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史研究通讯提供了那些学术信息?
黄安年转自《美国史研究通讯》,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3月19日发布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2013年3月1日出版的《美国史研究通讯》(The China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2012年第2期,(总第109期),目录如下。这里发布其中的会议综述、学术信息、研究会动态、学术动态、会员动态、新书讯、编后记,供关注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朋友查阅。庆贺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专栏内容,请参见我的博客或中国美国史网上的邓蜀生专栏。
◆庆贺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
邓蜀生编审的大手笔与我的老有所为……………………………………………刘绪贻(1)
编辑楷模 学者风范——恭祝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方 生(6)
淡定一生 成就斐然………………………………………………………………张友伦(8)
挚友邓公……………………………………………………………………………李世洞(10)
新中国组织出版美国史著作“第一人”…………………………………………黄安年(15)
我所敬重的邓蜀生先生……………………………………………………………黄柯可(28)
邓蜀生先生对《美国通史》第四卷的关怀………………………………………余志森(31)
时闻謦欬沐春风……………………………………………………………………李剑鸣(33)
风采卓异 独树一帜——贺邓蜀生先生九十华诞………………………………王 旭(37)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记我所尊敬的邓蜀生先生……………………………王 玮(39)
不是吾师 胜似吾师——祝贺邓蜀生九十华诞…………………………………任东来(42)
令人敬仰的孺子牛…………………………………………………………………梁茂信(44)
中国美国史研究的辛勤铺路人……………………………………………………王晓德(46)
三十年的良师益友——贺邓蜀生先生九旬华诞…………………………………陈海宏(49)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致邓蜀生先生贺信……………………………………………………(50)
参加《从战地到史林》出版座谈会有感…………………………………………安 然(51)
◆会议综述
“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共和与国家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邵 声、何 芊(54)
◆学术信息
关于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寻求中国学者合作事宜的进展…高艳杰(60)
CWIHP发布古巴导弹危机50周年专题公报……………………………………高艳杰(61)
◆研究会动态
我会与OAH合作信息两则………………………………………………………………(61)
◆学术动态
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信息集锦………………………………………………(62)
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与中美教育基金会联合创办美国研究信息中心…………(67)
“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68)
浙江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办“非政府组织与美国对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艾 静(69)
美国前总统特别助理Doug Bandow做客浙江大学……………………………陶非奇(70)
香港科技大学王心扬教授访问南开大学………………………………………张聚国(70)
◆会员动态
孟庆龙研究员获得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第三批重大项目……………………………(72)
王希教授担任OAH国际委员会委员……………………………………………………(72)
杨令侠教授当选中国加拿大研究会新一任会长…………………………………………(72)
王晓德教授专著再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73)
王旭教授在西南大学讲学…………………………………………………………王 勇(73)
王立新教授在南开大学讲学………………………………………………………鲁迪秋(74)
赵学功教授在西南大学讲学………………………………………………………张聚国(74)
白建才教授赴多所研究机构讲学…………………………………………………………(75)
韩宇教授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5)
李爱慧副教授2012年访学信息…………………………………………………………(76)
姚百慧副教授主讲关于美国档案资源问题的系列报告…………………………………(76)
李朋教授2012年学术活动………………………………………………………………(76)
近三年我会会员晋升教授和博导的信息汇总……………………………………………(77)
◆新书讯…………………………………………………………………………………(78)
◆编后记…………………………………………………………………………………(84)
************************
◆会议综述◆
“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共和与国家构建”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邵 声 何 芊
2012年11月17-18日,“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共和与国家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罗伯特·史密斯杰斐逊国际研究中心(The Robert H. Smith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Jefferson Studies at Monticello)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36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戈登·伍德(Gordon S. Wood)、哈里·迪金森(Harry Dickinson)、杰克·雷科夫(Jack Rakove)、迈克尔·朱克曼(Michael Zuckerman)、彼得·奥努夫(Peter Onuf)等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可谓群贤毕至、济济一堂,是近年来中国美国史学界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盛会。
11月17日上午9时会议开幕,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剑鸣教授主持。他谈到,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和内容涉及美国历史上的一些经典话题,并且与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的政治发展有所关联,期待聆听与会学者的新见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就时间跨度而言,中国历史确比美国历史悠久,但从民主、共和主义,以及现代国家构建等历程来说,美国历史要远较中国历史来的丰富,“人民”、“民主”、“共和主义”等问题在今天仍有重新讨论的必要。美国杰斐逊基金会主席莱斯莉·鲍曼(Leslie GreeneBowman)女士随后在发言中表示,希望基金会和研究中心未来能与中国学界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杰斐逊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奥肖内西(Andrew O’Shaughnessy)教授还向与会者介绍了该中心的一些项目和数据库,欢迎中国学者前往交流,并对中国学者未来在美国史研究中做出独特贡献充满信心。洛阳外国语学院叶凡美副教授在代表青年学者发言时强调,早期史是一个远未穷尽的领域,其中的政治问题不仅值得研究,且对当下中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开幕式后,与会学者就“杰斐逊与民主问题”、“杰斐逊时代的共和主义”、“杰斐逊与早期美国的国族/国家构建”、“美国早期史研究的新趋向”、“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史研究”等五个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杰斐逊与民主问题
杰斐逊时代的民主问题,尤其是杰斐逊本人的民主思想,是美国早期史领域经久不衰的话题。布朗大学戈登·伍德教授认为,杰斐逊的政府观和民主理念与其人性论和人民观息息相联。他指出,杰斐逊深信人的善良本性和社交天性使人民能有效地自我管理,维持社会和谐;故而政府应当限权,以免侵害人民和社会。杰斐逊的这种观念带有浓郁的地方主义和反权威主义色彩,对后世美国民主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弗吉尼亚大学彼得·奥努夫教授则从杰斐逊反思弗吉尼亚旧制度的角度,探讨其在构建新共和国方面的努力。奥努夫认为,为了保存革命的胜利果实,防止贵族制在北美死灰复燃,杰斐逊重视塑造美国国民性格和培育人民美德,强调共和政府应当培养人民的公民能力,使民主成为人民的生活方式,而非仅为一种制度。
事实上,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并非是纯粹的思想问题,而是与其所处的历史情境紧密相连。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在重新考察了美国革命时期的“人民”和“民主”概念后指出,“人民”、“民主”等概念在当时含义纷繁,如“人民”有抽象和具体之分,“民主”有直接与间接之别,人们对此各执一词,并不断重新界定;革命时期的美国人建立了“代表制政府”,并辅之以选举、分权、制衡等制度,让“民主”的内涵得以扩大,令“共和”的形式发生变化,并在民主政治“精英化”和精英政治“民主化”这一双向转变中,完成了“现代民主”的构建。
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与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满运龙博士专门为会议合写了《托马斯·杰斐逊及其民主思想在中国》一文,并由满运龙博士在会上宣读。他们梳理了杰斐逊及其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介绍、研究和传播,描述了其自由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介绍了中国学者近几十年来在杰斐逊研究上的概况与成果,尤其是阐述和高度评价了刘祚昌先生在这方面的努力与贡献。
评论人迈克尔·朱克曼教授对各位学者的发言做了评论,并对伍德教授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地方主义和反权威主义色彩,杰斐逊对民众的态度并非是“绝对信任”,他所高扬的人民实为白人男性。他赞同李剑鸣教授的观点,认为“民主”和“人民”等概念在建国时期复杂多样,民众并非是无差别的道德统一体,其内部的利益和诉求千差万别。伍德教授对此做了回应和反驳。他强调,杰斐逊信奉“人人平等”不意味当时美国社会已实现了“人人平等”,也不意味杰斐逊对民众不抱信任。他反对今人以当前的观念来褒贬杰斐逊,并批评朱克曼教授政治倾向过于强烈,以致在评价杰斐逊时出现了时空错置的观点。奥努夫认为,杰斐逊深信人民有权监督政府,以免权利受损;若政府有负职守,人民便有权改革政府。同时他还认为,联邦宪法是各州妥协的产物,其目的是让各州保持州权,彼此相安,但使美国政体变得非常复杂。李剑鸣补充道,“美利坚人民”的构建是一个由松散到紧密且持续不断的过程,至今仍在进行。
