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极端气候“恐怖袭击”考验北京

已有 3661 次阅读 2012-7-25 08: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极端气候, 恐怖袭击, 考验北京

极端气候“恐怖袭击”考验北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725发布

 

7·21”特大暴雨“恐怖袭击”正考验着北京的新领导班子,考验着他们怎样引领2000多万市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应对“七下八上”的雨季极端气候袭击,考验着他们怎样包容善待来自各个方面的尖锐批评,考验着他们怎样以创新精神来解决脆弱的应对极端气候难题。随着“7·21”特大暴雨“恐怖袭击”的负面消息的披露,北京新领导集体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面对“7·21”特大暴雨“恐怖袭击”的彰现北京精神的感人事迹,也考验北京新领导班子的宣传方式的变革,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改进工作登上新台阶的机遇。

当然也考问每家关注的媒体,7.21 当天有多家媒体记者是在第一现场报道了突发事件的?(有的媒体以独家报道突发事件见长的这次却不见踪影)我们又该怎样客观务实地报道这一突发事件。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白,人们自有公论。设身处地参与其中的务实报道,和指手画脚居高临下的评论,人们还看不出来吗?

当然也考验着每个在北京的人们,面对这场特大暴雨,你在干什么,你要做什么。

 

怎样看“7·21”特大暴雨,既有关事实本身,也有关人们的期待,还关系不同的利益考量。

 

有人说,这是“人祸”,有人说这是“天灾”,有人说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各有个的理,只要言之有理,兼听则明。

 

怎样看北京精神, 有人说7.21后的香港、深圳也遭受狂风暴雨,没有精神也没死一个人,言下之意,你整天讲北京精神却已经死了37人,吹什么呀!面对一场特大暴雨袭击,要不要精神的力量和张扬,可不是一个小问题,科学敬业、多做实事、少发空伦也是一种精神, 没有精神力量,难以想象。

 

死亡人数也成了话题。有媒体宣称“颇有微词”质疑死亡人数,其实是借“微词”公开质疑而已,问题是北京领导人也不至于低能到这个程度,尤其是经过非典教训之后,难道真有必要隐瞒死亡人数?这对北京形象有帮助吗?从技术上说,全北京死亡人数统计不同于飞机失事,死亡人数的确切统计需要时间(如果死者非北京户口又无身份证在身的话),死亡身份和原因也需要查清,查清公布了不就消除了疑问了吗?我倒觉得其中死亡原因查清尤其重要。对于死亡人数问题没有必要放大炒作。

 

排水设置更是重要话题,有人说“不堪一击”,有人说“面子功臣”“政绩工程”。这类问题见仁见智涉及设计标准和排水畅通无阻两大问题,都和人为有关。而设计标准确定最高、高、一般、低标准的不同等级,这和这次历史记录有关。你设计百年不遇,可这次房山是400不遇怎么办, 巴黎的下水道工程解决不了多山的房山问题,这样的问题恐怕真的需要集思广益,两权相较取其轻了。

 

不管怎么说,避害逃生术,携手共同应对特大暴雨却是人们的共识。我们需要的是在当前,凝聚共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应对“七下八上”可能来临的新一轮暴雨袭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595542.html

上一篇:经济实惠的家乡菜
下一篇:西来桥江馨怡度假村客房水榭一瞥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