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黑龙潭和丽江古镇欣赏纳西古乐
黄安年文
有人说:“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古乐会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艺人。”今年4月24日我们在丽江的黑龙潭公园和夜游丽江古镇时就目睹了这一场景,令人赏心悦目,品尝了一顿艺术大餐。
下面附文四篇,选自网上文章。
*******************************************
(一)纳西古乐概述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融入了道教音乐,儒教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牌音乐,被誉为“音乐化石”。纳西古乐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演奏者多为年老艺人,乐器也很古老。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纳西古乐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朝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
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存至今。
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古乐会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艺人。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中锣、小镲、铙、大钹、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等。
(http://www.chinamedley.com/hanyuan/naxi/)
(二)
丽江·纳西古乐
央视国际
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称为"在中国各地已失传了的音乐",是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的。
《白沙细乐》纳西语叫"伯石细里",又叫"别时谢礼"。相传为"元人遗音",说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时,"革囊渡江"到丽江,受到纳西族首领阿良的欢迎和帮助。为此,忽必烈在离开丽江时留下随军的一半乐师和乐谱给阿良作为谢礼,故名"别时谢礼"。另一种说法为创自纳西族民间凭吊战争亡灵的"安魂曲"。说法虽异,但"白沙细乐"所表现出的生死离别、怀念缱绻的感情却是一致的。相传"白沙细乐"原有12个调,现能演奏的只有8个调,分别是"笃"、"一封书"、"三思及"、"美丽的白云"、"公主哭"、"跺磋"、"南曲"、"北曲"等八章,其余均已失传。乐曲有笛、芦管、束古杜、筝、二簧、胡琴等。演奏时乐队人数不固定,以合奏为主,同时也有歌和舞,是纳西族的一种民间音乐。因曲调幽远深沉、凄凉伤感,故多用于丧事活动。
《丽江洞经音乐》是自元明以来从中原逐渐引入并植根于丽江的道教"经腔"音乐。它的珍贵在于奇迹般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唐宋以来词、曲音乐。丽江洞经音乐保留有《山坡羊》、《浪涛沙》、《柳摇金》、《水龙吟》、《步步娇》、《万年欢》、《漫五言》、《到春来》、《一江风》、《到夏来》、《到秋来》、《到东来》等22个曲牌。乐器有笛子、芦管、琵琶、三弦、二簧、胡琴、云罗、小钹、小铃、摇铃等,可是乐队人数多或少,同种乐器可增减。旋律古朴典雅、节奏平稳匀称,多用于婚、丧、祝寿等仪式。
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汉族和纳西族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色彩。丽江县境内现有古乐演奏。近年来,纳西古乐演奏又成为丽江旅游的一个保留节目,深受旅客的喜爱。宣科先生领导大研古乐队还先后到昆明、广州、北京演出,并应邀到香港、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厅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纳西古乐还走出国门,1995年应邀到英国访问演出获得成功。1998年5月应挪威国王邀请到挪威参加卑尔根国际艺术节,引起了轰动,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东方音乐活化石"。
要看大研古乐会的纳西古乐表演,可到四方街中心木府附近,每晚8:00开始,票价30元。
(来源:云南旅游局)
(http://www.cctv.com/travel/20031120/101401.shtml)
(三)
纳西古乐
所谓“纳西古乐”事实上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作为《安魂曲》的《白沙细乐》,今已濒于泯灭。
丽江市民族文工团乐队根据196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省歌舞团及丽江市音乐工作者所发掘整理的总谱不时演奏,并作为保留节目。
其所以珍贵,它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几部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无论是清乾隆八年(1743年),由丽江军民府知府管学宣和丽江府儒学教授万咸燕编修的《丽江府志略·风俗卷》中,或是民国6年(1917年)的《
