Pacific Railroad Stereograph Collection;中央太平洋鐵路歷史圖片博物館Charles R. Savage等。]

    (上见第117120页)

  需要说明的是在1869510铁路合拢的庆典上,尽管我们看到了个别华工在场,但是否受到正式邀请,依然是需要仔细证实的问题;斯坦福在打下第一槌金色道钉时华工是否在他身旁,华工是否处于当时场景的显著地位同样是需要认真甄别和澄清的。

 

[]赵汝诚博士著,邓武译《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与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一书提出:“陈苏诚所说,‘尽管华工们的所作所为堪称英雄业绩,但他们并没有被邀请参加太平洋铁路热烈的竣工仪式。’”(译者注,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华人学者中的误解,实际上,至少八位华工代表在太平洋铁路竣工仪式上铺设了最后一根铁轨,之后他们还接受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宴请。)

(第36-37页)

 

下面两张照片说的是201498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张少书教授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供的报告PPT的见解。

1

 

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47160.html

上一篇:智能手机可能带来那些通病?
下一篇:简单数学 全球华人有多少?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3 蔡小宁 李兆良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