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有感于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已有 3144 次阅读 2014-9-10 07:02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感于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9月10日发布

 

98-9,在中山大学举了 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North America Chinese Laborers and Guangdong QiaoxiangSociety”),这次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广东华侨史》编委会、美国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主办的。

会议提供的与会名单总共65,此外有工作人员20人。与会学者名单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蒙大那大学、德州理工大学、布朗大学、旧金山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湾区分校、内华达大学、美国西方学院、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东北大学等学术研究单位学者和独立学者23人,来自台湾地区的国立交通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学者两人;来自国内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广州大学、嘉应客家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州行政学院、广东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研究所等学术单位学者,以及广东省侨办、华工铁路摄影爱好者共40人,侨报记者参加了会议活动并对部分学者进行了采访。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中山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历史系的员工。与会代表中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相差60,显示会议的主题为社会各个年龄段成员所关注。

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永芳堂讲演厅举行,两天中9个环节,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学者们最关注的无疑是北美华工铁路与广东侨乡之间的关系。

8日上下午和9日上午的学术报告和讨论环节的时间,都比原计划延长了半个小时,不得不减少了午餐及午间间歇时间,而晚餐地点(康乐园)距永芳堂会议处和代表两处住地(荣光堂和紫荆园)都有相当的步行距离,午饭采用就地盒饭的方式,节省了时间,从早上830开会,1900多结束,11个多小时时间聚集在永芳堂,使得与会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交流。

在会上学术发言的有31位,提问和讨论时间虽短且均为就即时所听报告人涉及的问题发言,但发言极其热烈,显示提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留待会后,给与会代表多种思考选择。会议的主报告是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工程的发起人之一费雪金教授,题目是“Seeing Absence Listening to Silence The Challenge of Reconstructing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Lives”,许多学者围绕美国铁路华工和探讯广东侨乡社会生活主题从不同的视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学术见解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深感为即将到来的华工大批参加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150周年(2015年)和建成的150周年(2019年),学者们的责任重大,时间上的紧迫,也推动了尚未选择这个主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考虑是否将自己的研究精力投入这一主题的研究。

会议还有一些学者就美洲地区及其他地区华人华侨和华工,广东侨乡地区的社会生活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见解,虽然所谈问题的内容或时间段,不是直接涉及北美铁路华工,但是并未脱离会议的总范围,而且也有助于美国铁路华工的研究和思考。笔者在会上提交的学术论文《美国铁路华工和广东侨乡基础性工程研究》,引发了不少学者的关注,认为强化美国铁路华工工程的基础性研究十分必要和紧迫。

9日全天和10日上午,是会务组安排赴江门参观五邑广东华人华侨研究院和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一处新会华侨义冢,开平华侨、华工居住地等。这些活动将把学者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美国铁路华工的故乡的场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26375.html

上一篇:我在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影照
下一篇:第二次江门行
收藏 IP: 113.108.133.*|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