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友张锦池、刘敬圻在哈尔滨聚餐合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8月9日发布
老吕有二十多年没有来哈尔滨了,我则是头一回来哈。7月28日到8月2日,我们和黑龙江大学知名教授刘敬圻结伴漠河行,8月3日一起回到哈尔滨后,又蒙刘老师陪同参观哈尔滨闻名全国的景点。来到哈尔滨我们计划专门拜访红学研究老友、哈尔滨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张锦池。经敬圻教授安排,昨天中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近南岗区学府路1号凯德广场3楼东方家宴,经她联系,我们和张锦池及其夫人于姗媛大夫在一起聚餐,刘敬圻作陪,作陪的还有魏先生和晓琳。席间。老吕还代冯其庸先生等在京红学研究者委托问候张锦池、刘敬圻等在哈尔滨的红学研究者。
照片4张,是在东方家宴拍摄的。
1,张锦池夫人于姗媛大夫、刘敬圻、张锦池、吕启祥、晓琳、小魏
2,张锦池夫人于姗媛大夫、刘敬圻、张锦池、吕启祥、黄安年
3,吕启祥、张锦池、张锦池夫人于姗媛大夫
4,吕启祥、张锦池
*******************************
张锦池
张锦池是高校文科教材《文学理论基础》编撰者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新校本注释者和注释定稿者之一。中国红学会最初发起人之一。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
中文名
张锦池
出生地
江苏省靖江县
出生日期
1937年2月16日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中文系
1个人履历
1958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同年分配到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先后教过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红学会顾问,《红楼梦》学刊编委。
人物生平
张锦池,著有专著《红楼十二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西游记考论》、《红楼梦考论》、《中国古典小说心解》、《漫说西游》、《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西游记导读》,及论文多篇,共约230余万言。
主要著作
著有专著《红楼十二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初版,1986年再版,1995年重排三版)、《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初版,1995年重排再版)、《西游记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3年重排再版)、《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古典小说心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漫说西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2001年经由原出版社授权香港三联书店出海外版)、《中国古典小说十二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西游记导读》(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及论文多篇,共约230余万言。高校文科教材《文学理论基础》编撰者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新校本注释者和注释定稿者之一。
2社会评价编辑
教书育人方法怪
你如果跟哈师大的学生这样打听一个人:有一个脾气有点古怪的老爷子,古代文学讲得特别好,虽是教授、博导,却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听课的人特别多,去晚了就没地儿了。学生一定会告诉你,这老爷子准是张锦池。
大学毕业时,为响应国家建设边疆的号召,张锦池申请了四次,主动要求到祖国的最北方——黑龙江,成为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师,一干就是40多年。他先后教过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尽管身体不好,他却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直到前年,系里出于为他身体健康情况考虑,停了他的课。张老师依然不甘心,如果身体允许,他还要继续给本科生上课!
张老师有三怪,一是他的教学方式很有特点。采访开始时,我按照惯例拿出笔和纸,一副虚心请教、笔耕不辍的样子。张老师阻止了我,说道:我一直不喜欢我的学生做笔记,我认为预习比复习重要得多,不管讲《红楼梦》还是《三国演义》,都要提前认真看原著,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下课后思考问题,永远是“预习—听课—思考问题”,而不应是“听课—复习—记录问题”。上课的时候,张老师要求学生用眼睛看着他,他能够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出自己哪儿讲的不明白,哪儿学生不理解。
第二怪是他喜欢“不听话”的学生,喜欢跟他“唱对台”的学生,能够提出与他不一样的见解或是敢反驳他的学生。以至于在某次考试中,一个学生的成绩竟然超过了满分100分,得到了105分,原因是他除了回答完张老师所出的5道题之外,自己又列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张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培养四种能力:一是眼力,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问题,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二是功力,能够用丰富的知识去论证看出的问题;三是魄力,要有敢于质疑权威、持不同意见的魄力;四是文字表达能力,要能够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表达出来。这四种能力中,眼力是最关键的,也是现在学生最缺少的。张老师希望他的学生都有质疑的精神,老师讲的内容不一定就全部正确。
