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国历史文章目录(《历史研究》2000~201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年4月5日发布
《历史研究》杂志是我国历史学科的顶级刊物。自2000~2011年的12年间总共发布美国历史文章60篇,其中除去书评、学术评论和学术会议综述的篇外,学术论文51篇。这51学术论文中历史类11篇,政治类24篇(其中外交16篇,法治无)、社会类8篇、经济类5篇。军事类2篇、文化类1篇,科技教育环境类均没有一篇。总的说来,重在历史和外交,其他领域均较薄弱。以上是仅就文章的数量而言,不涉及对于文章质量的评估。
以发表文章的数量计算,2000~2011年间发表5篇的有李剑鸣,4篇的有王立新、崔丕,3篇的有梁茂信。
以下是分类目录
一, 美国历史 共20篇
一1,美国历史 10篇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
李剑鸣《历史研究》2000年第04期,第73-87,191页。
2,《英国历史传统与北美奴隶制的起源》,高春常,《历史研究》2001年第02期,第94-108,188页。
3,《英国的殖民地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 李剑鸣,《历史研究》2002年第01期第163-174+192-193页。
4,《东欧“再版农奴制”庄园经济的性质问题——与美洲奴隶种植园经济的初步比较》, 何顺果,《历史研究》2003年第04期第111-123+191页。
5,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影响》, 王晓德,《历史研究》2003年第06期第122-131+190页。
6,《美国革命时期马萨诸塞立宪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李剑鸣《历史研究》2004年第01期第130-149+193页。
7,《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 李剑鸣,《历史研究》2007年第01期第131-158+192-193页。
8,《大西洋视野中的北美黑奴宗教》, 高春常,《历史研究》2008年第04期第144-168+193页。
9,《“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李剑鸣,《历史研究》2009年第01期第111-134+193页。
10,《英属北美殖民地契约移民性质新论》, 梁茂信《历史研究》2011年第02期第126-142+192-193页。
一2,美国史学和史学家 1篇
1, 《“冷战史新研究”: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 陈兼,余伟民,《历史研究》2003年第03期第3-22+189页。
一3,美国书评 2篇
1,《张曙光著《经济冷战: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和中苏同盟》 》 陈兼,《历史研究》2003年第04期第186-188页。
2,《薛龙著《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五十年》 》,何俊;卢睿蓉,《历史研究》2006年第05期第186-18页。
一4,学术评论 4篇
1,《欧美学者对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的研究》,王克文,《历史研究》2000年第05期第170-179页。
2,《近年来美国的冷战史研究》, 白建才,《历史研究》2002年第01期第175-182页。
3,《美国大麻政策史研究:文献的整理与批评》, 张勇安《历史研究》2006年第01期第158-170页。
4,《抗日战争时期中美经济关系研究述评》, 杨雨青,《历史研究》2006年第03期第168-176页。
一5, 会议、访谈 3篇
1,《顾维钧与中国外交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金光耀,《历史研究》2000年第06期 第185-187页。
2,《关于亚洲冷战的中美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顾宁,《历史研究》2002年第02期第180-182页。
3,《冷战中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戴超武,《历史研究》2003年第03期第100-105页。
二, 美国政治 共22篇
二1,美国内政 4篇
1,《民权运动之前奏:杜鲁门当政时期的黑人民权问题》, 谢国荣,《历史研究》2005年第01期第156-171+192页。
2,《二十世纪以来法国反美主义的文化释读》, 王晓德,《历史研究》2008年第03期第 110-124+192页。
3, 我们是谁?威尔逊、一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王立新,《历史研究》2009年第06期第128-152+192-193页。
4,《一七九八年《惩治煽动叛乱法》与美国“公共领域”的初步发展》, 董瑜《历史研究》2011年第02期第143-160+193页。
二2,美国外交 6篇
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张盛发,《历史研究》2000年第01期,第117-131,第189页。
2,《关于1940年美英“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历史考,徐蓝,《历史研究》2000年第04期,第97-109,191-192页。
3,《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 崔丕,《历史研究》2002年第02期第120-132+192页。