杰斐逊时代的共和主义
谈到民主就不能不涉及共和主义。因为杰斐逊曾长期信奉共和主义,并于晚年将“共和”和“民主”相等同,所以共和主义之于杰斐逊时代意义非常,这在当时的政党政治中尤为明显。斯坦福大学杰克·雷科夫教授指出,美国的宪法和政治唇齿相依,互为表里,政治现实和政党斗争会影响宪法的架构与文辞,而宪法的解释与修改也会牵涉政治决定和政党利益。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让美国的宪政不断面临挑战,促使美国的政治日益民主化,进而推动美国“民主宪政主义”的发展。耶鲁大学琼安·弗里曼(Joanne Freeman)教授认为,美国人在建国后对于如何立足民意以构建共和政府,如何了解民情、树立民望,并化解各种危机,并没有多少经验,处在一个“学习如何实行共和”的过程中;进入18世纪90年代后,政治家与民众频频接触,以期能增进了解,完善共和国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共和党人更善于倾听民意,技高一筹,并最终在政治上击败联邦党人。
要深入理解杰斐逊时代的政治斗争,不仅须关注政体与政局的变化,还有必要考察共和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福建师范大学王晓德教授指出,立国之初,建国之父们笃信古典共和主义,认为人民只有大公无私,克勤克俭,重农抑商,方能避免堕落腐化。然而美国积弱的现实,人民逐利的天性,使得发展商业、增强国力变得刻不容缓。这让建国之父们不得不接受工商业在美国的发展,美国也由此开始了向资本主义和现代工商业社会的转变。南开大学董瑜博士认为,在建国初期,美国各州政府为发展经济,积极设立特许商业公司,以期能繁荣社会,促进公益。但是,这类公司的投资人均为私人,这就使公司内在的自利倾向和外在的公益职能产生矛盾。而且,在政党政治的格局中,这类公司往往沦为党派斗争、争取选民的工具。这就使美国的共和主义在经济发展中陷入两难境地。
奥努夫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评议,认为四位学者的报告虽视角不同,但都在探究早期美利坚共和国的构建与变化。迪金森教授即席发言说,在古典共和主义中,公民若为应对国家的内忧外患而使个人财产和国家利益保全,那么“私德”和“公德”则为一体,并不矛盾。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针对弗里曼教授的报告提问说,美国的精英自何时起意识到美国的“共和试验”已经取得了成功?从何时起又从探索共和制转为输出共和经验?弗里曼教授回应说,这种变化是一过程,不存在具体的时间点。伍德教授指出,“公司”确系研究早期美利坚共和国及其政治的有效工具,由于早期“公司”都是政府授权私人以处理公共事务,因而必与当时的政治联系密切。
杰斐逊与早期美国的国族/国家构建
在杰斐逊时代的国族/国家构建(nation/state building)中,黑人和奴隶制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杰斐逊国际研究中心的克里斯塔·迪尔克夏德(Christa Dierksheide)博士根据杰斐逊对奴隶制的态度,探讨杰斐逊时代奴隶制与民主制之间的关系,指出杰斐逊时代美国民主制的发展,不但未能消除南方奴隶制,反而最终强化了南方奴隶制。宾夕法尼亚大学迈克尔·朱克曼教授通过杰斐逊对黑人的态度,分析海地革命对美国的客观影响。他认为,杰斐逊对法国镇压海地黑人革命的支持,使其获取西部土地、构建农业帝国的梦想险遭破灭;而海地黑人成功抗击法军,又促使法国以低价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使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帝国。
这种着眼现实而舍弃理想的外交风格,可见于杰斐逊各个阶段的外交活动中。爱丁堡大学的弗兰克·科里亚诺(Frank Cogliano)教授指出,杰斐逊在外交上并非理想主义者,而是现实主义者;为了国家的实际利益,杰斐逊可以改变其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杰斐逊外交政策的最大束缚并非来自其外交理想,而是美国脆弱的现实。
“主权”问题在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中具有的核心意义。爱丁堡大学的哈里·迪金森教授认为,英国在“光荣革命”后所建立的“议会主权”原则,与殖民者基于自治传统所形成的“人民主权”原则相冲突,从而陷入理论困境:即英国自由之存续有赖于英国议会权力的强大,而北美自由之保证需得靠限制英国议会的权力。这种困境最终使英美矛盾难以调和,爆发战争。
厦门大学盛嘉教授讨论了杰斐逊在中国革命中的影响。他指出,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革命及杰斐逊的思想成为毛泽东实施革命策略的工具,但并未对其革命意识形态的内涵产生影响。
弗里曼教授对本场报告做了评论。她言简意赅地指出,四位学者所论的核心是,政治理想如何与政治现实相协调。王希教授即席发言,认为在美国历史上“国族构建”往往与“非国族构建”相伴随,并与“国家构建”休戚与共;他还指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尽量做到设身处地,朱克曼教授对于杰斐逊的看法,盛嘉教授对于毛泽东的评价,似乎都有求全责备之嫌。朱克曼教授对王希教授的意见表示赞同,但他同时补充说,杰斐逊作为革命领袖,较常人不同,对他的评价不能囿于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杰斐逊对当时许多问题的处理失当,应承担责任。奥肖内西认为朱克曼和迪尔克夏德两人的立论存在矛盾,因为前者将杰斐逊描述成对黑人有着极度偏见的人,而后者却将杰斐逊看作是同情黑人、反对奴隶制的人。但迪尔克夏德并不这么认为。她回应说,杰斐逊主张黑人的权利应由白人主动授予,反对黑人自己造反获取。朱克曼补充道,杰斐逊对待黑人的态度是双面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美国早期史研究的新趋向
在17日的三场专题学术报告会之后,与会学者于18日上午围绕“美国早期史研究的趋向”和“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史研究”展开讨论和交流。
科里亚诺和弗里曼两位教授认为,在美国早期史研究中,跨大西洋或全球化的视野已为学界广泛采用;这种跨大西洋乃至全球化的视野可以使研究者跳出美国的范围,把美国早期史和美国革命放到更广大的背景中去理解,获得更多的启示。朱克曼教授则认为,在新的学术潮流中,原先被忽视的个体和边缘群体渐趋为美国史研究的重心。鲍曼女士指出,边缘群体受到关注将有助于美国人重新思考和界定自己的身份。雷科夫教授强调,在跨大西洋视野中,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是早期史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与会者还就政治史、文化史、国族构建、国家构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朱克曼教授认为,随着研究内容的日益多样,政治史已不再是青年学者关注的重点。而弗里曼教授则认为,政治史重要与否首先取决于对“政治”的界定,并回应雷科夫教授认为文化史研究并不重要的观点,强调政治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文化史研究有助于打破许多研究界限。关于美国的国族/国家构建,迪金森教授认为,“国家”有两种含义,一为地理意义上的,一为政府层面的。他强调,就政府层面来说,早期的美国政府规模较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限,因而其国家构建的程度亦很有限。朱克曼教授对国族构建和国家构建做了区分,认为前者主要基于非政治的方式,如人口流动;而后者有赖于政治手段,如武力征服等。
王立新教授对当前美国早期史研究中的趋向提出质疑。他认为,现代专业史学的诞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现代国族国家的出现桴鼓相应。就美国而言,自19世纪起,历史研究和教育一直是美国国族身份构建的重要工具。但在当前跨大西洋视野的影响下,美国早期史研究势必出现去国族化的趋向,这与美国的国族国家构建相背离。科里亚诺教授认为这一质疑触及了当前美国史研究的要害,尤其是如何将美国的殖民地史纳入到美国整体的国族国家历史叙述中,确实是一个难题。朱克曼教授则持不同看法,认为美国史研究主要取决于学者与读者的兴趣,而非固定的条条框框;在全球史兴起、国族史式微的形势下,研究者不应囿于国族国家的研究范畴,而应广辟新径,展现历史的多姿多彩。
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史
就未来美国史研究而言,政治史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立新教授指出,当前美国史研究呈现出一种趋势,即新文化史消退,政治史复苏。伍德教授呼吁学者们不要将政治史视为是“寿终正寝之物”,而是要运用新视角从中挖掘新内容。迪金森教授对此深表赞同,认为当前可用于政治史研究的视角非常丰富,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元素。奥努夫教授则进一步认为,社会史、文化史、全球史所带来的研究视角更新,以及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研究手段革新,将大大推动政治史和美国史的研究。雷科夫教授也认为,未来政治史研究路径众多,贵在学者有创新精神。
专业史学如何拓宽道路,如何面向大众,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伍德教授指出,目前专业史学与公共史学日益脱节,缺少像当年霍夫斯塔特、布尔斯廷等前辈所写的那类雅俗共赏的史学作品。现在广受公众追捧的历史读物,其作者往往均非史学科班出身,而真正的史学著作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对此,哈里·迪金森教授亦有同感,他认为这其中的关键是研究者和公众的关注点不同。比如,作为公众最为津津乐道的政治史在专业史学中竟备受冷落。同时他认为,在毕业和就业等现实压力下,青年学者更喜欢研究易于驾驭、具体微小的课题,这也使当前的史学渐趋琐碎、受众萎缩。伍德教授觉得这种局面还将持续,一时难以改变。
此外,美国学者还就中国美国史学未来应当如何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期许。奥努夫教授认为,与美国同行相比,中国学者所特有的域外视角有助于其在未来美国史研究中做出独特的贡献。伍德教授特别强调,中美两国的美国史研究有着根本不同,美国学者的核心是为美国人研究本国史,而中国学者的重点是为中国人介绍他国的历史;因此,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不应在美国学界后面亦步亦趋,而应立足自我,另辟蹊径。
综观此次会议,成果丰硕,启迪良多:首先,政治史研究应当推陈出新。在新史学的潮流下,政治史研究容易予人以过时之感,但在此次会议上,各位学者却能从不同角度就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共和、国家构建等政治问题给出各种精彩见解,足令我们借鉴学习。其次,美国史研究应当别出机抒。在美国史研究中,面对庞杂的原始文献,纷繁的研究课题,浩瀚的学术著作,研究者应如何去驾驭宏观与微观,吸收新潮与旧潮,平衡专业与通俗,值得我们重新思考。而就中国学者而言,如何在英美学者既有的成果之上,立足自我,吐故纳新,争取在二十一世纪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研究路径,于世界美国史学林独树一帜,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本次会议中,几位中国学者的论文,不失为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努力。
◆学术信息◆
关于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
寻求中国学者合作事宜的进展
2012年1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负责人张少书教授和费雪金教授,向我会顾问黄安年教授发来合作邀请,希望就北美铁路的华工研究展开合作,并希望黄教授推荐和呼吁更多中国学者加入此项研究。