第三怪是他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没有笨孩子,都是家长把孩子教笨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孩看到一个洞,就问母亲:那儿怎么有个洞?母亲没有回答他,而是警告他离洞远点,不然会被蛇咬,就这样把孩子吓了回去,好奇心也被扼杀了。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从来不去约束,而是放任;不去批评,而是褒奖。张老师认为: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弄坏了家里厕所的水箱,他非但不责备,反而与儿子一起去弄个明白;儿子考入哈师大附中,成绩是“擦边球”,得知情况后,他笑着说:“儿子,你真厉害,一分也没浪费”。
动荡年代求学苦
凡成就伟业的人,必然经历过一番磨难。提到童年,张老师不禁把眼睛望向远处,思绪投入进那个动荡的年代……
抗战打响,父母逃难到台湾,12岁的张锦池被一个人扔在了内地,他戏称自己是“三毛”。无依无靠的他,面对着随时被烫伤的危险,到炼钢厂做临时工。在炼钢厂,他得到了工人们的照顾,也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在炼钢厂门口等待开工,这时走来一个退伍军人,在详细询问张锦池的情况之后,他给了张锦池五万块钱,尽管五万块在当时仅相当于现在的五元钱,但是对于当时的张锦池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利用这笔钱,做起卖茶叶蛋的生意,这样他就可以一边卖茶叶蛋一边看书。1951年冬天,毛主席号召办民校扫盲,找不到老师,有人想到了他,于是他被请来给工人上课,条件是大家都买他的茶叶蛋。工会领导看他课讲得不错,询问他是否愿意去工厂做一名正式的工人,十几岁的张锦池毅然决定要继续求学。在工会的帮助下,他回到了母校上海中学。回到学校的他,面临着没有经济来源、生活窘迫的困难,他只得白天上课,晚上12点之后去工厂继续做工,早上8点才能下工。工人们看他年纪小,又要上学,总是帮助他,让他提前几小时收工,多回去睡一会儿。讲到这,老人几乎哽咽,他说:“当我像一个孤儿一样流落街头的时候,是共产党和工人救了我。如果没有党和工人对我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之所以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是因为我觉得很多本科生都来自工人家庭,如果我当了教授就不给本科生上课,既违背了做教师的天职,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重新回到学校的张锦池,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获得甲级人民助学金。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大学期间,张锦池是一个喜欢与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总是提出与老师不一样的看法和见解,虽然老师们对这个“问题”学生很头疼,但却都愿意给他高分。毕业时,他所有的科目都是5分。
做事认真治学严
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学问,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张老师一直秉持着“识从疑处得,慧向拙中出”的信条。
作为老师,张锦池认为既要有自信,也要不自信。上课的时候,不管谁来听课,可能是专家或领导,都要自信,你讲的内容就像自己田里种的瓜果,为什么不自信呢?但是下了讲台,就要不自信一些,要自我审视,分析自己哪里没有讲好,讲课的内容也要不断翻新。张老师的课非常受本科生欢迎,因为他不讲大问题,专从小地方入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主要教学生如何从方法和理论上思考。
多年来,张老师一直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红楼十二论》、《中国十大古典小说论稿》、《西游记考论》、《红楼梦考论》、《中国古典小说心解》、《漫说西游》等著作。然而,翻看每本著作的后记,你会发现,老人并没有功成名就之感,却有着深深的空虚和愧疚。他为自己身处高点而并未达到期望的成就而空虚;为自己未能如其师吴组缃所愿,完成四大名著的考论而愧疚。儿子在出国前,作为父亲的张锦池对儿子说:爸爸想到学生时代,没有自卑的理由;想到现在,没有骄傲的资本。说这句话的时候,老人的眼泪流了下来。一方面是对儿子的肯定和希冀,一方面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慨叹。
张老师的课和所写的书,如同一座山,可以让人拾级而上,如履平夷,让你在不知不觉间登到顶峰,又把胜景尽收眼底。而他自己,却一直在崾岩崔巍的山上攀爬,不断地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所获荣誉
1986年获国家科委和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获国家授予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由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社会兼职有: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编委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1429389.htm?fr=aladdi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