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感谢当代工笔画著名画家赵嘉赋先生惠赠墨宝

已有 4654 次阅读 2014-10-9 06:20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09)|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感谢当代工笔画著名画家赵嘉赋先生惠赠墨宝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10月9日发布

 赵嘉赋先生长期在部队任职直到师级领导成员,又是当代工笔画著名画家,他不是科班,却创作出许多科版画家未能创作出来的成果,已经70岁的他,在工笔画坛上成果累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87年创作了工笔山水长卷《胶东千里图》(长35、宽0.8,绢本);2008您创作了高歌沂蒙山区建设新貌的工笔新城市界画《沂蒙新韵》(长16、宽1.8);经过三年零六个月的时间的日以继夜的努力,2014年初,又完成了工笔重彩巨卷《日照海天鲁东胜境》(长66、宽2)等。

930,我们有和赵驾赋夫妇聚餐,昨天傍晚时刻,我们来到他们家中,观看最近临沂电视台拍摄的对赵先生专访的记录片,赵先生还亲自为我们详细讲解他的创作历程和部队对他创作的影响,尤其是三幅代表作的创作情况。十分感谢赵先生赠送的墨宝。照片四张是现场拍摄的。

1

 

2

 

3

 

4

 

****************************8

赵嘉赋

赵嘉赋,中国画家,1944年出生于中国山东莒县,代表作品胶东千里图。

中文名

赵嘉赋

别    名

字石荀,号浮来山人

出生地

山东莒县

出生日期

1944

职    业

画家

代表作品

胶东千里图

基本信息

赵嘉赋(1944-),字石荀,号浮来山人男,山东莒县人。现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工笔山水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画院常务副院长。

 赵嘉赋

1学艺生涯

出身艺术世家,七岁学画,初学油画、水粉,后专攻中国传统工笔国画。曾师承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高天祥教授,并亲聆国画大师李可染、工笔画大师潘洁兹、著名山水画家梁树年林凡姚治华等名师教诲,擅长工笔花鸟、山水,近年来主攻工笔山水。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奖代表作三十五米工笔绢本山水画长卷《胶东千里图》,这幅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笔山水画卷, 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李可染大师生前读此画卷,给予高度评价,并亲笔为其题写画首。许多著名艺术家、评论家为其题字、作评。此图获中国首届工笔画大展金钗特别荣誉奖。为此,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艺术委员会副理事长、著名画家林凡教授为其书写了长篇评论文章,高度赞扬其作品的时代价值和画家的才华与毅力,文章在中国文化报发表后引起极大轰动。

2主要荣誉

在中国首届工笔山水画大赛中,他的作品《姑余山图》荣登榜首,获大赛一等奖。早在一九九零年,他作为中国著名艺术家应邀赴日本国展览讲学时,他的《昆嵛金秋图》等多幅作品被日本美术馆收藏。为此,中日友好协会授于他"传播中日文化光荣使者"的证书与称号。中国国家领导人如前国家主席杨尚昆、人大委员长万里、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女士、现任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先生等都收藏了他的作品。他的不少作品被作为国家政府礼品赠送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元首及要员。赵嘉赋的作品意境深远、用笔独到、风格独特。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奖代表作三十五米工笔绢本山水画长卷《胶东千里图》,这幅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笔山水画卷,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李可染大师生前读此画卷,给予高度评价,并亲笔为其题写画首 。许多著名艺术家、评论家为其题字、作评。此图获中国首届工笔画大展金钗特别荣誉奖。为此,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艺术委员会副理事长、著名画家林凡教授为其书写了长篇评论文章,高度赞扬其作品的时代价值和画家的才华与毅力,文章在中国文化报发表后引起极大轰动。画家为创作《胶东千里图》,跋山涉水,环山东半岛步行三千余里,足迹踏遍胶东山山水水,海岛渔村。此图获中国首届工笔画大展最高荣誉奖——金钗奖。

正如中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赵先生题赠一样,无论从人品还是画品来看,赵嘉赋都是中国当代很有影响 和发展前途的著名工笔画家。[1] 

3社会任职

赵嘉赋先生现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工笔山水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画院常务副院长。

http://baike.baidu.com/view/1312662.htm?fr=aladdin

 

·                           赵嘉赋工笔山水画展在我市开展

·                           来源:日照日报发布时间:2014-06-19 08:38 [打印] []

·                              618,由市文联主办的日照海天———赵嘉赋工笔山水画展在市博物馆开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世增,市政协副主席毛晖明出席开展仪式。
 