2015年将是为加快完成北美首条横贯太平洋铁路引进华人劳工参与修筑的第一百五十个年头。这条铁路的建成是美国现代化进入狂飙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美中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带有跨国特质,因此需要从美国和中国两方面来叙述和研究。档案材料数字化的技术要求从中美两方面、更深更广地挖掘中国人在北美大地上的种种记录。中国铁路工人项目本身将引导学者以此材料为基础,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这些材料也将成为研究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生活的权威资料。中国铁路工人项目包括:(1)制作上网可查、多语言、数字化的档案材料,以反映史料、图片、物品,以及艺术品等各方面信息;(2)2015年在中国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会议;(3)出版相关学术著作。
为此,黄安年教授通过个人博客向学界发出呼吁,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该项研究。黄安年教授指出,美国斯坦福大学启动的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美中两国学术界和美籍华人华侨界的一件大事,不仅需要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积极参加,也热诚祈望美籍华人华侨界和社会各界提供有关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华工后裔及相关资料的文献资料,为尽可能恢复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历史真相作出奉献。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转载了黄安年教授呼吁合作的文章,以使该项目获得更多关注。
截止到2012年12月中旬,寻求合作事宜已取得可喜进展。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陈弈平教授积极响应,成立了九人研究小组,并拟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与此同时,该合作项目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写信告诉美方负责人,“中国的档案界和我本人都很重视这项研究并将支持你们的工作。我们将竭尽所能积极参与你们的计划并争取做到,建立一个网上数字档案库,组织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发表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件,举行纪念华工的大型公众活动,拍摄一部记录片,及修建一座雕像。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工在北美建设中的贡献,还将增进中美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高艳杰根据黄安年博客的相关内容整理而成)
CWIHP发布古巴导弹危机50周年专题公报
美国威尔逊中心冷战国史项目(CWIHP)近期发布了以“全球古巴导弹危机50周年”为主题的《冷战国际史项目公报》,该期《公报》旨在通过发布来自全世界的新档案丰富学术研究和对公共政策的探讨。《公报》内容包含超过500份的最新解密档案,并已翻译成英文。此外,CWIHP还组织了多场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系列报告,并提供网络视频。详细情况请登录http://www.wilsoncenter.org/program/cold-war-international-history-project(高艳杰)
◆研究会动态◆
我会与OAH合作信息两则
经我会外事小组评审和OAH确认,厦门大学韩宇教授、东北师大吕洪艳博士和北京大学博士生王睿恒获准参加2013年4月在旧金山举办的OAH年会,并在会后展开短期研究。
此外,我会与OAH商定,在2013-15年间每年在中国举办美国史研究的夏季研讨班。2013年夏季研讨班现已初步确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时间是6月中下旬,共三周,研讨班主题为“美国外来移民和族裔史”。
◆学术动态◆
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信息集锦
尹晓煌教授谈《华人与中美关系》
2012年6月26日
上午十点至十二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尹晓煌教授应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创始会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主任陈奕平教授的邀请,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师生、美国研究中心的部分会员就“华人与中美关系”作了一次精彩的讲座。讲座由陈奕平教授主持。
尹教授认为,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参与,分三个阶段:一、淘金时期。这一时期华人的参与是被动的,也非常有限,因为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是扶日制华。二、1898年后,尤其是在1905年以后,美国外交转向扶华制日,二战时期达到顶峰,这为华人参与中美关系提供了良机。特别是华人参加美国军队,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助于促使美国废除了《排华法案》,并视中国为同盟国。三、20世纪70年代后,尤其是两国建交以后,华人参与达到新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中美建交后华人人数剧增,截至2012年达到500万左右,另一方面是因为华人中产阶级的崛起。华人中产阶级对中美关系的参与和作用可以从一件事中窥见一斑。尹教授举例说,1989年之后中美陷入的僵局被打破,部分功劳要归于李政道在邓小平与布什总统之间的互传口信。目前,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更为独特。美国不希望中国发展到挑战美国的地位,而华人既对美国了解,也对中国的意图了解,可以为中美关系起建设性的作用。骆家辉被任命为驻华大使,可以消除美国人的偏见。
尹晓煌教授谈《软实力/文化力与美国学术界
人文与社科研究新趋势》
2012年6月28日
下午三点至五点,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尹晓煌教授就“软实力/文化力与美国学术界人文与社科研究新趋势”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部分教师座谈,分享他的研究心得。座谈由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平教授主持,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中心秘书长张振江教授、副秘书长郭又新副教授等也参加了座谈。
尹教授认为,一个大国之所以成为大国,是有其一些先决条件的。其中之一就是所谓软实力/文化力。软实力/文化力就是一种吸引力和号召力。这种软实力/文化力,通俗一点讲,就如一颗洋葱,分内中外三层。最内面的包括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中间包括社会管理和法律等,外面包括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风俗等。软实力/文化力的概念最早是入江昭在“Power and Culture”中提出的。在那本书里,入江昭认为,日本之所以被西方打败,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软实力/文化力。
谈到美国人文与社科研究的新趋势,尹教授认为,自1990年代以来,主要出现了5大新趋势:一、右派抬头。以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等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这给保守主义以强大的理论支撑。新保守主义更强调教会、国家对个人生活的干预,反对个人主义。二、新左派现身。与老左派强调工人利益不同,新左派更强调妇女、同性恋等边缘人的利益。三、跨国民族主义思想涌现。跨国民族主义成为“第一空间”(疆土)和“第二空间”(政府管辖)之外的“第三空间”。流动公民成为普遍现象。四、全球化思潮风靡一时。全球化思潮重视新帝国的研究,所谓新帝国即它并不像旧帝国那样主要通过领土控制,而是通过文化和无形的控制来控制他国与世界。五、反全球化成为时尚。该思潮强调本地化,而不是全球化,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
嘉宾简介:尹晓煌,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密歇根州立大学人文与全球研究系系主任和终身教授,西方学院终身教授;同时兼任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南京大学)、哈佛大学朗费罗中心研究员、美国《美国学跨国研究》杂志编委、英国《东亚研究季刊》编委、北京新华出版社《聚焦中美关系丛书》编委、东南大学讲座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深圳大学讲座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全球化与跨国文化交流、美国华人及亚裔移民、中美关系等领域之研究。
廖小健教授谈“2012年美国大选”
2012年10月11日
晚上七点至九点,廖小健教授为国际关系学院师生作了题为“2012年美国大选”的专题讲座。本讲座由邓应文副教授主持,全院近六十名师生参加了这一次的讲座。
首先,廖教授从背景上阐述了本讲座的重要意义,即美国总统大选在即,了解这一相关热点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围绕这一话题,廖教授给学生介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相关基本知识,如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然后,廖教授结合美国2012总统选举,介绍美国选举最新的进程和选情的一些变化。最后,廖教授播放了米歇尔和克林顿在民主党大会上的演讲视频,使同学们对美国选举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嘉宾简介:廖小健教授现任职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亚太国际关系,亚太经济和政治,华侨华人问题。廖教授公开出版和发表的研究成果有一百多万字,包括数本专著、合著,以及数十篇学术论文,另外为国务院侨办采用的研究报告有十多篇。
赵小建谈“美国华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12年10月18日
下午三点至五点,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亚美研究系和历史系教授赵小建博士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部分专家学者就“美国华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进行了一场学术座谈。讲座由陈奕平教授主持,美国研究中心张振江教授、吴金平教授和郭又新副教授等参与了座谈。
赵教授认为,美国华人研究真正开始于1960年代。在1920年之前,有关美国华人的描写主要不是史学著作,而是新闻记者之类描述华人的怪异行为与生活。1920年之后,陆续有一些著作探讨华人为什么来美国。在1990年代前,关于美国华人的研究著作,主要集中于扭转过去华人的负面形象,所以其主流观点都认为华人在美国融合得很好,在各方面都很优秀,是模范少数民族。1990年代后,美国华人研究集中于文化史和文化认同等方面。跨国主义理论占据主导。该理论认为,作为华人,可以对中国文化有一点点认同。另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华人研究只是美国研究的一部分,这显然是受美国中心论的影响。因此,研究界反对用diaspora来形容华人,因为这样有把中心变为边缘的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来论述历史,看待世界,不仅美国人有,中国人也有。比如,中国人讲海外华人,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展开讨论。美国中心论认为,所有人都想来美国,来了以后都不想走。赵教授认为,美国中心论是错误的,因为世界移民也不都是单向地移民美国。赵教授个人主张,还是应从diaspora的角度来研究华人移民走向。