4,《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王立新,《历史研究》2003年第04期第124-136+191页。
5,《 《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新论》, 崔丕、肖华锋,《历史研究》2005年第01期第156-172+192页。
6,《美日返还冲绳协定》形成史论 崔丕,《历史研究》2008年第02期第165-182+193页。
二3,美中关系 12篇
1,《1934—1936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任东来
《历史研究》2000年第03期,第103-115,第191页。
2,《国民党在美国的游说活动——以顾维钧为中心的讨论》,金光耀,《历史研究》2000年第04期,第61-72,191页 。
3,《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 王立新,《历史研究》2001年第01期 54-66+187页。
4,《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美苏国共关系》, 牛军,《历史研究》2002年第02期第84-103+190-19页。
5,《“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 王立新,《历史研究》2002年第03期第98-109+192页。
6,《“蒙古问题”与冷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刘晓原,《历史研究》2003年第03期第41-57+190页。
7,《SIOP与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核打击计划》, 张扬杨,《历史研究》2006年第05期第173-178页。
8,《朝鲜战争时期围绕细菌战问题的三场国际政治动员——基于中英两国档案的解读》, 陈时伟《历史研究》2006年第06期第116-138+192页。
9,《基辛格与中美“解冻”序幕的拉开——兼论外交决策者个人因素》, 张曙光,《历史研究》2007年第05期第(157-167+193页。
10,《歇尔使华与苏联对华政策》, 陈晖,《历史研究》2008年第06期第139-155+193页。
11,《一九四九年前后美国中情局谍员秘密入藏探析》, 程早霞;李晔,张勇安《历史研究》2009年第05期第125-143+193页。
12,《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 崔志海《历史研究》2011年第02期第64-86+191页。
二4,美国司法 0篇
三, 美国社会 共8篇
三1,美国社会状况 6篇
1,《十九世纪美国的德意志和爱尔兰移民之比较》, 刘文涛,杨成良,《历史研究》2001年第03期第128-139+191页。
2,《马尔萨斯理论和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 曹树基,陈意新,《历史研究》2002年第01期 第41-54页。
3,《罗马天主教语境中的美国历史和民族——奥雷斯蒂斯·布朗森论移民的美国化》, 彭小瑜,《历史研究》2004年第01期第(114-129+193页。
4,《理性与情感:佩里·米勒对清教思想的综合考察》, 张孟媛,《历史研究》2007年第06期第173-184页。
5,《纳粹德国知识难民在美国的“失语性”问题》,李工真,《历史研究》2008年第06期第168-188+193页。
6,《以宗教为冷战武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南亚佛教国家的心理战》, 张杨,《历史研究》2010年第04期第35-49+190-191页。
三2,美国社会保障 2篇
1,《美国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机制(1971—1982)》, 梁茂信《历史研究》2007年第01期第159-174+193页。
2,《工业界利益与公共福利双赢:美国医学会与药品管理的联邦化(1891—1912)》, 张勇安《历史研究》2009年第01 期第135-155+193页。
四, 美国经济 共5篇
1,《美国西部野马的驯养使用与保护》, 周钢,田吉贡,《历史研究》2001年第03期第116-127+191页。
2,《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 梁茂信,《历史研究》2001年第06期第120-133+191-192页。
3,《对美国大都市区化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王旭,《历史研究》2002年第02期第110-119+192页。
4,《美国内城街区的绅士化运动与城市空间的重构》, 孙群郎;常丹丹,《历史研究》2007年第02期第136-149+193页。
5,《端方与美商一桩未予诉讼的经济官司》, 崔志海,《历史研究》2007年第03期第173-180)页。
五, 美国军事 2篇
1,《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崔丕,
《历史研究》2000年第01期,第132-145,第190页。
2,《核武器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 赵学功,《历史研究》2006年第01期第137-157+193页。
六, 美国科技 0篇
七, 美国文化 共1篇
1,《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大众化杂志、进步知识分子与公众舆论》, 肖华锋,《历史研究》2004年第04期第162-172+190页。
八, 美国教育 共0篇
九, 美国环境 0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