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美国进入美国冬令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11月7日发布
根据美国国会最新通过的能源法案,为加强日光节约,自2007年起延长夏令时间,开始日期从每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提前到3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结束日期从每年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延后到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换言之,冬令时间将缩短约一个月。今年11月1日恰恰是该月的星期一,也就成了冬令时的开始日。
是否实行夏时制是由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一个基本的事实上,习惯成自然,实行了夏时制并未对交通极其发达的美国社会带来混乱,而且一个能源富国还实行夏时制,对于一个能源贫国来说的中国,应该从中获得某些教益,何况中国曾经一度实行过夏时制。
进入冬令时以后,美东纽约时间和北京时间相差13个小时,而不是10月31日及以前的12个小时了,例如现在北京时间是11月7日15:30分,纽约时间则是同日凌晨2:30分。美西时间相差16个小时,现在北京时间是11月7日15:30分,则是美西时间6日的23:30分。
附文
**********************************
今年“三八”美国开始夏时制:附《春天的气息》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3月11日发布;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9年3月11日发布
今年“三八”美国开始实行夏时制,这样自2009年3月8日(星期日)0时起,北京时间和美东时间相差不是13小时,而是12小时,北京时间和美西时间相差则是9个小时。2008年开始夏时制的时间是3月9日,而2007年则是3月11日。
这一规定是根据美国参议院通过新能源法案,2007年起实行的,今后美国的夏时制起始时间向前调整到每年3月第二个周日,结束时间后移到11月第一个周日。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能源富国,美国在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方面是十分注重经济效益的。我常捉摸美国是个能源富国,美国的时区要比中国多,美国的航空事业比中国要发达得多,美国实行了多年夏时制,没有改变,而中国实行了一段时期后就废除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夏时制开始,自凌晨0点起电脑的时针已经自动调整到位,家里的中央空调也自动调整,但是像冰箱、微波炉、手表、夜钟、挂钟等的时间显示都需要手动调整。对于改时制,在美国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与时俱变,由于是星期天开始改动,所以对于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看来习惯成自然是有个过程的。
在美国我们所住的康州丹伯里地区,气候湿润,前几天还下了一场大雪,这里的气温和哈尔滨大体相当,但雨雪量要多了很多。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春意已经来临,下面是我们的挚友,文革前清华大学老研究生,航空事业研究专家王之伦兄寄来的短文,并附三幅照片。
********************
春天的气息 (王之伦文)
(2009年3月9日起意,3月10日完成)
这里从昨天3月8日开始实行夏时制。我们把时针向前拔动一小时。从此这里和北京的时差就是整12小时了。今天周一,是改夏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这里我平时是5点半起床,今天要5点半起床,就相当于昨天的4点半,一下子很难马上适应。实际上是5点半才醒,起来看钟己是6点了,不算太晚。
等到X她们和两个孩子起来,天己蒙蒙亮,己是7点左右。这时才发现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Y说,其实昨夜己经下雨,只是我耳朵不好,没有听到而己。看到下雨,我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寒冬即将过去,不会再下雪了。早上8点多我送W到路口去等校车,看到道旁在两天前还有的积雪堆己经消失不见。阵风吹来还有凉意,但己没有冬天的寒风那样凛冽,而是令人感到柔和。昨天在晚饭时说到改夏时制,我回想起07年我们去华盛顿,当时为了怕冷,还穿了薄棉衣,在华盛顿过了2天,回到这里己是穿夹衣了,于是就随口说了一句:“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夏天就要来了。”当时W就反驳我说:“你说得不对,冬天过去了,来的是春天。”现在看来,W是对的。冬天过去了,来的就是春天。尽管可能很短暂,但毕竟是春天。
到10点左右,天上的云层开始散开,显露出雨后的蓝天格外清彻。我们带着H出外散步,看到满地的小蚯蚓,有不少己被过往的汽车压死,但仍有不少在雨后的湿地上蠕动。抬头发现门前的樱花树己爆出了新芽。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吸入肺内有说不出的舒服。这一切都在预示着春天己经在叩门,并且将立即无可阻挡地降临。
这里的春天与北京不同,这里春天的雨水是充沛的,空气湿润新鲜,不像北京那样干燥,也没有沙尘。总之,现在虽然还没有真正进入春季,但己可感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气息。顺便拍了几张照片,希望能与各位共享这里初露的春意。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问题观察/2009年3月11日发布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3724&cid=22
阅读:206 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