嘉宾简介:赵小建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大学亚美研究系和历史系教授。1977年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到美国留学,先后取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历史学硕士、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历史学博士,2010至2011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员。2012年赵小建教授被聘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包括《重建家园:动荡中的美国华人社会》、《亚美编年史》、《新华人社会》等。其中,《重建家园》荣获美国亚美研究协会2003最佳历史著作奖。
倪世雄教授谈“中美关系40年”
2012年11月8日
晚上八点至十点,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倪世雄教授为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师生与美国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举行了主题为“中美关系40年:兼谈南海和钓鱼岛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曹云华教授主持。
倪教授以他丰富的知识和切身经历,高度地概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
在讲座中,倪教授首先回顾了中美关系建交40年来的发展历程,指出中美关系既有合作互利又有矛盾摩擦。在谈到近期美国实行战略东移,插手中国核心利益的南海问题以及中日之间有关钓鱼岛问题时,针对大多数人提出的“美国遏制中国”的观点,倪教授运用国际关系相关理论和自身实践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他指出,中美之间政治互信基础薄弱,这一点阻碍了相互合作,但同时应该用两分法来看待问题,应该看到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因素的主流部分。
倪教授还特别指出处理中美关系的三个“不要”,即:不要高估自己的发展;不要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不要误判美国的战略。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应该在加强双方高层政治交流和民间交流的基础上,要创造性的建设和发展中美战略互信关系。
嘉宾简介:倪世雄,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美国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美国对外战略和政策、中美关系。
陈奕平教授谈“美国崛起的逻辑及启示”
2012年12月6日
晚上七点至九点,陈奕平教授为国际关系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美国崛起的逻辑及启示”的精彩讲座。
陈奕平教授的此次讲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从历史与政治的角度阐述了美国崛起的必然性因素;第二部分主要谈美国的崛起历程对中国现阶段的和平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关于美国崛起的必然性因素,陈教授认为,至少包括独立战争(主权的确立与新民族的缔造)、宪法与宪政文化(政治文明与制度创新)、扩张与西进运动(资源与开发)、大学与移民(科技与人才)、清教与美国精神(价值观的影响力)、战争与帝国成长(战争财与帝国负担)、改革运动(变革与公平和正义)、外交战略(国际环境的适用与利用)等八大方面。从上述八个方面回顾分析了美国崛起的历程后,陈奕平教授从对外战略角度谈了其对中国的启示:一、大国成长过程中外交政策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外交政策调整的指导原则应该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应该从最大限度限度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进行调整;三、软实力的提升,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等都具有战略意义。
嘉宾简介:陈奕平教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国际关系学和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美国社会与人口、中美关系、美国政治等。现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华侨华人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肖恩·约翰森副教授谈“美国的政治制度:长处和短处”
2012年12月13日
上午十点二十分至十二点,应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之邀,美国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历史、地理及政治学系的副教授肖恩·约翰森(Shawn Johansen),为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历史系等单位的师生作了题为“美国的政治制度:长处和短处”(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Strengths andWeaknesses)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平教授主持,美国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郭又新副教授担任评论人,六十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肖恩·约翰森副教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全家福照片,并风趣而简洁地一一作了介绍,大家很快被其真诚和友好所吸引。随后讲座进入主题,他首先对60年代以来美国历任总统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并重点讲述了尼克松总统。紧接着他又谈到了2012年美国大选,讲述奥巴马与罗姆尼之间激烈的竞选过程,他对为什么奥巴马会连任总统成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奥巴马更能代表美国中下层民众的利益诉求是他竞选成功的重要原因。
肖恩·约翰森副教授着重从美国大选这个角度来透视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其政治运作体系,并结合三大议题来进行阐述:尼克松“水门事件”;选举法;小布什与人身保护令。从“水门事件”可以看出在美国政治权力是受到监督与制约的,法治理念是深入人心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选举团制度来看,他认为目前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存在缺陷的;从围绕人身保护法令的争论也可以看出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困境。最后他评价了现今美国政治制度,指出了在美国选举过程中存在的利用金钱购买选票的不法勾当与现象;他高度赞扬了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对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在约翰森副教授的讲解结束后,吴金平教授与郭又新副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做了精彩的总结与点评。随后在座的老师与同学纷纷与约翰森副教授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交流。通过约翰森副教授的讲解,大家对美国政治制度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
嘉宾简介:肖恩·约翰森副教授任教于美国杨百翰大学爱达荷分校历史、地理及政治学系,目前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富布赖特学者,著有《有家室的男人:工业化时期美国的中产阶级父权》(Family Men:Middle-Class Fatherhood inIndustrializing America,Routledge,2001)。
(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供稿,有部分删节)
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与中美教育基金会
联合创办美国研究信息中心
2012年12月7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与中美教育基金会联合创办的美国研究信息中心举行了成立揭牌仪式。该中心隶属历史文化学院,是一个由美国驻华大使馆资助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文化传播机构。其建立的宗旨在于介绍美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信息,并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文化周等文化教育活动,邀请美国著名学者及其他杰出人士来华进行友好交流,以增进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全面认识,进一步加深中美两国之间的理解。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级干部王延,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安载鹤副处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韩东育教授、美国研究所所长梁茂信教授,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Sean Stein先生、美国驻华使馆对外合作与发展处处长Greg D’Elia先生、中美教育基金会代表James Mcgregor先生,以及美国富布莱特学者Travis Smith教授等人出席了揭牌仪式。王延对美国研究信息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美国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希望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扬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的特色研究优势。Sean Stein先生高度赞扬了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长期以来在美国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认为美国研究信息中心的成立,将有助加深对美国人及美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中美两国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此外,韩东育教授、JamesMcgregor先生、Greg D’Elia先生等分别发表了讲话。
(东北师大网站)
“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
学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在东北师大召开
