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感受美国艺术家雷菲力的陶瓷作品

已有 3125 次阅读 2013-10-29 07:24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感受, 美国艺术家雷菲力, 陶瓷作品

感受美国艺术家雷菲力的陶瓷作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1029发布

 

2013年景德镇国际瓷博会上,美国艺术家雷菲力的展品十分引人注目。曾有评论说:雷菲力把中国陶瓷艺术中的许多表现技法的艺术手段集中地表现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他将自己学习到的水彩画、水墨画以及景德镇的青花技法相融合,加上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重新诠释,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很少有外国的艺术家,像他一样这么深入的研究中国绘画,并用中国画的手法表现在瓷器上,可以说是西方艺术家中的第一人。(见下文)

景德镇要更好地走向世界,还需要有更多像雷菲力这样的艺术家来到景德镇,从而带动景德镇走向世界,扩展开来,走向世界的话题即有走出去又有走进来,两个问题密不可分。

下面的照片11,取自美国艺术家雷菲力陶瓷作品展宣传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传统概念——美国艺术家雷菲力陶瓷作品展开展

2012-10-29 09:30:57 作者:记者:余静 来源:景德镇在线 浏览次数:163 网友评论 0

10月26日晚,美国艺术家雷菲力《传统概念》作品展在乐天陶社C2画廊开幕。来自我市陶瓷艺术爱好者参观了此次展览,近距离的感受了雷菲力利用色域创作三维视觉效果的瓷画。



美国艺术家雷菲力传统概念陶瓷作品展开展



《传统概念》艺术讲座



作品《Meditation》

  景德镇在线讯:10月26日晚,美国艺术家雷菲力《传统概念》作品展在乐天陶社C2画廊开幕。来自各国和我市的陶瓷艺术爱好者参观了此次展览,近距离的感受了雷菲力利用色域创作三维视觉效果的瓷画。

   当晚7点钟,美国艺术家雷菲力在乐天陶社教育中心开设了《传统概念》作品展的艺术讲座,从“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概念?”、“传统与概念如何融合?”等角度来诠释他的此次作品展理念。讲座完后,大家纷纷前往乐天陶社C2画廊观看他的作品。此次作品展雷菲力共带来《The Mirror》、《Raindrops》、《Untitled》、《Eden》、《Meditation》等8件作品。展览现场,大家带上3D眼镜,感受他作品的内涵。看完展览的参观者对记者说:“雷菲力把中国陶瓷艺术中的许多表现技法的艺术手段集中地表现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据了解,此次展览从即日起至11月5日。雷菲力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介绍,这个展览,我在探索三个概念:一是重新演绎中国绘画,通过不同角度和眼光诠释传统绘画;其次,利用色域创作三维视觉效果的瓷画,操纵我们视觉经验(眼睛和大脑);第三就是艺术家和欺骗艺术的理论。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概念从传统观念中出现。然后概念,激发更多的想法,概念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成熟。当失败,我就把它们进行发酵,待日后成为发展的题材。
 
  来自美国的艺术家雷菲力,出生于英国伦敦,在肯特南部长大,于1964年移民到加拿大,目前居住在纽约市,长期驻扎在景德镇,是一位职业艺术家。他年轻时曾跟随他的叔父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学习英国水彩画,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到北京中央美术工艺学院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朱军山教授学习中国画。1996年,雷应邀在中国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作访问艺术家,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艺术语言,即用青花技巧表达他所学习过的水墨画。在瓷都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他的艺术观念,哲学思考,绘画技巧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陶瓷材料的运用,于是他迷恋上了景德镇这块土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制作研究中心主任朱乐耕这样评价他:从他学习中国水墨画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他将自己学习到的水彩画、水墨画以及景德镇的青花技法相融合,加上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重新诠释,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很少有外国的艺术家,像他一样这么深入的研究中国绘画,并用中国画的手法表现在瓷器上,可以说是西方艺术家中的第一人。

关键词:美国艺术家雷菲

http://www.jdzol.com/2012/1027/474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736997.html

上一篇:定窑瓷品现身景德镇国际瓷博会
下一篇:深秋窗前红叶看入冬
收藏 IP: 118.187.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