丽江市志·风俗卷》中,均有对此乐曲的详细描述:“此曲(《白沙细乐》)相传为元人遗音”,即是说它在元朝时就流传在原籍人中了。据此推断它的历史已有724年。其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是丝竹合奏,分章节(尚存八首歌、舞、乐结构而成的套曲)。其旋律与“和声”的独特是全国所仅见的。从40年代到现在,不断有音乐史学家对此进行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和调查报告,都认为《白沙细乐》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学研究领域中均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在古典音乐艺术欣赏方面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并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
其二是丽江洞经音乐,它是自明、清以来从中原逐渐引进、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它是道教“经腔”,即谈演《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和《关帝觉世真经》的音乐(丽江有洞经会与皇经会)。著名的“丽江壁画”是明洪武(1368年)到万历(1616年)年间约200年左右的时间绘画而成的。这是木氏上司的宫殿。分文昌宫。大宝积宫和琉殿等富丽堂皇的建筑(《徐霞客游记》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等语)。今残存明代壁画12幅,其中第11幅绘有18位道教神像,上为文昌、玄天,中为三官,下为四天王。此可足证丽江的洞经音乐“在明代已十分成熟”。文昌(帝君)是一位“分管”文化之神,丽江洞经音乐科仪活动场所常供有文昌铸像,系从四川粹渲县传来(元至大四年,1311年张仲寿《道藏》序:“大洞仙经,盖西蜀之文,中原未之见也”)。似当由四川在宋元之际传人丽江。
这种音乐在全国早已失传,因为它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其它地方尚有零星存活)与儒家“雅集型细乐”的有机结合。元代以来的“细乐”是相对与“大乐”(粗乐)而言的;是相对于用不用唢呐而言的。“细乐”是儒家雅集型丝竹乐。这种不用唢呐的“丽江洞经音乐”则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体系的艺术珍品。其所以珍贵,是因该乐还保留了一部分在中原早已失传的辞、曲音乐。而这些曲调的歌词,如《水龙吟》、《浪淘沙》、《山坡羊》等则仅作为文学欣赏的古典汉语教材保留着,也就是说旋律本身早已失传。如《水龙吟》,原名《龙吟曲》,为北齐(562-565年)尚书郑述祖作:“……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当时以为绝妙。”它是一首五弦古琴乐曲(《北齐书》卷26中的《郑述祖传》)。在盛唐时期李白(701-762年)《宫中行乐词》“笛奏龙吟水”句,又证唐时已将古琴曲改为笛子独奏曲《水龙吟》。而洪武十五年(1382年),皇帝朱元璋亲自重修了燕乐(通宴乐)中的《宴享九奏》,包括迎膳,进膳曲《水龙吟》。
第二年(1383年)丽江土司木得(阿甲·阿德)到南京觐见朱元璋,就是说,木得72岁时在南京皇宫里受到款待。当时在皇宫进膳中听到进膳音乐《水龙吟》,皇帝还亲授木得“诰命”,并赐“诚心报国”银字金带一条、银牌令一面、金元宝六个(最高奖)、衣冠全服(见《皇明恩论录》、《明史·云南上司传》和《木氏宦谱》)。明代丽江壁画以及上述种种都说明:在明代已经道乐化了的江南文人丝竹音乐(包括唐、宋词曲音乐)开始传人丽江。那么,《水龙吟》的曲调是不是唐、宋的原型?1942年丽江纳西族学者周樊(字善甫,原洞经会会员)将南宋张炎的同名词,与丽江洞经音乐中作为“水供养”曲目《水龙吟》作了填配。按其格律、乐势、句逗和情调竟似“自己的脚穿自己的鞋一样匹配”,这是丽江纳西族音乐史上一件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浪淘沙》又是否盛唐同名乐(唐·崔令钦《教坊记》有此曲)?唐《教坊记》收有齐言(七言四句)体《浪淘沙》,刘禹锡九首,白居易六首,皇甫松二首,司空图一首;杂言体(双片“五四七,七四”格)则创调于晚唐,吕洞宾(798一?年)和李后主李煜(937一978年)。丽江洞经乐中的《浪淘沙》则是笔者于1985年将南唐李后主李煜的同名杂言体(五四七,七四,双片)词进行填配研究,1993年大研古乐会晋京演出中和学术研讨会上得到音乐理论界的论证,一致认定它就是晚唐《浪淘沙》之音乐原型。丽江洞经音乐中“经腔”《八卦》,据专家们的论证是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二月,由唐玄宗,即李隆基皇帝御制并颁布的两首道乐之一,它们是《霓裳羽衣舞曲》和《紫微八卦舞(曲)》。前者早已失传,而后者的“音乐部分就是这个东西”,即1254年前的音乐还“活”在丽江。《山坡羊》也是唐朝的曲牌,但在丽江的《山坡羊》则被证明是元代的“北曲”(金、元时期用于北方的杂剧)。
据考证,丽江洞经音乐中与承德离宫音乐传谱(文字谱)相同或近似的就有八首。
它们之能得到保存,无疑是“无形文化遗产”中的最不易保存的部分——音乐的一大幸事。
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的老艺术家们对发掘、整理和弘扬诸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必将载人史册。目前,在丽江尚有较完整的九个乐会,吸收了一些年轻的学员,他们正努力继承传统,发扬传统。
(http://www.ljtour.com/ljfq/lswh/nxgy.htm)
(四)关于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