2012年8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研究所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厦门、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全国各地的40多家高等院校及新闻与出版机构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东北师大副校长柳海民教授及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韩东育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宫力教授、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研究员及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陶文钊研究员等,分别就美国“重返亚太”的新战略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等,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研究员则从历史的视角,以英、美两国关系的转变来分析中美两国间的权力转移,并提出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可以借鉴的经验。其他与会代表围绕着会议主题,分组展开了学术交流。此次会议对于加强东北师大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与巩固东北师大世界史特别是美国史研究的学术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网站)
对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
艾 静
2012年11月17-18日,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暨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非政府组织与美国对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北大、人大、香港中文大学、南大、南开、复旦、浙大、中国社科院、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以及美国卡托研究所、纽约大学、美国公民外交中心、选举制度国际基金会等高校、智库和相关机构的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官员与会,就非政府组织与文化外交以及创建积极和平等话题展开了热烈交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伯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鑫以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高级顾Tomicah Tillemann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开幕式上,林伯承结合刚刚召开的十八大精神和美国奥巴马连任总统的时局,称赞研讨会是顺应大势、切合民意的有益之举。他指出,十八大报告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个新要求,尤其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都与非政府组织的和谐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他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我国的专家学者能结合本国国情学习美国的经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研究成果。
Tomicah Tillemann说,在美国,非政府组织是一个集思广益、汇集知识的源泉,也是美国民主社会的缩影,对实现公共外交、文化交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他非常感谢浙大提供了这样难得的机会让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推动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上健康发展。
在主题发言单元,参会代表就各自向大会提交的论文,简明扼要地阐释了研究方向和论文要点。在单元评论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陶文钊、Cato研究所高级研究员Doug Bandow、香港中文大学港美中心教授Glenn Shive、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余万里分别就代表们的发言做了精彩点评。
金鑫在闭幕致辞时评价这次研讨会主题鲜明、严谨高效,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尤其在十八大胜利闭幕之后,在美丽中国的美丽杭州、美丽浙大召开,是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展现了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化交流、富于学术责任感的形象和态度。他相信,这次研讨会一定能为提升非政府组织在国家公共外交中的影响力、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网站)
美国前总统特别助理Doug Bandow做客浙江大学
陶非奇
2012年11月19日下午,美国前总统里根特别助理、华府智库Cato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Doug Bandow先生做客求是美国研究论坛,为浙江大学师生作题为“美国与亚太地区领土争端”的讲座。
Doug Bandow先生表示,他十分关注亚太地区国家因领土问题引起的争端,称中国正日益崛起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成为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安全事务上也将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与二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美国不会站在任何一方,不会介入任何与领土有关的冲突,乐于见到亚洲的事务由亚洲各国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
从历史的角度看,围绕日本、朝鲜、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等亚洲国家及地区尚存的争端和矛盾,Doug Bandow先生认为,美国承认在历史问题上负有应尽的责任,呼吁争议各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美国也将持续追求维护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立场,不是通过强制力量,而是积极寻求协商与对话来取得共同进步。
对于中美关系,Doug Bandow先生相信:“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也保持了互利互惠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的愿景是两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利益交汇点,通过两国产品、人员、资源等方面的流通合作,共同努力维护共同利益,确保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最后,现场同学提出了“奥巴马总统的第二任任期的美国政治走向”、”中情局长辞职事件是否折射美国重视家庭伦理观念“以及“美国今后如何处理与欧盟的关系“等问题,Doug Bandow先生一一作出了精彩解答,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浙江大学网站)
香港科技大学王心扬教授访问南开大学
张聚国
2012年12月13日,应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香港科技大学王心扬教授为历史学院的师生做了题为“亚裔美国史与美国移民史”的报告。王教授主要以美国历史上的排华运动和二战期间将十几万日裔美国人关押在集中营这两个个案为例,指出了亚裔美国史研究在过去的50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无法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出如实、客观和理性的诠释。
针对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个词,王教授借鉴其他学者的意见,将其翻译为“意蒂牢结”,指的是一种封闭、僵硬的、不容挑战的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亚裔美国人的定义是混乱的,只有来自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等国家的移民被称为“亚裔美国人”,而中亚和西亚的阿富汗、以色列和沙特等国家的移民则不被视为“亚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概念的形成主要因为亚裔历史上共同受歧视的经历以及民权运动时期亚裔团结起来共同反对歧视的努力。但是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因为所涉及国家的第一代移民在民族血统、语言、宗教等方面千差万别,相互之间充满矛盾,很难被纳入一个概念之下。概念的局限性,使亚裔美国史长期很难被纳入美国移民史的范畴。责任在亚裔历史学者。
关于美国排华问题的研究,传统学者从种族歧视的角度解释其根源,而后来有学者则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对华裔和日裔等族群的经历进行分析,却被其他学者批评为淡化了种族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压迫,成为为种族主义和经济剥削辩护。王教授认为,无论单纯从种族主义角度、或是从族群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解释亚裔历史,都属于绝对主义、极端主义和一元论的研究方法,忽视了阶级等因素的作用。对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关押集中营问题,也并非单纯种族主义一元论能够解释的,应从多元视角进行分析,如日裔学者提出,拘禁日本人存在军事需要。
王教授还指出美国的种族关系并非黑人与有色人种二元对立的简单关系,而是一种三角型种族关系。他还谈到了移民同化与亚裔跨国主义问题(亚裔具有跨国的民主主义和对母国与美国的双重忠诚)。
最后,王教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师生们从报告中受益匪浅,了解到了亚裔美国史研究的现状。
◆会员动态◆
孟庆龙研究员获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第三批重大项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近日公布了2012年度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孟庆龙研究员申报的“中英美印俄五国有关中印边界问题解密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50-1965年)”获立项批准。这也是继李剑鸣教授和赵志辉教授之后,我会会员2012年第三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边境冲突问题是冷战时期的重大历史问题,也是当前影响我国与印度双边关系的敏感现实问题,孟庆龙研究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必然会加深我国学者对中印边境冲突详细历史过程的认识,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为客观和可靠的历史依据。
王希教授担任OAH国际委员会委员
