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日本的购岛和美国的购买

已有 2651 次阅读 2014-6-6 06: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日本的购岛和美国的购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66发布


如果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那么谁也不能否认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危机发展到如今如此的严重地步,直接导因是2012910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事件引起的。就是说,单方面改变钓鱼岛搁置争议现状的是日本政府,而不是中国政府。退一万说,即使日本政府昧心宣称根本不存在搁置争议的口头协议,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也是日本的购岛引起的。再望前推延,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明白宣布西沙、南沙、台湾、钓鱼岛主权归还中国,而单方面改变现状改变这一国际法规定的恰恰是美国,他未经中国同意,单方面地将管辖权让于日本,进而又运用所谓美日双方的安保条约第五条将管辖权混同主权事实上委以日本,所有这些并未获得中国同意。明明是美国和日本贼喊捉贼,却在各个场合指责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单方面改变现状,这是何逻辑和居心。

说到购岛或主权购买,美国深谙此道。在美国大陆扩张进程中,美国就有多次购买他过主权的例证。

1803430法属路易斯安那地区的购买,面积达827192平方英里,1500万美元购自法国;

1819222,西属佛罗里达,面积72003平方英里,500万美元购自西班牙;

18531230,墨属加登兹地区,面积29640平方英里,1000万美元购自墨西哥;

1867330,俄属阿拉斯加地区, 面积589757平方英里,720万美元购自俄罗斯。

这些购买在主要方面是两个主权国家自愿的领土买卖和主权让度,这和日本购买主权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完全不同,对此美国是再也清楚不过的。美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问题如此偏袒日本的意图是明显的。

*****************************

唐家璇:日方“购岛、拜鬼”背弃中日邦交正常化原则

20140605 12: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唐家璇强调,要从根本上理顺中日关系,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可用8个汉字概括,就是: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关系研讨会,5日在日本长崎市开始举行。图为当天开幕会场情形。王健摄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关系研讨会,5日在日本长崎市开始举行。图为中方首席委员唐家璇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王健摄

原标题:唐家璇:理顺中日关系需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中新社日本长崎65(记者王健)中国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会首席委员唐家璇5日在长崎强调,要从根本上理顺中日关系,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可用8个汉字概括,就是: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关系研讨会当天在日本长崎市开幕。唐家璇在开幕式上代表中方委员会作了主旨发言。他指出,处理中日两国这种极其复杂的关系,必须有一些双方都认真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两国关系的源头。邦交正常化42年来中日关系取得巨大发展,其重要基础就是恢复邦交时两国政府和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重要谅解和共识,以及《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原则精神。而无论是前年的所谓购岛事件,还是去年底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要害都在于对上述原则和精神的背弃。

他表示,日方有些人常说要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但离开邦交正常化的原则精神,战略互惠关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处理中日关系,需要重新确认邦交正常化的原点。而他理解的中日关系原点,就是三个关键词:以史为鉴、求同存异、世代友好。

标本兼治方面,唐家璇认为所谓治标,就是不能回避影响两国关系的突出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处理历史和钓鱼岛问题,把中日关系尽快稳下来。要实现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双方下大力气推进政治互信和国民感情两大系统工程,这就是如何治本的问题。为此他提出,第一,双方要重新确立相互认知和定位,从根本上解决彼此是伙伴还是威胁,是机遇还是挑战的问题。第二,双方要建立政治安全互信,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安全观化解战略安全疑虑。第三,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强化利益纽带,改善民意环境,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http://news.ifeng.com/a/20140605/40603031_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00830.html

上一篇:广东地区究竟有多少部方志?
下一篇: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方志书目数据库(一)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2 林中祥 zhxftcl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