《洞经音乐》俗称《纳西古乐》。它是明清时期由内地传入云南的汉族道教音乐。它在许多地方都有流传,比如大理、巍山、楚雄、保山、建水、蒙自等。然而,与这些地方的洞经音乐相比,《纳西古乐》完整地保持着洞经音乐的庄重和纯正,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风韵,同时又带上纳西民族色彩,使人体味到一种玄妙、悠远、超然的意境。保留的乐曲有《八卦》、《浪淘沙》、《山坡羊》、《水龙吟》等20余首。1986年大研古乐会重建并开始演出。此后,到丽江的外国学者和游客识得这一前所未闻的乐曲,惊叹彩云之南流行着中国地道的古典音乐。最令人惊吧的是:1993年丽江洞经音乐团进京演出,中国乐坛权威聆听之后,莫不叫绝:“唐代名曲在滇出土”。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何昌林断然认定《八卦》即失传已久的名曲,李隆基创作的《紫微八卦舞》的中心乐章。他还撰文说“国家埋藏在喜玛拉雅云岭深处”。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则称丽江洞经音乐上京演出“将成为我国音乐史上一个最重大的事件”;“乐失求诸于野”,这是对有人说的“中国音乐史是无声的音乐史”的否定。到1997年底,丽江古乐会已演出千余场,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人亲赴此聆听了这“未被污染的中国严肃音乐”。1995年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曾赴英演出,震撼英伦,1997年赴香港艺术节,又成国际乐坛上的焦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http://www.hiyunnan.com/article/0000036.htm
纳西古乐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6 月23 日 | 文章来源:云南省丽江县文化局
丽江纳西古乐是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音乐活化石,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研究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而且还将在今后的民族文化发展中继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居住在中国西南,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地带的丽江纳西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能歌善舞、最富音乐天赋的民族。由于丽江地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汉藏文化的交融区,又是高原畜牧民族与河谷坝区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造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点,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便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结晶。纳西古乐植根于纳西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婚丧嫁娶、起房寿辰、休闲娱乐都离不开它,在纳西文化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
纳西古乐之渊源能歌善舞的纳西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如纳西古乐《热美蹉》,便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音乐舞蹈。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纳西先民就把《白狼歌》献给汉王朝,这是集诗歌舞为一体的乐章,是有记载的纳西音乐与中原文化的第一次交流。唐代《云南志》载:纳西人“俗好饮酒歌舞”。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末些(纳西)……
地埋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汉代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和与之交叉的茶马古道都经过丽江,促进了纳西族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融。素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纳西古乐”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下,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在历史长河中,纳西族先民不但创造了反映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的音乐文化,还奇迹般地引进、学习,并完好地保存着部分内地早已失传了的汉族古典音乐。东巴音乐、《白沙细乐》、丽江洞经音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热切关注并被国际公认为中国纳西人“丽江三宝”。“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各种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
纳西古乐之内涵“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长期劳动和实践中创造和吸收外来音乐,充实丰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民间音乐。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热美蹉》、东巴音乐、《白沙细乐》、纳西化了的丽江洞经音乐和具有代表性的纳西民间歌舞《喂默达》、《谷气》、《纳西小调》等其它民间音乐组成。