据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OAH理事会公告,我会顾问王希教授被任命为OAH国际委员会委员。王希教授1993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美国史专业哲学博士,1994年起在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任教,1999年获终身教职。2005年起,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特聘教授。王希教授多年来积极投身中美学术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我会与OAH建立学术合作的过程中牵线搭桥,尽心竭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杨令侠教授当选中国加拿大研究会新一任会长
2012年9月,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执委会会议,全体与会执行委员一致选举通过了中国加拿大研究会新一任会长由南开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与世界近现代研究中心教授杨令侠担任。杨令侠教授长期潜心从事加拿大历史与文化、加拿大与美国关系的研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多篇颇具影响的加拿大研究论文,出版数部关于加拿大研究的专著,并长期担任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副会长。她还是中国学术界第一位专门招收加拿大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为培养加拿大研究高级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南开新闻网)
王晓德教授专著再次入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于9月27日正式公布,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带头人王晓德教授的学术专著《美国外交的奠基时代(1776-1860)》位列其中。此次全国共有65项成果入选,王晓德教授的《美国外交的奠基时代(1776-1860)》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专著,且是继2010年其专著《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入选首届文库后第二次入选。王晓德教授是迄今为止全国人文社科界唯一两次成果入选该文库的专家。《美国外交的奠基时代(1776-1860)》是王晓德教授潜心治学的又一精品,全著共70余万字,以史为纲,通过对美国系列外交档案和原始文献的解读,以全新的视角对美国的早期外交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和独到的解析,大大丰富了国内外学界对美国早期史的研究。王晓德教授这一研究产生了众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等国家级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福建师范大学网站)
王旭教授在西南大学讲学
应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研究生院的邀请,我会理事长、厦门大学美国史研究所所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旭先生于2012年9月10日至12日赴西南大学讲学。2012年9月11日上午,王旭教授做客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嘉陵学术讲坛”,做了题为“美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创新”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王旭教授对美国地方政府的一般情况、城市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城市体制的内在运行机制以及城市化转型与城市服务社会化等问题进行了生动详实的阐述,并回答了师生的提问。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世界史教研室的教师约200人参加了报告会。9月11日晚,王旭教授做客西南大学“含弘大讲堂”,畅谈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城市化的转型与中国城市化。围绕世界城市化的转型与主要特征、新型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和传统城市化理论的修正与中国城市化等问题,王旭教授运用丰富的数据进行了精彩的论述。来自包括历史文化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等全校几十个学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聆听了学术报告。(王勇)
王立新教授在南开大学讲学
2012年11月30日,我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做客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的“世界近现代史名师讲坛”,为南开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在国家之外发现历史: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与跨国史(国际史)的兴起”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赵学功教授主持,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韩琦教授、专职研究员杨令侠教授,以及基地其他师生参加了这次讲座。王立新教授这次讲座的内容——“在国家之外发现历史”,属于史学史领域的问题,是对目前美国史学界甚至西方史学界最新学术动态的关注与回应。王立新教授从全球化浪潮与民族国家史学的危机谈起,他认为自专业史学兴起后,民族国家便成为历史学“不证自明”的解释框架。这种为国家建构服务的史学是对过去的“选择性重建和记忆”,从而扭曲了历史本来的面目。他随后谈到了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与跨国史的兴起。美国史家对传统民族国家史学的反思,促进了跨国史研究的出现。他还进一步指出,存在两种含义的“跨国史”:一种是作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跨国史,另一种是作为研究领域的跨国史。前者是将民族国家历史置于更广阔的“跨国语境”中进行考察,以补充传统民族国家史学的不足;后者是关注“跨国空间”发生的事情,意在重建被传统民族国家史学忽视的人类经验。王立新教授进一步对跨国史(国际史)和国际关系史进行了区分,并且谈及了跨国史兴起对美国史教学的影响。讲座给在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迪秋)
赵学功教授在西南大学讲学
2012年10月10日上午,我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应邀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作了题为“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古巴导弹危机”的学术讲座。赵教授以“古巴导弹危机”的美苏两国观点为开始展开论述,然后具体讲述了美苏两国二战时期从极度对抗到相对缓和的历史。关于苏联制造此次十月危机的原因,赵教授对官方学派、苏联学派、后知者学派、国际关系学派的观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并谈论了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和原因。赵教授还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此次讲座持续近2小时。讲座结束后,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张聚国供稿)
陕西师大白建才教授赴多所学术机构讲学
2012年11-12月,我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白建才教授应邀先后在首都师大、陕西省图书馆和广东湛江师范学院讲学。11月14日晚,白建才教授给首都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做了题为“美国的冷战战略与苏东剧变、冷战结束”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阐释了大战略的内涵及美国的冷战战略,指出遏制战略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大战略,并解构了该大战略体系;然后从4个方面剖析了美国的冷战战略在促使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中的作用,认为美国的冷战战略是促使苏东剧变的重要外因,苏东剧变则直接导致了冷战的结束。11月25日上午,白建才教授在陕西省图书馆给数百名社会听众做了题为“美国对外政策:国家利益与思想文化根源”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阐释了美国对国家利益的界定,指出美国对外政策是基于其国家利益考量的;然后剖析了其将在全世界扩展民主也列为国家利益的主要思想文化根源。12月26日,白建才教授给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学生做了题为“冷战史: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新领域”以及“美国对外政策:国家利益与思想文化根源”两场学术报告。在第一场报告中他首先阐释了“冷战”一词的由来及其内涵,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外、国内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状况,呼吁加强冷战史研究。在每场报告后白建才教授均热情细致地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这几场报告都引起了听众极大的兴趣,会场座无虚席,听众聚精会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学术交流。
厦门大学韩宇教授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
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我会秘书长、厦门大学韩宇教授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属于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第二层次,是对高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的一个支持计划,主要着眼于培养支持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搭建台阶,创造条件。该计划开始于2004年,我会入选该计划的会员先后有:东北师大梁茂信教授(2004年)、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2005年),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2008年),武汉大学谢国荣教授(2011年)。
暨南大学李爱慧副教授赴美访学
我会会员、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所李爱慧副教授,受暨南大学公派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王灵智教授私人经费的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族裔研究系访学,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主要从事1943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变迁和民权活动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姚百慧副教授主讲关于