赵嘉赋1944年出生在莒县夏庄镇,现为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工笔山水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常务副院长。他以故乡日照为创作背景的工笔山水画巨卷《日照海天》,创作历时三年零六个月,描绘了日照海港的繁荣,新时代城乡建设的新貌,文化艺术的深沉浓郁,融会了众多古今典故和自然景观。
 
据了解,此次展览还有赵嘉赋先生的工笔山水长卷《胶东千里图》《沂蒙新韵》等40余幅作品。(记者张源)

http://www.rznews.cn/news/folder16/201406/2014-06-19365352.html?jdfwkey=o8w2f

*****************************8

 

工笔山水画名家赵嘉赋返乡莒县办专题报告会

2014-06-2909:46:55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29日电 追梦成真不忘根,魂牵梦萦故乡情。近日,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笔山水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华侨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常务副院长赵嘉赋专题报告会在莒县夏庄镇中心初中举行。当地学校师生及镇党委机关干部近5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赵嘉赋以“追梦成真,大爱梦圆”为主题,回顾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军旅生活和书画创作历程,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感悟,告知大家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书画的创作需要灵感、精神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在绘画上,他始终把沂蒙精神与大好河山有机融合,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赵嘉赋的报告内容丰富、思想深远,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深深感染了在场的观众。

赵嘉赋,莒县夏庄镇夏庄二村人。他的作品意境深远、用笔独到、风格独特,他创作了《胶东千里图》《沂蒙新韵》《日照海天》,成为第一位独自完成三部工笔系列山水长卷的画家;其中,《日照海天》用时三年六个月,长66米、高2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工笔山水长卷。三部长卷构成的齐鲁工笔山水系列,为当代工笔山水画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姜成娟葛有富)

http://www.sd.xinhuanet.com/wxpd/wxpd/2014-06/29/c_1111365748.htm

赵嘉赋齐鲁工笔山水系列长卷——齐鲁三部全国巡展首展在山东临沂举办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276更新时间:2014-8-1 14:15:03

为庆祝建党93周年,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临沂大学承办的赵嘉赋工笔山水系列长卷——齐鲁三部全国巡展在山东临沂大学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临沂市人大副主任钱迎伟代表临沂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词,临沂大学党委书记丁凤云宣读了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三部长卷的题诗及致赵嘉赋同志的亲笔贺信。山东美协常务副主席朱全增讲话,他表示:该展览的成功举办对活跃山东美术文化生活和促进山东省文化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自2010年起,省文联和省美协推出齐鲁颂——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山东中国画山水作品晋京展等重大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赵嘉赋先生工笔山水系列长卷三部很好地突出了齐鲁颂的主题。
   盛世出佳作,沃土育英才。赵嘉赋出生在山东莒县,长期生活工作战斗在山东,深受故乡文化的滋润与沂蒙精神的影响,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军队期间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既很好地完成了党和军队交给他的各项任务,又创作了大量歌颂家乡的优秀作品。其中,1987年创作的工笔山水长卷《胶东千里图》(长35米、宽0.8米,绢本),李可染先生看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为其题写画首;退休后,他满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创作了高歌沂蒙山区建设新貌的工笔新城市界画《沂蒙新韵》(长16米、宽1.8米),原军委迟浩田副主席看后很受感动,亲题画首并题诗鼓励;2010年,赵嘉赋先生两次赴山东日照、五莲、莒县写生,家乡的建设之快、家乡山水的秀美、家乡父老的真情,使他坚定了为家乡创作工笔山水长卷的信念,以三年零六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工笔重彩巨卷《日照海天鲁东胜境》(长66米、宽2米)。此卷完成后,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的高度评价,并亲题画首。
   
赵嘉赋先生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主要以他最熟悉的故乡齐鲁山水为背景。创作中,他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和五个结合——从领导到老百姓,从军人到画家,从业余到专业创作的转变;把西画同国画、传统与现代、工笔与写意、艺术与生活、军事地形学同山水画创作进行有机的巧妙的结合,终于在70岁高龄完成了《日照海天 鲁东胜境》这幅工笔重彩巨制,且先后在家乡莒县、日照进行了展出,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胶东千里图》局部

http://www.sd.xinhuanet.com/wxpd/wxpd/2014-06/29/c_1111365748.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34134.html

上一篇:再次看望97岁高龄的音乐指挥大家黄飞立
下一篇:李学勤、方辉、王志民三教授致仓颉寿光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贺信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1 杨国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