《热美蹉》。它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舞蹈音乐,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的丧葬歌舞,并被载录于纳西族东巴经中,此种唱跳只能用于长辈过世后的丧葬仪式中。“热美蹉”是“驱魔”的歌舞,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界音乐和舞蹈相结合,无乐器伴奏,无音阶、无音列法则,是模仿兽步的舞蹈,多声部之间形成富有原始艺术美感的不协和音程,是人类原始音乐的活标本,至今还存在于丽江大东、鸣音、宝山一带山区纳西族丧葬礼仪之中。《热美蹉》这样的音乐任何乐谱都无法记录,只有靠世代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
东巴音乐。它是纳西古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民间古老而质朴的大量乐章。这些乐章长期在纳西族东巴当中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保存在纳西族东巴经古籍中。纳西族民间又俗称“东巴调”或“东巴唱腔”。它是产生并且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教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之中的音乐。东巴音乐包含有唱腔音乐、器乐音乐以及舞蹈音乐3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纳西族保留传承至今的古代音乐文化,在国内外音乐界均享有一定的声誉。随着东巴祭司的不断逝世,由其所掌握并拥有的唱腔也将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
《白沙细乐》。纳西族民间俗称“别时细哩”,它是迄今仍然保留并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白沙细乐》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古朴典雅,有相当高深的艺术造诣,在中国音乐历史上一直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着较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乐曲由《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丽格吉拍》、《美命唔》、《跺蹉》、《抗蹉》、《幕布》8个乐章有序组成。以部落战争的悲剧故事贯穿始终,是中国至少有700年历史的有乐章、有故事、有哲理、有和声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丽江洞经音乐。它是明清以来渐次由汉族、白族地区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至今仍然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组民间器乐,其中所包含曲牌名称具有较久远的历史内涵,是近年来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的中国少数民族乐种之一,是研究纳西族音乐文化,尤其是研究明清以来纳西族整体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内容。400多年来,经历代纳西族乐工的传承、加工、演变,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纳西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心态及纳西族民间的风韵,使之成为融汉族传统音乐的旋律及纳西族音乐风格为一体的特殊乐种,它是汉族、纳西族音乐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晶,可以说是纳西化了的汉族传统音乐,这便是丽江人民将其称为“纳西古乐”的重要原因。丽江洞经音乐中既保留有汉族江南丝竹的清丽韵味,又糅进了纳西族民间乐曲粗犷、豪放的风格,形成十分独特的格调,它实际上是一种儒释道合流的宗教性科仪音乐,也称为“雅集型儒家细乐”。丽江洞经音乐传承方式有谱传,纳西族用中国传统乐谱“工尺谱”记录唐宋元词曲音乐及道教科仪音乐。
《喂默达》、《谷气》等其它民间音乐。纳西古乐还有纳西先民在游牧、农耕等各个时期产生的民间歌舞《喂默达》、《谷气》、儿歌、小调、口弦调、打跳调等,这些民间音乐在纳西社会中广泛流传,为大众所喜爱,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在逢年过节、婚丧寿祭等日常生活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内容。
《热美蹉》、《喂默达》是最古老的原始音乐,《白沙细乐》是中国至少有700年历史的有故事、有情节的大型管弦曲,丽江洞经音乐是中国音乐界专家认定的至今保存在丽江的中原古典音乐珍品,它们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由于丽江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及纳西族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崇敬和吸纳,加之有我国古老的工尺谱作为传承媒介,因而纳西古乐虽经漫长岁月时盛时衰的流变,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却变异甚微,堪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存。
下面的附图除了第1-4幅外,第5-10幅是笔者所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