美国档案资源的系列报告
2012年9月,我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姚百慧副教授在在首都师大人文楼作了关于美国外交档案的系列讲座。姚百慧副教授对美国不同类别的档案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为相关领域学者系统地利用美国档案文献提供了借鉴。在9月14日的首场讲座中,姚百慧副教授对美国总统档案进行了全面介绍。他认为,冷战史研究的基础在于利用档案资料,但已解密出版的大量美国总统档案资源却并未引起国内的足够重视。美国总统档案一般包括白宫核心文件、白宫机密文件、总统秘书文件、国家安全文件等主要类别。9月21日的报告中,姚百慧副教授指出,美国国务院的档案,对了解美国外交决策,仍具有重要价值。随后,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划分,姚百慧副教授系统分析了核心档案、总部非核心档案、外事部门驻地档案和专门文件的解密、出版、数字及缩微化和国内馆藏情况。在9月28日的第三报告中,姚百慧副教授就除白宫和国务院之外的美国其他部门或机构的档案解密和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尤其是对中央情报局、对外援助机构、军方、财政部、国会等多个部门机构的档案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以“杜鲁门政府对日政策研究”题目为例,列举了可利用的已经出版的或在网络上公开的各类美国档案资源。
黑龙江大学李朋教授2012年学术活动
我会会员、黑龙江大学李朋教授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资助,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美国Hendrix College访学。此外,李朋教授主持的课题“美国重返东亚战略的历史解析”获2012年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
近三年我会会员晋升教授和博导的信息汇总
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近年呈现良好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我会有多名会员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和晋升教授。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的林广和武汉大学的谢国荣晋升教授,林广同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1年,厦门大学的韩宇、东北师范大学的高嵩、南开大学的付成双晋升教授,浙江大学的刘国柱和武汉大学的谢国荣获得博导资格;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的孙建党和上海大学的张勇安晋升教授,河南大学的周祥森、王金虎和南开大学的付成双获得博导资格。
◆新书讯◆
《多情人不老——刘绪贻散文集》出版
刘绪贻先生百年华诞之际,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了《多情人不老——刘绪贻散文集》,书中收录了刘先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著作以外的一些抒情、感怀文字。全书分抒情篇、感怀篇、怀人篇三辑。抒情篇和感怀篇各收文章16篇,怀人篇收文33篇,总共收文65篇。每辑中文章均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列。感怀篇集中了刘先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感想评论。怀人篇描述了刘先生与昔日师长及同窗好友的交往事件,无论是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的人物,刘先生都同样真诚地注释并直率地评说。(高艳杰)
《刘绪贻学术年谱》出版
为庆祝刘绪贻教授百岁华诞,香港文艺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了徐建华主编的《刘绪贻学术年谱》,该书记录了1978年至2011年期间刘先生著书立说和参与学术活动的人生历程,为世人深入了解这位学界泰斗提供了珍贵资料。(高艳杰)
黄安年编《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出版
2012年10月,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了黄安年教授编写的《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邓蜀生先生是我国美国问题学界唯一参加美中结盟和美中对抗两次战争的随军记者;是战地报道1944年8月印缅战场密芝那大捷的第一人,在重庆新闻界诨名“小钢炮”;他在1948年秋至1949年2月兼任西安《时代新闻》日报总编辑期间,在西安就蒋介石下台及时印发“号外”的唯一一家报纸的拍板人;是1950年11月受新华社总社调派赴朝鲜前线成立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的三人小组成员,他的文章引起美国官方重视,称他为“办公室战略家”;50年代初在《世界知识》杂志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时评文章;1957年因“个人成名成家”“邓蜀生道路”而被打成“右派分子”,1961年摘掉右派帽子解除劳动教养后,因新闻记者、出版编辑、研究学者完美结合而成为沟通出版编辑和研究学者之间桥梁的重要铺路人;他是1983年被评为全国出版单位第一批六编审之一,名副其实的资深编辑。邓蜀生先生成为新中国组织出版美国史著作的“第一人”,并成功地组织完成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美国通史》六卷本。百岁学术老人《美国通史》六卷本主编之一的刘绪贻先生出任本书的名誉主编,并撰文《邓蜀生编审的大手笔与我的老有所为》。出版家、书法家吴道弘先生为书名题签为本书增色。封面照片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霍璇教授所摄。
本书结构分人生轨迹、学术留痕、文友赐篇三部分。在邓先生自撰的《职业生涯回顾》中,首次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学术留痕部分中的先生论文选辑17篇,是先生本人从众多论著中精选的。个人书评和学者书评共16篇,是从许多书评文章中选择代表性篇目收录的。主要著作和编辑书籍举要是笔者编辑收录的。本书集中反映了邓蜀生先生的人生轨迹和学术成就和道路,可读性学术性兼备,为美国学界、新闻界、出版界近年的佳作。(引自黄安年博客,部分删节)
李剑鸣著《隔岸观景》出版
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的新作《隔岸观景》2012年1月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李剑鸣教授在美国史领域耕耘多年,在美国早期史、政治史等方面论著颇多。相比一般的历史著作,李剑鸣教授的新著《隔岸观景》或许更适合史学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共同品读。本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书与人”系列的一部,篇幅不长,但涉及很多方面,既有后现代主义、新文化史、历史语义学等学术前沿,也有种族问题、世界史教科书编纂、网络史学等旧学新知。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本书更像是一本随笔和札记,记录的是作者读史的心得和灵感。书中各篇文章虽然都不长,但却从方法和内容上给人以启示。如在“历史语义学与史料解读”一文中,作者指出在解读史料时要注意语言及其含义的历时性变化,方能理解史料的意义。研究历史需要有历史感,如果不能尽可能还原和揣摩当时人的语境,自然无法深入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作者指出的历史语义学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一种审慎的态度。除了内容上的洞见,语言文字的流畅优美是本书的另一特色。本书虽然谈论美国历史,但写法却很别致,没有一般学术论文的书卷气,清新而雅致,如同散文一般。(李文硕)
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主流与
非主流文化关系探索》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志森主编的《美国多元文化研究——主流与非主流文化探索》(副主编:朱全红、王春来)2012年12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余志森教授承担的国家课题“美国多元文化研究”的成果,并获得了华东师大“新世纪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全书约61万字,530页,既是余教授个人的成就,也是华东师大历史系“美国多元文化研究”课题组集体努力的学术成果。(李文硕)
白建才著《“第三种选择”——冷战期间美国
对外隐蔽行动战略研究》出版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白建才教授所著《“第三种选择”——冷战期间美国对外隐蔽行动战略研究》2012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战略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从国家战略的视角,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宏观概括与个案解剖相结合的方法,以美国解密档案等资料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学界成果,在我国学术界首次对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战略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其内涵、渊源,与遏制战略的关系,美国历届政府对该战略的制定、实施、传承,其功效与弊端,揭示了其在促使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中的作用,深化了对美国冷战战略及冷战国际史的研究,有助于读者深刻认识冷战的实质及美国的对外战略。
付成双著《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开发中人
与环境关系的变迁》出版
南开大学付成双教授著《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开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于2012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从指导北美人向西部进发的自然观念入手,考察了在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机械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开发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并进一步探讨了由此所引发的北美人环境观念的转变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等问题。本书试图通过考察北美西部现代化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向世人表明:美加两国在西部发展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值得当前所有在现代化道路上摸索的国家引以为戒,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全书除了绪论和结论部分以外,共有八章组成,约45万字。
郭九林著《美国市民与禁酒》出版
大连民族学院副教授郭九林的专著《美国市民与禁酒》2012年7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厦门大学王旭教授主持的有关美国新城市化研究的系列著作之一,是国内关于美国禁酒运动的第一部专著。该书以禁酒运动为切入点,考察了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由禁酒引发的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系列社会冲突和心理调适,为研究美国新城市化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李文硕)
陈奔著《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变迁》出版
厦门大学陈奔副教授新作《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变迁》2012年8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次解读美国“个人主义”的新尝试。作者认为,“个人主义”根植于欧洲,来到美国后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本书以爱默生崇尚个性的个人主义为核心,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展开。在纵向上,作者探讨了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变迁。由于国人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存在很深的误区,因此正本清源成为绕不过去的重任,追溯“个人主义”的语义史和学术史是本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要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爱默生更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共和主义、现代理性主义和清教主义,以及民主思想、经验主义、自然哲学和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对爱默生的影响,并从其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解读他对个人主义和对美国文化的持续影响。在横向上,作者从对个人主义的解读过渡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探讨了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和谐社会的政治机理和道德伦理,并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道德挑战。总之,本书以历史学方法为主,辅以哲学、政治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在大量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美国的“个人主义”进行了全面解读,对了解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李文硕)
张孟媛著《佩里·米勒的清教研究》出版
张孟媛博士的著作《佩里·米勒的清教研究》2011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佩里·米勒(Perry Miller)是名扬西方的美国文化史权威、美国著名心智史学家,20世纪30年代重释17世纪新英格兰清教的学术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该书以米勒的主要论著以及新英格兰殖民地的相关原始文献为依据,首次将米勒的清教研究成果剖析、阐释为如下四种关系:一、上帝与世人的关系。即米勒所阐释的“神恩契约”(Covenant of Grace),它是米勒所“发现”的新英格兰清教思想体系的核心;二、契约与理性、虔诚和修辞之间的关系,即这四大基本概念各自独立、互为作用,共同构成了17世纪新英格兰清教徒所笃信的、一种从欧洲“舶”来的内在“连贯一致”的思想体系;三、清教思想与早期美国经济、政治、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上述四大概念共同指导着清教徒在日常生活中立身处世的方式以及对政府、对社会的看法。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观念逐步发生“转变”,最终融入美国历史进程之中;四、米勒的清教研究与美国心智史学之间的关系,米勒创立了一种“新型”的美国心智史学,可谓美国心智史学的“真正开拓者”。(高艳杰)
杨鸿玺编著《美国中亚战略20年
——螺旋式演进》出版
杨鸿玺博士编著的《美国中亚战略20年——螺旋式演进》2012年9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中亚战略20年》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审视美国外交脉络中的中亚战略,对中亚的战略地位、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下的美国与中亚、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外交与中亚战略、美国对中亚的基本战略目标、美国中亚战略的发展阶段、美国实施中亚战略的基本路径、美国对中亚战略的多重性后果、美国对中亚战略的制约因素以及奥巴马政府中亚战略的现状与展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美国中亚战略问题论述十分全面,为目前国内最为系统论述该问题的专著。
文安立著《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
与当代世界的形成》翻译出版
挪威著名冷战史学者、伦敦经济学院冷战研究中心主任文安立(Odd Arne Westad)的代表作《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TheGlobal Cold War: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Making of Our Times)2012年7月由北京大学牛可等学者翻译出版。《全球冷战》在冷战研究领域的地位,正如译者所言,它有望成为标示21世纪初冷战国际史主要趋势和成就的经典之作。该书的一个革命性论断是:冷战最重要的方面既非军事亦非战略,也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而是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相关联的方面。文安立原籍挪威,现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ES)国际关系史教授,冷战研究中心主任、《冷战史》主编以及多卷本《剑桥国际冷战史》(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主编之一。他于1989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挪威诺贝尔研究所研究部主任。他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中涌现出的最负盛名的中青年学者之一。在国际冷战史学界,文安立原以研究中国与冷战的学术成就而著称。移席伦敦经济学院后,他开始将研究的视角扩展到整个第三世界与冷战的研究方面,开设了大量的相关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高艳杰)
布热津斯基著《战略远见:美国与
全球权利危机》翻译出版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所著《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利危机》(Strategic Vision: America and the Crisis of GlobalPower)已由新华社记者洪漫等人翻译成中文,并于2012年7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着权力危机,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包括:权力重心从西方快速向东方转移;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政治上纷纷觉醒;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表现越来越差劲。这一危机对美国的利益、一些濒危国家的生存、应对核扩散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以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稳定均构成长期挑战。该书还认为,在危机时期,美国可以并且理应积极介入并起到领航作用。但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解决其国内问题,制订能够回应其不同地区利益的战略。美国应该在欧洲促进更大和更广泛的团结,最终把俄罗斯和土耳其吸纳进更具生命力、更大的西方。在新东方,美国必须能够平衡和安抚该地区日益崛起的大国,避免直接军事介入亚洲大陆的冲突,同时维持与日本现有的联盟,并且巩固与中国在全球的合作关系。在这一动荡时期,美国应该继续在维持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果美国不去重新深入评估其面临的挑战,它就不会取得成功。布热津斯基利用自己在外交政策事务方面无可比拟的专业技能,为美国描绘了一幅战略蓝图,鼓励其重振全球地位,促进21世纪的和平。(高艳杰)
编 后 记
本期通讯如约与大家见面,这同时意味着2012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到来。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邓蜀生先生的九十华诞。邓老在美国史学界的地位自不必多言,为祝贺邓老九十华诞,我会顾问黄安年教授付出了巨大努力,编辑出版了《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并积极参与组织了该书的出版座谈事宜。我会顾问、中国法制出版社前社长祝立明先生为该书的顺利出版提供了很多帮助。秘书处在网站和《通讯》设专栏以示庆贺,学界同仁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邓老的问候。这本书的出版使我们得以温故和评介邓老的传奇人生,但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学术追求和人文关怀的肯定和呼吁,这是邓老向世人所展示的宝贵精神品质,更是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源泉。有兴趣购买《从战地到史林》的会员,可直接与出版社营销部门联系,我会会员及所属单位享受六折优惠。
我会与美国学术界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我会三名会员已获邀参加2013年4月在旧金山举办的OAH年会,我会与OAH已经确定明年6月在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美国史研究夏季研讨班;黄安年教授等与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组展开合作,并得到中国国家档案局的支持;北京大学、东北师大和浙江大学举办高水准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北师大创办美国研究信息中心,暨南大学等单位邀请多名国外学者讲学,这些都标志着我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万心蕙评奖的评选工作会拟在2014年我会第十五届年会前评选,并于年会期间颁奖,请有意参选的青年学者关注网站相关信息,并积极申请。
新年新气象,我们将记录中国美国史研究迈向新目标的每一个脚步,请各位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向我们提供更多个人研究活动的信息,从而加强会员之间的了解和互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